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润燥:秋季养身关键

初秋已过,进入中秋以后,这些天“艳阳高照”,尽管气温并不高,但却让人感到燥热,许多人因此感冒咳嗽,老胃病也犯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秋燥症。

一位老中医介绍,除了上述情况外,秋燥还会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咽痛、头痛、手足心热等现象。秋季,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风劲急,气候干燥。因此,秋季从养生的角度来说,“润其燥”是秋季养生的关键,在生活中要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具体讲应该做到――

关键在养肺秋季养肺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易行的方法主要有:

食疗补肺: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此时可以通过食疗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之功。干性皮肤者除了抹一些润肤霜防干燥外,还可采用一些食疗法,如鼻、唇干燥者可吃一些萝卜、芝麻、豆腐、豆浆等。还可服用白木耳、胡桃等食物。白木耳有补肺润燥之功能,胡桃有补肾安神之效,秋季服用更有疗效。此外,还可以鲜百合、蜂蜜煎汤服食;或者用生梨、川贝加水炖服。这不仅能润肺,而且对肺燥久咳、慢性支气管炎效果都很好。补水养肺:干燥的秋天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较多。所以,补水是秋季养肺的重要措施之一。每天最好在清晨和晚上临睡之前各饮一杯,白天两餐之间各饮水一定数量,这样,就可使肺脏安度秋天。药膏养肺:对秋燥症状明显的人,可以通过进补中药膏来达到润肺的目的。贝梨膏:取川贝母粉、雪梨汁、东阿胶(数量最好请教医生)共蒸熟。日服两次,可滋阴润肺,治久咳不愈、痰中带血、鼻中出血。八仙膏:生藕汁、生姜汁、梨汁、萝卜汁、白果汁、竹沥、甘蔗汁、蜂蜜各等份,将各汁和匀,蒸熟后用玻璃瓶贮存,任意食之。有生津养肺、清热化痰之功效。

重点在养胃:入秋以后,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各医院消化科的胃病患者也增多。重医附二院中医科王辉武教授认为,祖国医学讲究养生、防病顺应时节是有道理的。为什么要说秋天谨防老胃病复发呢?因为入秋后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秋季要护好胃,就要注意保暖。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玻另外,胃病患者"秋冻"要适度,不要勉强挨冻而冻出病来。在饮食上,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养胃的同时要养心。专家认为,胃并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总之,胃病的“养”至关重要。因此,有胃病者在“多事之秋”可不能掉以轻心。

水果防秋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从超市内琳琅满目的水果也能感受到。但是,众多的水果中,选有润肺功效的水果来“抵抗”秋燥,可谓事半功倍。中医认为,秋季大量上市的许多新鲜水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之功效,是秋季养生保健的最佳辅助食品。但同是养肺水果功能也会有差异,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有所偏重。梨: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柑橘:柑橘性凉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热病后津液不足口渴、伤酒烦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疗肺热咳嗽尤佳。

柿子:柿子有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之功效。鲜柿生食,对肺痨咳嗽虚热肺痿、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有良效。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热痢等症。

石榴:石榴性温味甘,有生津液、止烦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烦渴不休者,可作食疗佳品。石榴捣汁或煎汤饮,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杀虫止痢,可治疗小儿疳积、久泻久痢等。

葡萄:葡萄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阴除烦,捣汁加熟蜜浓煎收膏,开水冲服,治疗烦热口渴尤佳。经常食用,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均有补益。葡萄制干后,铁和糖的含量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大枣:大枣能养胃和脾、益气生津有润心肺、补五脏、疗肠癖、治虚损等功效。

注意:食用新鲜果蔬一定要适量,过食或暴食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再有,新鲜水果含糖量较高,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须慎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