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正文

优秀!他发表SCI论文9篇,曾每天花14个小时看论文

他发表SCI论文9篇

其中一区TOP期刊4篇

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受聘人社部青年就业创业指导专家

天津市优秀学生干部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2项

他便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20级博士生——李双阳

图片

学贵有恒

落榜生仍可逆袭

别看现在的李双阳是一个肌肉猛男,以前的他可是一个小胖墩儿。

由于课业繁忙、缺乏锻炼,加上家人的悉心照料,在高考备考阶段,李双阳成了“小胖子”。

图片

曾经的骄傲少年,因为肥胖而少了一些自信。“我当时在心里安慰自己,等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一定好好减肥。” 可惜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

五个平行志愿全部滑档。尽管分数不错,但因为填报失误,李双阳与所有梦想院校擦肩而过。想到自己为高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却只得到这样一个结果,他很不甘心。

李双阳没有复读,他通过补招去了西北的一所大学,但这并不代表他接受了落榜的现实。“以后的路那么长,只要我敢拼,有的是机会。”从离开家乡的那刻起,李双阳便暗下决心,要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命运。

四年的大学生活从未改变过他走上研途的决心。本科期间学习造纸专业,在接触了与高分子相关的专业课以后,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高分子材料。

图片

有幸在学校遇到一位天大毕业的授课老师,老师的精彩教学让他对天津大学充满向往,没有犹豫,李双阳选择了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作为考研目标。

日复一日的训练、有条不紊的计划、坚决有力的执行,李双阳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即便跨专业考研困难重重,他总能凭着一股狠劲儿解决一切。从头学习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高分子领域专业书,只为实现当初立下的誓言。

早上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半睡觉,星期五下午去打篮球,从未改变。李双阳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将学习、休息、运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好时间规划,不要打乱计划,自律并且一直坚持,这些就是我的考研方法。”

在手机的使用上,李双阳更是一个“狠角儿”。为了能够专心复习,他索性买了一个只能打“贪吃蛇”的诺基亚,这也成为了他考研期间唯一的娱乐游戏。

这次,李双阳的努力没有白费。考取了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工专业,圆梦北洋,成为董岸杰教授课题组的一名研究生。

立足双创

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从造纸到材料化工,李双阳对于如何开展研究一无所知,由于缺少专业知识和实验经验,初入实验室,他感到十分迷茫。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征途,他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他们一天花10个小时看论文,我就花14个小时,不信我还赶不上!“李双阳如是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导师董岸杰教授的指导下,仅在1个月后,他便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抗凝血涂层。

图片

以前李双阳想要学医,但志愿滑档让他错失了机会。如今能进行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他十分开心,每天乐此不疲地进行实验。尽管繁重的科研任务让他疲惫不堪,但他一直坚持着。

硕士第一年,李双阳便以独立一作的身份发表了一篇SCI论文,影响因子6.3,提前两年达到硕士毕业论文要求。他还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以专业第一的身份通过硕博连读。

精力旺盛的他永远在向前奔跑。如今他已经发表9篇SCI论文,包括四篇一区Top期刊,以第一/共一作者发表3篇SCI,包括两篇一区Top期刊。申报三项国家专利。但对于李双阳来说,他不希望自己的成功只存在于论文里。他最大的愿望是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产学研用,将自己所学运用到临床,真正造福于民。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目前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有3.3亿人。众多的心血管疾病需采用小口径血管实现血管置换,但全球范围内却无任何商业化小口径人工血管产品。

为此,李双阳从仿生的角度出发,研发了全球首款体内精准可视化小口径人工血管。为了让科研成果落地,他组建了创业团队并创立了天津心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虽然在财务、运营、业务拓展等诸多领域遇到了难题,但李双阳带领团队一路披荆斩棘,项目日渐成熟。

2021年,在学校“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背景下以及导师董岸杰教授的鼓励下,李双阳带领团队参加了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由于成果出众,李双阳的团队从全国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在这两个大赛中均获得了国家金奖。此外,在“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他带领团队从42个金奖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五个“最具”奖项之“最具社会价值”奖,“相比于金奖,这个荣誉对我们而言,无疑更为沉重”。这是赋予我们肩上沉甸甸的使命,希望我们能够把这项科研成果转变成真正能够造福人民的产品”李双阳说道。

他的研究成果也先后被科技日报、天津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还将在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创新进行时”栏目播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