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到医院就要抽血?为你揭秘:抽出来的血,最终去了哪儿
- 健康知识
- 2023-04-27
- 126
一般情况下,我们生病去医院检查身体,往往第一项就是抽血。当然,抽的血也不多,但是很多人不明白,什么都还没开始检查,怎么就要先抽血呢?相信很多人都是懵懵的。
并且很多人表示,抽的那一小管血去了哪里?每天这么多人去医院检查需要抽血化验,这些血被做了什么用?下面告诉你答案。
为何一到医院就要抽血?
在正常的会诊过程中,依靠会诊和体检,往往只能做出简单的判断。此外,很多疾病的症状都相似,所以很难确定是什么病,所以这个时候往往需要抽血检测。
要知道,血液可以在人体全身循环,流经各个器官,可以帮助医生辨别和诊断疾病。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组成。
其中,血小板具有凝血止血的功能,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是人体的防御卫士,可以吞噬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等)。
所以,抽血化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可以通过验血来判断人体是否处于生病状态。人体血液中所含的许多物质或成分,代表着人体的健康。
抽血可以查出哪些疾病?
1.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过程中,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失控增殖、分化、萎缩,抑制机体造血功能,不同情况下会出现感染、出血、贫血等。
结合血常规检查,可以知道血液中的成分是否异常。如果有符合白血病的特征,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来判断健康状况。
2.传染性疾病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是没有细菌的,但当发生严重的全身感染时,细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当出现菌血症甚至毒血症时,可出现持续的高热和寒战。
这时,可以通过抽血培养来培养病原微生物。许多传染性疾病,例如梅毒和艾滋病,都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来检测。
3.内分泌疾病
抽血可以初步排除身体的血脂、血糖是否异常,可以判断是否患有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糖尿病、低血糖等。所以抽血检测对于身体疾病的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
为你揭开秘密:抽取的血液最后去了哪里?
在血液样本抽取后,会经过运输、前处理、取样检测、标本保存等一系列流程,以便复检。测试后,标本一般在实验室存放 7 天,然后再进行复检,统一特殊处理。
因为人体血液样本实际上是生物污染源,可能含有传染病病毒、细菌污染等,所以你看到那些实验室的门上都贴着大大的“生物危害”警示牌。
如果血量相对多一些,那么剩下的血量就会相对保存下来。
患者如果对检测结果有疑问,可以重新检查,如果存放一段时间,就会被销毁。医生也不会回收,或者是用病人的血来买卖,所以这个大家还是放心吧。
验血虽然会失一些血,但失血量很小,一管血液约3-5毫升,即使抽五管,也不足30毫升。
人体平均有 4000 毫升血液,这种血量对人体几乎没有影响,所以也不需要额外补充。当然,如果只是想补充一下,也无可厚非。
延伸:抽血需要禁食吗?
需要严格禁食的项目:有些检查项目要求患者在验血前禁食八小时以上,如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易受饮食因素影响,因此需要前8小时禁食。
其他不需要空腹的指标:包括血常规、急诊生化、心肌酶、心肌梗死四项、炎症指标二项、血沉等不需要空腹。有些检查需要空腹,是因为血脂和血糖受食物影响很大,所以必须空腹检查。
此外,针对于是否需要空腹,还是应该听从医生意见,每个人检测项目不同。而且每个地区医院的规则也不同,建议根据事实情况看看需不需要空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