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耳蕨的作用与功效
- 中药药方
- 2023-02-11
- 126
布朗耳蕨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异名】睬甲哈乌(藏名)。
【来源】为鳞毛蕨种植物布朗耳蕨的全草。
【植物形态】布朗耳蕨,又名:棕鳞耳蕨。
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块状,横卧。叶柄短,长6~8厘米,有沟,褐棕色,与中轴密被鳞片;鳞片淡褐色乃至淡黄褐色;叶倒披针形,长40~60厘米,宽10~15厘米,下部羽片渐缩短,2次羽状分裂;羽片长披针形,长5~8厘米,宽2厘米;基部最宽;小羽片矩卵形,稍呈耳状,密接,边缘疏刺齿状,齿软,叶下、叶轴及中肋均被鳞毛;叶下灰绿色。孢子囊群小,不连接,位于近中肋处,子囊盖全缘,无毛。
生于高寒林下阴湿地及岩石缝中。分布陕西、四川、云南等地。
【采集】8~9月采挖,切段,晒干。
【性味】涩,寒。
【归经】入肺、脾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病毒发疹。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选方】治热毒发疹:布朗耳蕨配升麻、荆芥、防风,煎汤服。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异名】睬甲哈乌(藏名)。
【来源】为鳞毛蕨种植物布朗耳蕨的全草。
【植物形态】布朗耳蕨,又名:棕鳞耳蕨。
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块状,横卧。叶柄短,长6~8厘米,有沟,褐棕色,与中轴密被鳞片;鳞片淡褐色乃至淡黄褐色;叶倒披针形,长40~60厘米,宽10~15厘米,下部羽片渐缩短,2次羽状分裂;羽片长披针形,长5~8厘米,宽2厘米;基部最宽;小羽片矩卵形,稍呈耳状,密接,边缘疏刺齿状,齿软,叶下、叶轴及中肋均被鳞毛;叶下灰绿色。孢子囊群小,不连接,位于近中肋处,子囊盖全缘,无毛。
生于高寒林下阴湿地及岩石缝中。分布陕西、四川、云南等地。
【采集】8~9月采挖,切段,晒干。
【性味】涩,寒。
【归经】入肺、脾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病毒发疹。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选方】治热毒发疹:布朗耳蕨配升麻、荆芥、防风,煎汤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