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特级教师陈华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几种途径
- 论文大全
- 2023-11-15
- 122
陈华忠,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数学学科带头人,省级数学科骨干教师,福建省第三届杰出人民教师,省优秀农村教师,集美大学教育硕士小学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兼任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分会副秘书长。撰写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近800篇,出版四本个人教育教学专著。
课堂教学应尽量做到用有限的时间与少量的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为此,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有限时间,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科学安排的学习活动以及适时应用教学手段,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打造高效数学的课堂呢?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制定出每节课的教学目的,提出明确具体、恰当的要求。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在一节课中,有时要完成几个知识点的教学任务,这就要分清主次,突出教学的重点,合理地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弄清每一节课在每一章、节乃至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每一节课的主攻方向,就可以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我们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算法即可,能力较好的学生则要求会运用多种算法,能力很强的学生在会运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学会择优或想出更好的方法。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又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时,主要是使学生对10 以内数的概念和数的组成有清楚的认识,会写数字,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至于应用题教学还处于准备阶段,只出现一些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要求学生能看图按教师的问话回答: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怎样计算就可以了,不必提高对学生的要求。这样,明确的教学目标,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吃透"的教材内容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我们教师解读好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为此,在备课时,我们应深入钻研教材。只有在真正弄懂弄通教材编写的意图,对教学目标的把握非常明确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创造性"地处理与整合教材。但由于教材是静态的,是不能开口说话的,只能呈现结果的材料。我们应将教材的"结果"变成可以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就需要教师认真地研读教材中的"三言两语", 而教材上的"三言两语", 正是我们教师备好课的基础,也是上好课的必要前提。
为此,备课时,应对下列问题作出回答:①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须的,应删去或从略哪些学生已学过或者已经认识的内容?哪些数学知识的素材不够充分需要补充?②寻找日常生活中与教材内容密切的课程资源?③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怎样定位比较恰当?④结合哪些内容进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育?结合哪些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⑤在练习设计时应做好基本与提高的关系,注意设计弹性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促进不同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均得到发展。因此,只有我们教师解读好教材,才会用好教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去,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这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地研究教法,合理选择教法。
一要依据教学目的的不同,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如教学目的是传授新知识,通常采用讲授、问答、演示等方法;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已经获得的知识,则多采用尝试、练习、对比等方式。
二要依据教学内容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如计算教学多采用尝试方法,形体方面多采用操作方法或验证方法;概念教学多采用引导学习方法或讲解方法;性质规律性知识教学多采用观察发现方法等。
三要依据学生年龄特点不同,教学方法也有所区别。如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较具体,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多采用演示法,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可采取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而有的教学方法本身就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但低年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差,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在这方面我们教师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
四、"科学"的学习活动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精心组织数学活动是新课程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关键。数学活动的组织要有效,要让学生亲身进行体验,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节课时,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如把长方体剪开,然后用重叠等方法比较面的特点;用尺量,用小棒或塑料吸管沿长方体的棱比一比、剪一剪等方式探究棱的特点。学生在充分的数学活动中,不仅掌握了"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等数学知识,而且积累了从顶点、棱、面等不同角度研究立体图形的数学活动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一节课中的数学活动不要组织太多次,也不要流于形式,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更不能让一些与数学无关的活动影响、干扰学生的学习。应重视让学生从数学层面上去感悟、去体验,从而学会所学的内容;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与基本的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两方面,一是教师要挖掘教材潜在的智力因素成分,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学生活动的良好情景,使他们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奥妙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增强学习的自主意识。二是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不宜将知识全盘托出,让学生被动接受,而要提供给学生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自主建构,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教师要适时适当地进行调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还要针对差异进行点拨,让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五、"合理"使用现代技术
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年级数学上册中"图形的变换"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难点,解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年龄关系,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具体形象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解答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就有点力不从心,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起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如教学图形的变换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演示用平移、旋转、重组图形等方法化解难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让学生看到具体形象的过程理解图形的组成,从而找到解题方法。应用多媒体演示,借助画板的动态,变抽象为直观,化静止为运动,向学生展示教学情景,揭示知识的发展过程,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索,加强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巩固,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减少板书的时间,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