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1例
- 健康知识
- 2022-12-30
- 145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1例 其他 中医常识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是由于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及外部压迫等原因导致视网膜内层血供受阻,引起视网膜的急性缺血,视力严重下降。本病是眼科致盲急症之一。我科于1995年3月~2001年3月收治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1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抬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兹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1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6岁,平均54岁;右眼14例,左眼7例:职业:汽车司机3人,机关干部10人,离退休人员8人;病程最短者仅20min,最长者24h。检查所见:视力均小于眼前数指。瞳孔不同程度散大,直接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间接光反射存在,眼底血管线状或完全没有血供,后极部视网膜灰白混浊水肿,黄斑区樱桃红点。
2治疗方法
一经确诊,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10mg,球后注射妥拉苏林1205mg,或球分及颞浅动脉注射复方樟柳碱各2ml,局部按压眼球,口服醋氮酸胺500mg及配合吸氧等治疗,同时加用复方丹参16ml静脉点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另口服复方丹参片、维脑路通等活血化瘀中药。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显效为视力≥1.0;有效为视力提高≥3行;好转为视力提高1~2行:无效为视力无变化。
3.2治疗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结果:本组21例,显效5例,有效11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眼底血管恢复顺序:先鼻上、颞上,后鼻下、颞下。
4讨论
视网膜中央动脉及其分支属于末梢动脉,供应视网膜内层血液。视网膜对血液循环障碍极为敏感,在动物(兔)实验中,当中央动脉被完全阻断时,视网膜于30min内即坏死。另有报道,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的耐受时间约为100min。因此,本病为眼科急症,治疗需争分夺秒积极抢救,争取在视网膜坏死之前恢复血液循环,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组显效5例,分析抢救成功的原因一为患者年轻,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能是由于疲劳过度和一过性高血压引起的血管痉挛,及时应用血管扩张剂及解除微小血管痉挛药物,使血液循环逐渐恢复;其二与患者就诊尚未太晚及我们积极争取治疗时间有关;其三,我们在治疗早期即加用了活血化瘀的中药。经研究证实,活血化瘀中药在治疗眼部缺血性疾病中有四大作用:①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②改善微循环,提高耐缺氧能力。③抑制纤维蛋白合成,抗凝血和组织增生。④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抗过敏反应。正是因为活血化瘀中药的这些作用,加速了阻塞动脉的再通。部分疗效不理想可能与患者年龄大、血管硬化程度高及就诊较晚有关。
关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临床报道不少,但详细的观察并不多。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视网膜血管恢复血供的顺序为鼻上、颞上、鼻下、颞下,即由远端问近端逐渐恢复正常。虽然额上、颞下支血液供应正常,但黄斑区仍有轻度水肿,其原因与黄斑区外缘的血液供应来自领上下视网膜动脉分支,它们形成辐射状的血管襻尚未完全恢复有关。
文献报道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1例,有2例发生在清晨。本组有5例也是在清晨6时左右发病,可能是早晨起床时由睡眠状态的血流缓慢,到起床活动兴奋状态下血流加快,体内地茶酸胺等化学物质急剧增加,不仅血流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且血液粘稠度增加,可能接近到白天的峰值,所以易造成血管痉挛,尤其是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因此,在早晨起床前,可活动一下四肢,使血流逐渐由慢到快,以防血管病变的发生。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不仅是视网膜局部疾患,也是全身性疾病的部分症状,所以在治疗本病的同时,也要积极治疗引起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全身性疾患。
1临床资料
本组21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6岁,平均54岁;右眼14例,左眼7例:职业:汽车司机3人,机关干部10人,离退休人员8人;病程最短者仅20min,最长者24h。检查所见:视力均小于眼前数指。瞳孔不同程度散大,直接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间接光反射存在,眼底血管线状或完全没有血供,后极部视网膜灰白混浊水肿,黄斑区樱桃红点。
2治疗方法
一经确诊,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10mg,球后注射妥拉苏林1205mg,或球分及颞浅动脉注射复方樟柳碱各2ml,局部按压眼球,口服醋氮酸胺500mg及配合吸氧等治疗,同时加用复方丹参16ml静脉点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另口服复方丹参片、维脑路通等活血化瘀中药。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显效为视力≥1.0;有效为视力提高≥3行;好转为视力提高1~2行:无效为视力无变化。
3.2治疗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结果:本组21例,显效5例,有效11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眼底血管恢复顺序:先鼻上、颞上,后鼻下、颞下。
4讨论
视网膜中央动脉及其分支属于末梢动脉,供应视网膜内层血液。视网膜对血液循环障碍极为敏感,在动物(兔)实验中,当中央动脉被完全阻断时,视网膜于30min内即坏死。另有报道,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的耐受时间约为100min。因此,本病为眼科急症,治疗需争分夺秒积极抢救,争取在视网膜坏死之前恢复血液循环,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组显效5例,分析抢救成功的原因一为患者年轻,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能是由于疲劳过度和一过性高血压引起的血管痉挛,及时应用血管扩张剂及解除微小血管痉挛药物,使血液循环逐渐恢复;其二与患者就诊尚未太晚及我们积极争取治疗时间有关;其三,我们在治疗早期即加用了活血化瘀的中药。经研究证实,活血化瘀中药在治疗眼部缺血性疾病中有四大作用:①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②改善微循环,提高耐缺氧能力。③抑制纤维蛋白合成,抗凝血和组织增生。④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抗过敏反应。正是因为活血化瘀中药的这些作用,加速了阻塞动脉的再通。部分疗效不理想可能与患者年龄大、血管硬化程度高及就诊较晚有关。
关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临床报道不少,但详细的观察并不多。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视网膜血管恢复血供的顺序为鼻上、颞上、鼻下、颞下,即由远端问近端逐渐恢复正常。虽然额上、颞下支血液供应正常,但黄斑区仍有轻度水肿,其原因与黄斑区外缘的血液供应来自领上下视网膜动脉分支,它们形成辐射状的血管襻尚未完全恢复有关。
文献报道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1例,有2例发生在清晨。本组有5例也是在清晨6时左右发病,可能是早晨起床时由睡眠状态的血流缓慢,到起床活动兴奋状态下血流加快,体内地茶酸胺等化学物质急剧增加,不仅血流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且血液粘稠度增加,可能接近到白天的峰值,所以易造成血管痉挛,尤其是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因此,在早晨起床前,可活动一下四肢,使血流逐渐由慢到快,以防血管病变的发生。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不仅是视网膜局部疾患,也是全身性疾病的部分症状,所以在治疗本病的同时,也要积极治疗引起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全身性疾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