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名方:辟秽驱毒饮的功效与作用 《临证指南医案》卷五 暑
- 知道问答
- 2023-08-17
- 128
【组成】西牛黄2.4克(研,冲)人中黄9克九节菖蒲1.5克靛叶4.5克忍冬蕊15克(鲜者蒸露亦可)野郁金3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芳香辟秽,解毒护心。 【主治】温疫热盛神昏,痰涌窍闭,舌干喉痛。
文章目录:
一、中草药名方:辟秽驱毒饮的功效与作用
辟秽驱毒饮
【来源】《集成良方三悉信百种》卷中。
【组成】西牛黄2.4克(研,冲)人中黄9克九节菖蒲1.5克靛叶4.5克忍冬蕊15克(鲜者蒸露亦可)野郁金3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芳香辟秽,解毒护心。
【主芹陆大治】温疫热盛神昏,痰涌窍闭,舌干喉痛。
【加减】如见结核,或发斑,或生疔,加藏红花2.4克,单桃仁9克,熊胆1.2克;大渴引饮,汗多,加犀角、金嫌竖汁。
提醒您:辟秽驱毒饮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二、《临证指南医案》卷五 暑
某 大凡暑与热。乃地中之气。吸受致病。亦必伤人气分。气结则上焦不行。下脘不通。不饥不欲食。不大便。皆气分有阻。如天地不交。遂若否卦之义。然无形无质。所 以清之攻之不效。(暑伤气分上焦闭郁)
杏仁 通草 象贝 栝蒌皮 白蔻 郁金汁
姚 奔走气乱。复饮烧酒。酒气辛热。有升无降。肺气 郁。上下不通。舌白消渴。气结自胸及腹。
自利不爽。周身肤腠皆痛。汗大出不解。无非暑湿热气。始由肺受。漫布三焦。群医消导苦药。但攻肠胃。在上痞结仍然。议淡渗佐以微辛。合乎轩岐上病治上之方。
西瓜翠衣 川白通草 大豆黄卷 马兜铃 射干 苡仁
范 伏暑阻其气分。烦渴。咳呕喘急。二便不爽。宜治上焦。
杏仁 石膏 炒半夏 黑栀皮 浓朴 竹茹
又 痰多咳呕。是暑郁在上。医家乱投沉降。所以无效。
石膏 杏仁 炒半夏 郁金 香豉 黑山栀
王 舌白烦渴。心中胀闷。热邪内迫。气分阻闭。当治肺经。倘逆传膻中。必致昏厥。
杏仁 郁金 滑石 黄芩 半夏 橘红 栝蒌皮
陈(四五) 暑湿伤气。肺先受病。诸气皆痹。当午后阳升。烦喘更加。夫无形气病。医以重药推消。多见不效。
西瓜翠衣 活水芦根 杏仁 苡仁
又 酒客中虚。重镇攻消。清气愈伤。夫暑邪皆着气分。苟肺司清肃。则其邪不攻自罢。议仍以廓清为法。若雨露从天下降。炎HT 自荡扫无余。威喜丸二钱十服。
某(二二) 身热。头胀脘闷。咳呛。此暑邪外袭于肺卫。当清上焦。
丝瓜叶(三钱) 大杏仁(三钱) 香薷(七分) 通草(一钱半) 飞滑石(三钱) 白蔻仁(五分)
陈 脉左劲。右濡。头痛脘闷。麻痹欲厥。舌白。此暑邪内中。蒙闭清空。成疟之象。平昔阴虚。勿犯中下二焦。
嫩竹叶 连翘 飞滑石 野郁金汁 大杏仁 川贝母
