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食,化积,消痰,止咳,还能止血,萝卜应该这样吃
- 民间偏方
- 2023-06-05
- 163
漫漫寒冬,一大碗猪肉炖萝卜,身子暖了,心也热乎了;炎炎夏日,一小碗生姜水,呕吐止了,感冒也好了。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社会上兴起了养生热,家庭主妇们纷纷摩拳擦掌,在厨房大显身手,一心为家人调理身体。“冬吃萝卜夏吃姜、上床萝卜下床姜”的俗语也广为人知,为啥冬天要吃萝卜,夏天要吃姜?是否人人都应该这样做,它放之四海而皆准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萝卜。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样描述:“(莱菔)散服及炮煮后服食,大下气,消谷和中,去痰癖,肥健人。”冽冽寒冬,人体阳气内敛,胃口较佳,进食油腻肉食较多,活动量又不如夏季多,易于出现饮食积滞,此时多吃可以消食化积的萝卜尤为适宜。至于说到上床萝卜,是因为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如果晚上进食过多,肠胃负担重,影响睡眠。所以,晚上应该少吃饭,并适量进食能消食行气的萝卜,以利睡眠。
可是,你真的了解萝卜吗?每个人都适合吃萝卜吗?
菜市场售卖的萝卜有胡萝卜和白萝卜两种,很多人以为冬吃萝卜是胡萝卜,其实是白萝卜
中国是白萝卜栽培的起源地,早在秦汉时期的辞书《尔雅》中就有关于萝卜的记载,《唐本草》最早记载了白萝卜的药用价值。而胡萝卜最早出现在元朝,据李时珍记载,元时始自胡地(伊朗)来,故名为胡萝卜,可以安五脏,健脾胃,有补虚作用。在植物学上白萝卜和胡萝卜也相差甚远,白萝卜是十字花科(十字形花冠为特点,如白菜)萝卜属,是个“白胖子”;胡萝卜是伞形科胡萝卜属(伞形花序),是个“红脸关公”。
白萝卜能消食化积
北宋药学家苏颂认为萝卜能制面毒。昔有婆罗门僧东来,见食麦面者,惊云:此大热,何以食之?又见食中有芦菔(白萝卜),乃云:赖有此以解其性。唐代药学家萧炳也认为,凡人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而《杨文公谈苑》中则记载了江东居民说如果种了芋头三十亩,就可以省下三十斛的米,如果种了三十亩的白萝卜,则会多吃三十斛的粮米,因为芋头含淀粉多,营养丰富,可以省下粮食,而萝卜消食,胃口大开,吃的更多。
萝卜可以止消渴、止血
中医认为萝卜可以止消渴。消渴的主要表现是多饮多食多尿,用生萝卜捣汁内服可以止消渴。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吃得多,动得少,所以糖尿病之类的富贵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究其原因,都是代谢缓慢,体内积滞,用消食化积的萝卜具有一定疗效。所以,糖尿病的病人可以每天适量服用生萝卜汁。此外,萝卜有止血的功效,捣汁服用,可以治疗吐血和鼻出血。
萝卜可以消痰止咳
痰的生成,是由于体内的食积或水液停聚而成。萝卜能消食化积,并有良好的行气作用,气行则水行,故能化痰,痰消则咳嗽止。谈到化痰作用,萝卜的种子莱菔子的力量更强。金元四大家朱丹溪认为,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明代韩懋《韩氏医通》中的三子养亲汤用到苏子、莱菔子、白芥子,用于老年人咳嗽痰多。
萝卜虽好,不是人人适合
气虚之人,多表现为乏力、倦怠、食欲差、食后易于腹胀、大便不成形等。这类人不适合多吃萝卜,因为萝卜行气,其性辛而行散,行气的同时就会耗气,使得气虚加重。中药里有人参恶莱菔子之说,就是说人参补气适合用于气虚证,而萝卜子行气耗气,同时应用会抵消人参补气的作用。所以,二者不宜同用。不过二者的相恶之性,有时也可资利用。笔者的一个癌症病人,自行购买人参煎汤服用,服用后腹胀如鼓,憋胀疼痛,遂来咨询。笔者建议他用莱菔子煎水服用,服用后排气连连,腹胀疼痛消失。
本文旨在科普,临床应用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杏花岛作者陈燕清,中医学博士,副教授,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
上一篇:穷人是幸福的绝缘体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