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耳草1的作用与功效
- 中药药方
- 2023-02-22
- 145
挖耳草1
(《滇南本草》)
【异名】芸香草、毛叶草(《滇南本草》),野烟叶、野思草(《草木便方》),野烟(《分类草药性》),倒提壶(《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金挖耳(《四川中药志》),野葵花、六氏草、毛叶芸香草、野朝阳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烟管头草
越年生直立草本。高60~90厘米。多分枝。全株被白色柔毛。单叶互生;基出叶阔大,花时脱落;下部叶篦状长椭圆形,长9~25厘米,宽4~6厘米,锐或钝尖,边缘具小锯齿或浅波状,叶基急狭,下延至柄,两面被有白毛,质薄;上部叶小形,广披针形,边缘浅齿,尖头,基部狭楔形,具短柄。头状花序顶生,初直立,开花时下垂,直径15毫米;苞叶多数,线状披针形,大小不一,长2~5厘米;总苞片淡绿色,多列,长7~8毫米,外片叶状,内片狭长椭圆形,钝尖,干膜质状;个花黄色,全为管状花;边缘花雌性,多列,花冠3~5齿裂,结实;中部花两性,结实,管稍粗大,花冠4~5裂,药基部箭形,花柱线形,稍扁平,圆头。瘦果线形,长4.5~5毫米,上有条纹,无冠毛。花期秋季。
生于路旁、山坡及森林边。分布东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等地。
本植物的根(挖耳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季初开花时拔取全株,除去老茎及根,切成小段,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茎具细纵纹,表面绿色或黑棕色,被有白色茸毛;折断面粗糙,皮部纤维性强,髓部疏松,最外一层表皮易剥离。叶多破碎不全,两面均被茸毛。头状花着生于分枝的顶端,花梗向下弯曲,近倒悬状,花梗上附有叶片。有香气。以新鲜、色绿、无老茎者为佳。
产于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苦辛,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微辛。"
②《云南中草药》:"甘,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治咽喉肿痛,乳蛾,痄腮,风火牙痛,痈肿疮毒。
①《滇南本草》:"泻诸经实热、客热,清咽喉热毒肿痛、风火牙痛、乳蛾痄腮,排脓溃散,伤风头痛,虚劳骨蒸,小儿惊风发搐、角弓反张。"
②《草木便方》:"解热毒,涂无名肿毒,风寒湿痹肿痛。"
③《四川中药志》:"能发汗,治疟疾及喉痹。作外用可洗一切黄水疮、疥疮、脓泡疮及痔疮。"
④《云南中草药》:"治小儿肺炎,泌尿道感染。疮疖用鲜叶捣烂敷患处。"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捣汁。外用:煎水漱口或捣汁涂。
【宜忌】《滇南本草》:"慢惊不宜服此药。"
【选方】①治伤风头疼发热:芸香草一钱,苏叶一分,白芷三分,川芎一钱。姜皮为引,煎汤服。
②治小儿外乳蛾,乍腮红肿疼痛,热核:芸香草二钱,白头翁二钱,亦芍二钱。水煎点酒服。
③治阳明实火,牙根肿痛,风火虫牙:芸香草三钱,花椒十五粒。煎汤频频漱口,或点酒服,或噙牙上。
④治痈疽红肿,有脓者溃,无脓者散:芸香草不拘多少,煎水点水酒服。
⑤治小儿急惊,角弓反张,发搐,手足蹬摇:芸香草水煎,点水酒服;或加朱砂一分,蚯蚓二条,点水酒服。(①方以下出《滇南本草》)
⑥治阴疟:挖耳草、野棉花头、鱼鳅串。煎服。(《四川中药志》)
(《滇南本草》)
【异名】芸香草、毛叶草(《滇南本草》),野烟叶、野思草(《草木便方》),野烟(《分类草药性》),倒提壶(《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金挖耳(《四川中药志》),野葵花、六氏草、毛叶芸香草、野朝阳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烟管头草
越年生直立草本。高60~90厘米。多分枝。全株被白色柔毛。单叶互生;基出叶阔大,花时脱落;下部叶篦状长椭圆形,长9~25厘米,宽4~6厘米,锐或钝尖,边缘具小锯齿或浅波状,叶基急狭,下延至柄,两面被有白毛,质薄;上部叶小形,广披针形,边缘浅齿,尖头,基部狭楔形,具短柄。头状花序顶生,初直立,开花时下垂,直径15毫米;苞叶多数,线状披针形,大小不一,长2~5厘米;总苞片淡绿色,多列,长7~8毫米,外片叶状,内片狭长椭圆形,钝尖,干膜质状;个花黄色,全为管状花;边缘花雌性,多列,花冠3~5齿裂,结实;中部花两性,结实,管稍粗大,花冠4~5裂,药基部箭形,花柱线形,稍扁平,圆头。瘦果线形,长4.5~5毫米,上有条纹,无冠毛。花期秋季。
生于路旁、山坡及森林边。分布东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等地。
本植物的根(挖耳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季初开花时拔取全株,除去老茎及根,切成小段,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茎具细纵纹,表面绿色或黑棕色,被有白色茸毛;折断面粗糙,皮部纤维性强,髓部疏松,最外一层表皮易剥离。叶多破碎不全,两面均被茸毛。头状花着生于分枝的顶端,花梗向下弯曲,近倒悬状,花梗上附有叶片。有香气。以新鲜、色绿、无老茎者为佳。
产于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苦辛,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微辛。"
②《云南中草药》:"甘,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治咽喉肿痛,乳蛾,痄腮,风火牙痛,痈肿疮毒。
①《滇南本草》:"泻诸经实热、客热,清咽喉热毒肿痛、风火牙痛、乳蛾痄腮,排脓溃散,伤风头痛,虚劳骨蒸,小儿惊风发搐、角弓反张。"
②《草木便方》:"解热毒,涂无名肿毒,风寒湿痹肿痛。"
③《四川中药志》:"能发汗,治疟疾及喉痹。作外用可洗一切黄水疮、疥疮、脓泡疮及痔疮。"
④《云南中草药》:"治小儿肺炎,泌尿道感染。疮疖用鲜叶捣烂敷患处。"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捣汁。外用:煎水漱口或捣汁涂。
【宜忌】《滇南本草》:"慢惊不宜服此药。"
【选方】①治伤风头疼发热:芸香草一钱,苏叶一分,白芷三分,川芎一钱。姜皮为引,煎汤服。
②治小儿外乳蛾,乍腮红肿疼痛,热核:芸香草二钱,白头翁二钱,亦芍二钱。水煎点酒服。
③治阳明实火,牙根肿痛,风火虫牙:芸香草三钱,花椒十五粒。煎汤频频漱口,或点酒服,或噙牙上。
④治痈疽红肿,有脓者溃,无脓者散:芸香草不拘多少,煎水点水酒服。
⑤治小儿急惊,角弓反张,发搐,手足蹬摇:芸香草水煎,点水酒服;或加朱砂一分,蚯蚓二条,点水酒服。(①方以下出《滇南本草》)
⑥治阴疟:挖耳草、野棉花头、鱼鳅串。煎服。(《四川中药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