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张建武教授:气血痰湿瘀堵乃是万病源!
- 民间偏方
- 2023-02-01
- 202
气血痰湿瘀堵不是一个病,而是一类病的病理产物在患者身上表现的结果,老中医张建武教授行医近四十年总结出:现代人的绝大部分富贵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梗、心梗、慢性前列腺炎、不孕不育、癌症、乳腺增生、肺结节、囊肿、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等严重阶段都会出现气血痰湿瘀堵的病态结果,这些结果又是病情进一步恶化的新的病因。
气血痰湿瘀堵是现代人饮食结构相对于古代人严重的不合理,社会压力增大,缺少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现在人疾病普与古代人疾病普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更是许多人严重亚健康的元凶。
气血痰湿瘀堵不是一种亚健康体质,而是气郁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三种亚健康体质形成的严重复合体质,更有甚者可能五~六种、八种亚健康体质全出现,古方无记载,现代中医过细分科无法达到全面调理。这种复合的亚健康体质的人既具有气郁体质的:胸胁胀满,或走窜疼痛,烦躁善太息,或嗳气呃逆,或咽间有异物,又具有瘀血体质的:面色晦暗,皮肤偏暗或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全身或局部出现针刺样疼痛,眼眶暗黑,鼻部暗滞,发易脱落,肌肤干,口唇暗淡或紫,舌质暗有点、片状瘀斑,舌下静脉曲张,女性多见痛经或经色紫暗有血块,性格心情易烦,急躁健忘,同时又具有痰湿体质的:体形肥胖,面色淡黄而暗,面部皮肤油脂较多,眼胞微浮,多汗且粘,胸闷、痰多,神疲困倦,口黏腻或甜,头目困重,大便粘马桶,舌体胖大,舌苔厚腻,脉滑。
气血痰湿瘀堵的患者饮食上忌食肥甘油腻甜食如蜂蜜、白糖、桔子、桃、梨、阿胶、大枣等,生冷之品,辛辣刺激之品,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宜调理情志,保持乐观开朗,淡泊名利,宽容豁达,多参加集体活动,多看积极有趣的书刊、电影、戏剧,多听轻松、愉快的音乐,避免独处。多吃白萝卜、海带、冬瓜、芹菜、桃仁、油菜、三七、慈菇、黑大豆、陈皮、山楂等物。
附:中医风湿肾病疑难病专家张建武教授介绍
张建武,男,63岁,陕西兴平人,16岁起跟拜本村清末民初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的八十岁老中医张鼎铭为师,学习中医,八四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后留校,从医四十五年,中医中药双执业资格,擅长于中医中药治疗风湿类疾病,慢性肾病,慢性疑难病,亚健调理。
主要贡献:①1985年主持研制的专治男女气血双亏,阴阳双亏,脾肾双亏的中医养生调理药通过了陕西省卫生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并获药品生产批文,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早出口国外的中医养生调理药,该药主治脾肾两亏、气血双亏、阴阳两亏的多种虚劳性慢性病。
②1986年研制的专治阳痿、早泄、性功能低下的国家准字号中成药“阳春玉液”口服液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早出口国外的补肾壮阳中成药,该药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六册WS3-B-1133-92和国家药品标准,标准编号:WS3-B-1133-92-3。
③1987年主持研制的专治肾虚肾亏的"壮元春"口服液通过陕西省卫生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取得药品生产批文,获陕西省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④1987年和现在的中国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代表陕西(陕西当时只有2个代表)参加了卫生部中医司在成都召开的“全国中药剂型研制及中医急证协作组组长会议”。
⑤1990年在国内首创研制的“858风湿理疗仪及理效药液”治疗风湿类疾病疗效显著,获陕西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奖。
⑥1995年至今一直致力于中医治疗风湿类疾病、慢性肾病、慢性疑难病、中医养生调理、中医远程诊疗的工作和研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异于常医的独特诊疗及用法方法,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三十多年来经张建武授授治愈的国内外慢性疑难杂症患者数以万计,许多患者从他记事起他的爷爷被张建武大夫治愈他者历历在目,后来轮到他父辈找张建武大夫看病,现在又变成他的子女、朋友,亲人找张建武大夫看病。
【主治病种】
疑病(西医各种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但影响日常生活的症状性疾病):如心悸、胸闷、乏力、多汗症、失眠、水肿、各种身体疼痛和感觉异常等。
难病(慢性病和反复发作性疾病):各种慢性病,尤其是难治性胃肠病,长期发热、难治性感染、反复咳嗽,心衰,慢阻肺,过敏性疾病,慢性肾病,风湿免疫类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眩晕病,疑难脑病,各种癌前病变,良恶性肿瘤保守治疗,慢性妇科病,围手术期和围放化疗期间中医治疗,大病或产后身体调养等。
杂病(一个人身上患多种疾病或状态并存治疗非常棘手者):如老年人心肺脑多系统病变,慢性病久治不愈合并多种并发症等。
西药不耐受患者:因身体不能耐受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西药副作用,或者多种西药过敏而转求中医治疗者。
特色治疗:类风湿、骨增生、坐骨神经痛、强脊炎、产后风湿、肩周炎、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痛风、风湿寒性关节痛、骨坏死等风湿类疾病,不孕不育,肾虚肾亏,阳痿早泄,高血压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等各种肾病,亚健康调理及各种疑难杂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