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食与忌口
- 健康知识
- 2023-02-12
- 129
中医辨证施食与忌口 其他 中医常识 俗话说“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这充分说明了忌口的重要性,不少中医文献中都有忌口的记载。但是,目前民间中的忌口可以说是太过于苛刻而且盲目。例如,曾碰到一肿瘤病人前来就诊,因食欲差要求服些开胃的中药。当问及他每天的饮食情况时真让我大吃一惊,他吃得几乎是天天稀饭、酱菜。问他为什么不吃些鸡、鱼、蛋等食物,他说:“家中人说这些都是‘发物’,不能吃”。问:“想不想吃?”他说:“很想吃”。我说:“你胃口很好,不用服药,就吃这些‘发物’,但每次不能多吃”。然后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了饮食宜多样化及平衡饮食的重要性和科学忌口的道理。
1.忌口要有科学道理 肿瘤大量消耗人体的营养,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平时单靠稀饭和素食根本满足不了营养的需要,这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均有很大的影响。有人对3000名肿瘤病人调查研究表明,体重没有下降的病人的生存期要比体重下降者长1倍左右。合理的营养与饮食是机体生长发育、修复组织损伤、产生机体抵抗力、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一切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也是病人得以康复的必要条件。当然患有疾病就需要忌口,如患有感冒就应以清淡饮食为主;患胃肠道疾病就应以易消化食物为主,忌食很难消化的狗肉、辣椒等有刺激性的食物;肝癌忌食油炸食品和酒等等。但是,忌口应有科学道理,不能忌得太多,太多了会影响病人的康复。民间所指的“发物”多指无鳞鱼及虾、蟹、海参、羊肉、牛肉、香椿等一些高蛋质和高营养的食物。那些认为这些“发物”会引起疾病复发或加重疾病的观点是没有科学道理的。营养学家认为,这些“发物”可刺激机体产生激发反应,使机体免疫力被唤醒,促进生理功能的恢复和提高。例如泥鳅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多种维生素等,是保肝护肝佳品,急、慢性肝炎病人应多食之;海参、海藻、昆布、乌贼鱼等,不仅是常吃的食品,也是抗癌治疗中常用的药物;香椿具有涩肠止血、燥湿、固精等功效,故适用于便血、痔疮、肠炎、痢疾、妇女赤白带下、遗精等疾病。所以,忌口要科学,根据不同的病种进行,切勿盲目忌口。
2.中医辨证施食与忌口 中医辨证施食也就是饮食疗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组成部分。中医理论强调治病要“以食为养”,不能“惟药是治”,表明中医对用食物治疗疾病非常重视。中医认为,药物具有寒凉温热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食物也不例外。食物除了能养身之外,还可以治疗疾病。中药中有许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如生姜、葱白、大枣、龙眼、山药、百合、赤小豆等等,药食同源。我们对于那些即可食用又可防治疾病的动植物药称谓“食物中药”。古代医家已采用这种方便群众的食物中药治疗疾病。如唐、孟诜《食疗本草》、南唐・陈士良《食性本草》、明・汪颖《食物本草》等,都是这方面的专著。中医治病的特点是“辨证论治”,中医饮食疗法同样也是依据中医辨证理论,强调“辨证施食”。辨证施食即根据病人的病情、病性决定忌口。对病人食物的选择,要根据食物本身的四气五味和归经,结合疾病情况及天时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惯诸多因素实行辨证施食。中医的治疗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根据疾病的寒热属性选择食物或忌口。如病人证候属寒者,一般要禁忌寒性食物,如鸭、芦笋、藕、西瓜、梨、绿豆等;病人证候属热性者,需禁忌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虾、黄鳝、葱、姜、大蒜、辣椒、橘子、荔枝等;病人平素脾肾阳虚容易腹泻者,应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病人肺胃阴虚口干舌红者,切忌辛热香燥食物等等。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忌口,即凡患急慢性疾病就要忌食一切“发物”。