龚(二四) 脉寸大。头晕。脘中食不多下。暑热气从上受。治以苦辛寒方。
竹叶 杏仁 郁金 滑石 香豉 山栀
张(四七) 三疟之邪在阴。未经向愈。春季洞利不食。想春雨外湿。水谷内聚亦湿。即湿多成五泄之谓。疮痍仅泄经隧湿邪。而里之湿邪未驱。长夏吸受暑邪。上蒙清空诸窍。咳嗽耳聋。的系新邪。非得与宿病同日而语。
连翘 飞滑石 嫩竹叶 荷叶边汁 桑叶 杏仁 象贝 黑山栀
程(三六) 暑风必挟湿。湿必伤于气分。断疟疮发。即湿邪内发之征。湿伏热蕴。致气壅塞咽底脘中。
及至进谷无碍。二便通调。中下无病显然。
白通草 西瓜翠衣 活水芦根 苡仁
吴 连朝骤热。必有暑气内侵。头热目瞑。吸短神迷。此正虚邪痹。清补两难。先与益元散三四钱。用嫩竹叶心二钱。煎汤凉用三四小杯。常用绿豆煎汤服。
龚(六十)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从鼻吸而受。必先犯肺。乃上焦病。治法以辛凉微苦。气分上焦廓清则愈。惜乎专以陶书六经看病。仍是与风寒先表后里之药。致邪之在上。漫延结锢。四十余日不解。非初受六经。不须再辨其谬。
经云。病自上受者治其上。援引经义以论治病。非邪僻也宗河间法。
杏仁 栝蒌皮 半夏 姜汁 白蔻仁 石膏 知母 竹沥 秋露水煎。
又 脉神颇安。昨午发疹。先有寒战。盖此病起于湿热。当此无汗。肌腠气窒。至肤间皮脱如麸。
犹未能全泄其邪。风疹再发。乃湿因战栗为解。一月以来病魔。而肌无膏泽。瘦削枯槁。古谓瘦人之病。虑涸其阴。阴液不充。补之以味。然腥 浊味。徒助上焦热痰。无益培阴养液。况宿滞未去。肠胃气尚窒钝。必淡薄调理。上气清爽。痰热不至复聚。从来三时热病。怕反复于病后之复。当此九仞。幸加意留神为上。
元参心 细生地 银花 知母 生甘草 川贝 丹皮 橘红(盐水炒) 竹沥此煎药方。只用二剂可停。未大便时。用地冬汁膏。大便后。可用三才汤。
池 伏暑至深秋而发。头痛烦渴少寐。
薄荷 淡竹叶 杏仁 连翘 黄芩 石膏 赤芍 木通
张 病几一月。犹然耳聋。神识不慧。嗽甚痰粘。呼吸喉间有音。此非伤寒暴感。皆夏秋间暑湿热气内郁。新凉引动内伏之邪。当以轻剂清解三焦。奈何医者不晓伏气为病。但以发散消食寒凉清火为事。致胃汁消亡。真阴尽烁。舌边赤。齿板燥裂血。邪留营中。有内闭螈 厥逆之变。况右脉小数。左脉涩弱。热固在里。当此阴伤日久。下之再犯亡阴之戒。从来头面。都是清窍。既为邪蒙。精华气血不肯流行。诸窍失司聪明矣。此轻清清解。断断然也。议清上焦气血之壅为先。不投重剂苦寒。正仿古人肥人之病。虑虚其阳耳。
连翘心 元参 犀角 郁金 橘红(蜜水炒) 黑栀皮 川贝 鲜菖蒲根 加竹沥
又 昨进清上焦法。诸症虽然略减。而神识犹未清爽。总由病久阴液内耗。阳津外伤。聪明智慧之气。俱被浊气蒙蔽。所以子后午前稍清。他时皆不清明。以阳盛时。人身应之也。拟进局方至宝丹。藉其芳香。足以护阳逐邪。庶无内闭外脱之虞。
至宝丹每服三分。灯心嫩竹叶汤送。
