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花的功效,葛花的作用,葛花的副作用
- 中草药
- 2021-07-17
- 102
葛花
(《别录》)
【异名】葛条花(《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花,植物形态详"葛根"条。
【采集】立秋后当花未全放时采收,去掉梗叶,晒干。
【药材】干燥花蕾呈不规则的扁长圆形或略成扁肾形,长5~15毫米,宽2~6毫米,厚2~3毫米。萼片灰绿色,基部连合,先端5齿裂,裂片披针形,其中2齿合生,表面密被黄白色毛茸。基部有两片披针钻形的小苞片。花瓣5片等长,突出于萼外或被花萼包被,蓝紫色,外部颜色较浅,呈淡蓝紫色或淡棕色。雄蕊10枚,其中9枚连合,雌蕊细长,微弯曲,外面被毛。气微弱,味淡。以朵大、淡紫色、未开放者为佳。
主产湖南、河南、广东、广西、浙江、四川、安徽等地。
【炮制】拣去柄及杂质,筛去土。
【性味】甘,凉。
①《滇南本草》:"性微寒,味甘平微苦。"
②《纲目》:"甘,平,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寒。"
【归经】《得配本草》:"入足阳明经。"
【功用主治】解酒醒脾。治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呕逆吐酸,吐血,肠风下血。
①《别录》:"消酒。"
②《滇南本草》:"治头晕,憎寒,壮热,解酒醒脾,酒痢,饮食不思,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毒伤胃,吐血,呕血,消热。"
③《纲目》:"治肠风下血。"
④《医林纂要》:"清肺。"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选方】①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莲花青皮(去穰)三分,木香五分,橘皮(去白)、人参(去芦)、猪苓(去黑皮)、白茯苓各一钱五分,神曲(炒黄)、泽泻、干生姜、白术各二钱,白豆蔻仁、葛花、砂仁各五钱。为极细末,秤和匀,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脾胃论》葛花解酲汤)
②治饮酒积热,毒伤脾胃,呕血吐血,发热烦渴,小便赤少:葛花一两,黄连一钱,滑石一两(水飞),粉草五钱。为细末,水合为丸,每服一钱,滚水下。(《滇南本草》葛花清热丸)
【名家论述】《本经逢原》:"葛花,能解酒毒,葛花解酲汤用之,必兼人参。但无酒毒者不可服,服之损人天元,以大开肌肉,而发泄伤津也。"
(《别录》)
【异名】葛条花(《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葛的花,植物形态详"葛根"条。
【采集】立秋后当花未全放时采收,去掉梗叶,晒干。
【药材】干燥花蕾呈不规则的扁长圆形或略成扁肾形,长5~15毫米,宽2~6毫米,厚2~3毫米。萼片灰绿色,基部连合,先端5齿裂,裂片披针形,其中2齿合生,表面密被黄白色毛茸。基部有两片披针钻形的小苞片。花瓣5片等长,突出于萼外或被花萼包被,蓝紫色,外部颜色较浅,呈淡蓝紫色或淡棕色。雄蕊10枚,其中9枚连合,雌蕊细长,微弯曲,外面被毛。气微弱,味淡。以朵大、淡紫色、未开放者为佳。
主产湖南、河南、广东、广西、浙江、四川、安徽等地。
【炮制】拣去柄及杂质,筛去土。
【性味】甘,凉。
①《滇南本草》:"性微寒,味甘平微苦。"
②《纲目》:"甘,平,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寒。"
【归经】《得配本草》:"入足阳明经。"
【功用主治】解酒醒脾。治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呕逆吐酸,吐血,肠风下血。
①《别录》:"消酒。"
②《滇南本草》:"治头晕,憎寒,壮热,解酒醒脾,酒痢,饮食不思,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毒伤胃,吐血,呕血,消热。"
③《纲目》:"治肠风下血。"
④《医林纂要》:"清肺。"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选方】①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莲花青皮(去穰)三分,木香五分,橘皮(去白)、人参(去芦)、猪苓(去黑皮)、白茯苓各一钱五分,神曲(炒黄)、泽泻、干生姜、白术各二钱,白豆蔻仁、葛花、砂仁各五钱。为极细末,秤和匀,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脾胃论》葛花解酲汤)
②治饮酒积热,毒伤脾胃,呕血吐血,发热烦渴,小便赤少:葛花一两,黄连一钱,滑石一两(水飞),粉草五钱。为细末,水合为丸,每服一钱,滚水下。(《滇南本草》葛花清热丸)
【名家论述】《本经逢原》:"葛花,能解酒毒,葛花解酲汤用之,必兼人参。但无酒毒者不可服,服之损人天元,以大开肌肉,而发泄伤津也。"
上一篇:瑜伽养生的注意事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