3.服药后忌口 即服药后若进食某些食物会增强某些药物的药性或降低某些药物的功效。例如病人正在服用健脾和胃、温中益气的中药,而饮食却摄取性凉滑肠之类食物就不适宜,就起不到健脾温中、益气和胃的功效。服含荆芥的中药汤剂后应忌鱼、蟹;服有白术的汤剂就要忌桃、李、大蒜;服有土茯苓的汤剂忌蜂蜜;服人参忌萝卡等等。
综上所述,中医忌口是以辨证施食为基础,与民间忌食一切“发物”是截然不同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只有中医才会有忌食,把民间忌食与中医忌口混同起来,这是对中医忌食的误解。
1.忌口要有科学道理 肿瘤大量消耗人体的营养,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平时单靠稀饭和素食根本满足不了营养的需要,这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均有很大的影响。有人对3000名肿瘤病人调查研究表明,体重没有下降的病人的生存期要比体重下降者长1倍左右。合理的营养与饮食是机体生长发育、修复组织损伤、产生机体抵抗力、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一切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也是病人得以康复的必要条件。当然患有疾病就需要忌口,如患有感冒就应以清淡饮食为主;患胃肠道疾病就应以易消化食物为主,忌食很难消化的狗肉、辣椒等有刺激性的食物;肝癌忌食油炸食品和酒等等。但是,忌口应有科学道理,不能忌得太多,太多了会影响病人的康复。民间所指的“发物”多指无鳞鱼及虾、蟹、海参、羊肉、牛肉、香椿等一些高蛋质和高营养的食物。那些认为这些“发物”会引起疾病复发或加重疾病的观点是没有科学道理的。营养学家认为,这些“发物”可刺激机体产生激发反应,使机体免疫力被唤醒,促进生理功能的恢复和提高。例如泥鳅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多种维生素等,是保肝护肝佳品,急、慢性肝炎病人应多食之;海参、海藻、昆布、乌贼鱼等,不仅是常吃的食品,也是抗癌治疗中常用的药物;香椿具有涩肠止血、燥湿、固精等功效,故适用于便血、痔疮、肠炎、痢疾、妇女赤白带下、遗精等疾病。所以,忌口要科学,根据不同的病种进行,切勿盲目忌口。
2.中医辨证施食与忌口 中医辨证施食也就是饮食疗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组成部分。中医理论强调治病要“以食为养”,不能“惟药是治”,表明中医对用食物治疗疾病非常重视。中医认为,药物具有寒凉温热四气,辛甘酸苦咸五味,食物也不例外。食物除了能养身之外,还可以治疗疾病。中药中有许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如生姜、葱白、大枣、龙眼、山药、百合、赤小豆等等,药食同源。我们对于那些即可食用又可防治疾病的动植物药称谓“食物中药”。古代医家已采用这种方便群众的食物中药治疗疾病。如唐、孟诜《食疗本草》、南唐・陈士良《食性本草》、明・汪颖《食物本草》等,都是这方面的专著。中医治病的特点是“辨证论治”,中医饮食疗法同样也是依据中医辨证理论,强调“辨证施食”。辨证施食即根据病人的病情、病性决定忌口。对病人食物的选择,要根据食物本身的四气五味和归经,结合疾病情况及天时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惯诸多因素实行辨证施食。中医的治疗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根据疾病的寒热属性选择食物或忌口。如病人证候属寒者,一般要禁忌寒性食物,如鸭、芦笋、藕、西瓜、梨、绿豆等;病人证候属热性者,需禁忌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虾、黄鳝、葱、姜、大蒜、辣椒、橘子、荔枝等;病人平素脾肾阳虚容易腹泻者,应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病人肺胃阴虚口干舌红者,切忌辛热香燥食物等等。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忌口,即凡患急慢性疾病就要忌食一切“发物”。
3.服药后忌口 即服药后若进食某些食物会增强某些药物的药性或降低某些药物的功效。例如病人正在服用健脾和胃、温中益气的中药,而饮食却摄取性凉滑肠之类食物就不适宜,就起不到健脾温中、益气和胃的功效。服含荆芥的中药汤剂后应忌鱼、蟹;服有白术的汤剂就要忌桃、李、大蒜;服有土茯苓的汤剂忌蜂蜜;服人参忌萝卡等等。
综上所述,中医忌口是以辨证施食为基础,与民间忌食一切“发物”是截然不同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只有中医才会有忌食,把民间忌食与中医忌口混同起来,这是对中医忌食的误解。
上一篇:导气除湿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