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辨治
- 健康知识
- 2022-08-10
- 146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辨治 其他 中医常识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为消除和控制感染性疾病带来了福音。然而,随着抗生素的不断更新和广泛应用,也带来了日益增加的药源性疾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便是其中之一。
本病儿童最为多见,由于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抗生素的抗菌谱、使用时间、个体差异、全身及肠道局部的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且高危因素是广谱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和长期反复应用,故目前西医药治疗,无论从方式、方法上,或是药物选择、疗效上均不及中医药的治疗。
一、诊断
儿童在接受抗生素治疗2个月内发生腹泻,其大便为水样、糊状,连续2天以上,均应考虑发生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可能,应按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给予相应的治疗。
二、辨证施治
(一)脾虚型:患儿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或其后反复腹泻不止或久泻不愈,大便稀薄,或呈水样,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腻,脉弱无力。治宜健脾止泻,方用七味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各12g,葛根、山药、神曲、扁豆各9g,木香、甘草各3g。脘腹胀痛加焦三仙,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加干姜、肉桂,久泻不愈、无积滞者加赤石脂、诃子。
(二)脾肾阳虚型:患者在久用或反复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出现大便稀溏、完谷不化,形体消瘦,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宜温补脾肾、固涩止泻,方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党参、白术、补骨脂、吴茱萸各10g,肉豆蔻、五味子各6g,附子、炮姜各3g。久泻不止加赤石脂、石榴皮,脱肛者加黄芪、升麻。
在中医药治疗的同时,应停止抗生素的应用,需要应用时必须有病原学、药敏试验的应用依据。
三、场效应疗法
应用场效应治疗仪治疗本病既方便又安全,且疗效肯定。将场效应垫固定在患儿脐部中心位置,轻型病例用弱治疗量,重型病例用中治疗量,治疗时间均为每次30分钟。轻型患儿每日1次,重型患儿每日2次。应用场效应治疗的意义在于,通过刺激脐部,达到健脾益胃、益气固脱、温补下元、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恢复之目的。现代医学认为场效应可通过刺激脐部,改善局部的微循环,使胃肠道血管扩张,皮肤血管充血,血流量增加,既有利于小肠对水分的加快吸收,也有利于散热,且简便易行,便于家庭的治疗。
四、中成药治疗
小儿止泻片、小儿止泻冲剂、小儿健脾止泻片等小儿用中成药,具有健脾和胃、温中利湿、涩肠止泻等功能,应根据小儿不同年龄,给予口服。
中成药仅选一种即可。在用中成药的同时,停用各种抗生素。
五、推拿疗法
采用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等手法,适应于脾虚型。脾肾阳虚型则在以上基础上补脾经、揉外劳等。推拿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每日1~2次。
六、贴敷疗法
取五倍子、小茴香、肉桂、丁香、胡椒、吴茱萸、木香、元胡各等份,焙干研末,每次1~2g,调敷脐部,每日换药1次,一般3~5日可愈。
本病儿童最为多见,由于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抗生素的抗菌谱、使用时间、个体差异、全身及肠道局部的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且高危因素是广谱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和长期反复应用,故目前西医药治疗,无论从方式、方法上,或是药物选择、疗效上均不及中医药的治疗。
一、诊断
儿童在接受抗生素治疗2个月内发生腹泻,其大便为水样、糊状,连续2天以上,均应考虑发生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可能,应按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给予相应的治疗。
二、辨证施治
(一)脾虚型:患儿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或其后反复腹泻不止或久泻不愈,大便稀薄,或呈水样,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腻,脉弱无力。治宜健脾止泻,方用七味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各12g,葛根、山药、神曲、扁豆各9g,木香、甘草各3g。脘腹胀痛加焦三仙,大便清稀、完谷不化加干姜、肉桂,久泻不愈、无积滞者加赤石脂、诃子。
(二)脾肾阳虚型:患者在久用或反复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出现大便稀溏、完谷不化,形体消瘦,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宜温补脾肾、固涩止泻,方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党参、白术、补骨脂、吴茱萸各10g,肉豆蔻、五味子各6g,附子、炮姜各3g。久泻不止加赤石脂、石榴皮,脱肛者加黄芪、升麻。
在中医药治疗的同时,应停止抗生素的应用,需要应用时必须有病原学、药敏试验的应用依据。
三、场效应疗法
应用场效应治疗仪治疗本病既方便又安全,且疗效肯定。将场效应垫固定在患儿脐部中心位置,轻型病例用弱治疗量,重型病例用中治疗量,治疗时间均为每次30分钟。轻型患儿每日1次,重型患儿每日2次。应用场效应治疗的意义在于,通过刺激脐部,达到健脾益胃、益气固脱、温补下元、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恢复之目的。现代医学认为场效应可通过刺激脐部,改善局部的微循环,使胃肠道血管扩张,皮肤血管充血,血流量增加,既有利于小肠对水分的加快吸收,也有利于散热,且简便易行,便于家庭的治疗。
四、中成药治疗
小儿止泻片、小儿止泻冲剂、小儿健脾止泻片等小儿用中成药,具有健脾和胃、温中利湿、涩肠止泻等功能,应根据小儿不同年龄,给予口服。
中成药仅选一种即可。在用中成药的同时,停用各种抗生素。
五、推拿疗法
采用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等手法,适应于脾虚型。脾肾阳虚型则在以上基础上补脾经、揉外劳等。推拿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每日1~2次。
六、贴敷疗法
取五倍子、小茴香、肉桂、丁香、胡椒、吴茱萸、木香、元胡各等份,焙干研末,每次1~2g,调敷脐部,每日换药1次,一般3~5日可愈。
下一篇:祛痘中药配方有哪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