又 脉右缓大。左弱。面垢色已减。痰嗽不爽。良由胃中津液。为辛散温燥所伤。心营肺卫。悉受热焰蒸迫。致神呆喘急耳聋。清阳阻痹。九窍不利。首方宣解气血。继方芳香通窍。无形令其转旋。三焦自有专司。岂与俗医但晓邪滞攻击而已。今已获效。当与清养胃阴肺气。体素丰盛。阳弱不耐沉寒。然深秋冬交。天气降则上焦先受。试观霜露下垂。草木皆改容色。人在气交。法乎天地。兼参体质施治。
枇杷叶 炒黄川贝 橘红 郁金 茯苓 苡仁
王 暑风热气入肺。上热。痰喘嗽。(暑风伤肺)
石膏 连翘 竹叶 杏仁 桑皮 苡仁 橘红 生甘草
又 肺气壅遏。身热喘咳。溺少。苇茎合葶苈大枣汤。
某(二五) 暑风外袭。肺卫气阻。头胀咳呛。畏风微热。防作肺疟。
丝瓜叶 大杏仁 香薷 桔梗 连翘 六一散
某 舌灰黄。头痛咳逆。左肢掣痛。此烦劳阳动。暑风乘虚袭入。最虑风动中厥。
鲜荷叶(三钱) 鲜莲子(五钱) 茯神(一钱半) 益元散(三钱) 川贝母(一钱半) 橘红(一钱)
杨(女) 暑热秽浊。阻塞肺部。气痹腹满。宜以轻可去实。
西瓜翠衣 白通草 活水芦根 生苡仁临好。加入石膏末二钱。
周(二三) 暑风热。神呆。
鲜荷叶 苦丁茶 滑石 木通 杏仁 浓朴广皮 白蔻仁
郁(二六) 暑热。头胀。咳喉痛。
鲜荷叶 杏仁 射干 橘红 桑皮 桔梗 木通 滑石
胡 不饥不食不便。此属胃病。乃暑热伤气所致。味变酸浊。热痰聚脘。苦辛自能泄降。非无据也。(暑热阻气中痞不运) 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杏仁枳实。
王 身热自汗。腹痛。大小便不利。脉虚。右大左小。暑热内闭。拟和表里法。
薄荷 枳实 黄芩 生白芍 竹叶心 黑山栀 通草 甘草
程(四二) 秽热由清窍入。直犯募原。初头痛肌胀。今不饥痞闷。以苦辛寒法。
杏仁 半夏 浓朴 橘红 竹叶 黄芩 滑石
又 脉虚。舌赤消渴。伏暑热气。过卫入营。治在手厥阴。
竹叶 犀角 生地 麦冬 元参
某(六一) 舌黄。脘闷。头胀。口渴。溺短。此吸受秽气所致。
飞滑石(三钱) 白蔻仁(七分) 杏仁(三钱) 浓朴(一钱半) 通草(一钱半) 广皮白(一钱半)
某(三三) 秽暑吸入。内结募原。脘闷腹痛。便泄不爽。法宜芳香逐秽。以疏中焦为主。
藿香梗 杏仁 浓朴 茯苓皮 半夏曲 广皮 香附 麦芽
杨 秋暑内烁。烦渴。喜得冷冻饮料。脉右小弱者。暑伤气分。脉必芤虚也。此非结胸症。宜辛寒以彻里邪。
石膏 知母 浓朴 杏仁 半夏 姜汁
沈(二三) 脉小色白。气分不足。兼之胃弱少食。闻秽浊要刮痧。阴柔之药。妨胃助浊。常以猪肚丸养胃。入夏令。热更伤气。每食远进生脉四君子汤一剂。恪守日服。可杜夏季客暑之侵。生脉四君子汤 长服猪肚丸。
卜(二八) 春夏必吞酸。肢痿麻木。此体虚不耐阳气升泄。乃热伤气分为病。宗东垣清暑益气之议。
人参 黄 白术 甘草 麦冬 五味 青皮 陈皮 泽泻葛根 升麻 黄柏 归身 神曲
任(十六) 冲年真阴未长。逢长夏湿热交迫。斯气泄烦倦。当静坐凉爽。过月凉 至。炎HT 去。乃却病之期。与清暑益气之属。清暑益气汤。
希望文字工具网搜集的关于野郁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