一个方子治眼病眼疾,眼疲劳、干涩、发红、眼屎多…
- 健康知识
- 2024-04-15
- 97
治眼病,不得不说的一个药“明目地黄丸”。地黄丸的家族庞大,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这些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但“明目地黄丸”呢?对大家来说相对陌生,但没事,今天杰哥就和大家来聊一聊这个方子。“明目地黄丸”最早出自明代傅仁宇的《审视瑶函》中,具有滋肾,养肝,明目等作用。常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等症。现代人,手机、电子产品,已经成瘾,大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小到嗷嗷待哺的婴儿,长时间透支用眼已成常态。手机看久了,眼睛就容易疲劳、发酸、发痒、眼睛干涩、甚至红肿,血丝等。早上起来,眼屎特别多,有时候还粘睫毛眼皮,睁不开。畏光,怕风,怕刺激,迎风流泪。失眠多梦,心烦急躁,口苦口干。中医认为,眼疾眼病要从肝治,肝藏血“肝开窍于目”,长期用眼过度,伤肝伤血。肝血不足,就不能上荣于目,各种眼病眼疾就会出现。肝藏血,血舍魂,肝血不足,就会失眠多梦,容易醒。“明目地黄丸”全方由:熟地黄15克、山萸肉(制)9克、山药9克、茯苓6克、牡丹皮6克、泽泻6克、枸杞子9克、菊花6克、当归9克、白芍9克、白蒺藜9克、煅石决明9克,等10味药组成。(有中成药)这个方子以“六味地黄丸”底方,在“杞菊地黄丸”的基础上在加上当归、白芍、白蒺藜、石明决,四味药材。首先我们先说说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对大家来说,功效方面就是,滋阴补肾,采用的是三补三泄。上次在介绍六味地黄的时候,有人在问,既然要不,那为什么还要泻?熟地、山药、山茱萸,在滋补肾阴方面功效显著,这个不容忽视。但是知道一点,补肾滋肾的药都是滋腻,我们讲滋腻恋邪,尤其是熟地。滋腻的药不止碍胃,还会助湿。肾主水,肾虚的人本身,水液的代谢就不好,如果不把身体废水排掉,更加很容易产生湿浊,还会影响到补肾的效果。
所以加了泽泻,利水除湿,把肾的废水排掉;茯苓,渗湿利水,通过祛湿来健脾强胃,防止补药滋腻;牡丹皮,泻肝肾之火,因为肝肾不足,阴虚,很容易上火,这就是“六味地黄丸”的思路,三补三泻。中医用药讲究配伍,如果一个方中只有补药,没有泻药,那叫呆补,不仅效果不好,还容易补出问题。介绍完,六味,那么接下来,我们来介绍“杞菊”。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的基础上,加上枸杞、菊花。枸杞,也是滋阴的,枸杞滋肝阴,补益精血,益精明目。简单的说就是给眼睛加能量,滋润眼睛。我们看小孩的眼睛是不是非常水灵,非常明亮,年级大了眼睛慢慢浑浊起来,这就是人过中年,肝肾不足的缘故。那么菊花呢?菊花清肝明目,肝主疏泄,能把肝脏代谢不出去的毒数排出,肝毒一清,眼睛自然就明亮了。接下来,就是今天的主角“明目地黄丸”了。
明目地黄丸,在杞菊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四味药。当归、白芍,这两味药是对药,经常在一起使用。当归,生血补血;白芍,柔肝养血。当归生血,肝藏血,血可以养肝,白芍柔肝,肝柔才能更好的藏血,如果肝硬呢?血液就藏不住,怎么养肝。石明决,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尤其是这味白蒺藜,可以说是治眼病的名药。很多时候,眼睛会发红,出现红血丝,这是瘀血,用一般活血药,比如川芎,上行头目,对于头面部瘀血,大血管的瘀血,川芎可以。如果是像眼睛的这种,微细血管,神经,川芎的药力进不去。白蒺藜是一种带刺的中药,带刺的药有一种特点,就是能深入一些微小的血管神经,把瘀血清除出来。
很多时候,我们养肝明目,这血是补上了,肝也养了,但这眼睛还不好使,就是少了一味像白蒺藜这种药。
如果说“杞菊地黄丸”也能补肝肾明目的话,那只能用于一些普通的眼疲劳。对于出现肿胀,红肿,还有严重的干涩,干痒,流泪,还是“明目地黄丸”好使。
温馨提示:本文所涉及之处方用药,仅供临床医生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自试方。
下一篇:在家自制玫瑰爽肤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