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偏方 > 正文

艾叶的文化起源-艾草的知识

艾叶,在我国不仅是一味常用的中药,也是一种民俗用品,更是艾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远古时艾叶被用于取火及保留火种,其后被用于巫术及祭祀,到后来艾叶逐渐被应用于“避邪”,慢慢发展到最后,艾叶成为端午节的一个民俗用品。艾叶辟邪的应用也从早期的悬挂艾叶,发展到后来的熏艾烟、洗艾澡、饮艾酒、食艾糕等应用形式,并逐步广泛应用于养生保健和治病等医疗保健方面,艾文化也逐渐渗透入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之中。

现代的研究已从多方面证实了古代艾叶“避邪”的认识是有科学道理的,艾叶确实能抑制或杀灭导致瘟疫流行的“邪气”(细菌和病毒)。为什么肆虐欧洲导致千万人死亡的流感大流行在中国没有如此猖獗呢?我认为这与中国民间的风俗与卫生习惯有关,风行于我国历代的端午节悬艾叶、熏艾烟、洗艾澡、饮艾酒、食艾糕等习俗(传统认为能避邪)对于防止流感等瘟疫的大流行确实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可以说,几千年来艾叶为保护我国人民的繁衍与生存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艾叶不仅是一味重要的中药,也是一味“伟大”的药物。

艾叶用于防病治病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收载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诗歌总集的《诗经》中就载有艾:“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后,由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撰写的长诗《离骚》中也提到艾,云:“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从这两部公元前的著名诗集中均载有“艾”的情况看,艾叶在当时的知名度已经很高,说明艾在公元前就已普遍应用。这种应用当然是以医药用途为主的,这一点可从与《离骚》同时期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一书的记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中得到证实。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治病的两个疗法,即艾灸疗法和艾熏疗法。

艾叶作为药物正式记载始见于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该书对艾叶的药性理论作了较全面的论述:“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而在此之前,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的附方中有2个用艾的处方,即胶艾汤和柏叶汤,是艾叶复方应用最早的记载,前方仲景用其治经寒不调或胞阻胞漏、宫冷不孕等症,取艾叶之暖宫止血作用,后方仲景用其治吐血不止,取艾叶“主下血、衄血”之功,此二方至今仍是中医临床常用之方。

艾草文化

艾草文化

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艾叶有详细的描述,附有艾叶治病的单、验方52个,是《本草纲目》中收载附方最多的药物,而《本草纲目》也成为收载艾叶附方最多的古代医药专著之一,为推动和指导艾叶的应用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李时珍对于产自家乡的道地药材蕲艾更是十分推崇,他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此述被后世视为有关蕲艾的经典论述而被历代医籍所转载,蕲艾也因此而名传渐远,闻名天下。

艾叶的应用在民间也十分普及,有许多老百姓都掌握着不少的艾叶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单方、验方,这些简便实用的单验方为普通人家的防病治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我国民间早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

艾叶最早的用途是灸,秦汉时期灸疗就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基础理论和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灵枢经》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说明灸疗在当时的适应证已是很广,有些疾病应用灸疗更能取得治疗效果。《灵枢经》又曰:“其治以针艾”,说明在《黄帝内经》成书前,针石和艾灸结合应用治疗多种疾病已经很盛行,“艾”在此时已作为“灸”的代名词了。

艾灸疗法在历代都受到医家重视,明代李时珍对艾灸更是充分肯定:“艾灸用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大矣”。今天,艾灸疗法不仅仅是在医疗单位广泛应用,在民间也已被普通的家庭所接受。艾灸已成为艾叶应用最重要、最广泛的一个方面。

其实,艾叶在发挥防病治病、保健养生方面的应用还体现在食疗上。早在唐代就有艾叶食疗的记载,唐·孟诜《食疗本草》最早介绍了艾叶的食疗方法及作用:“若患冷气,取熟艾面裹作馄饨,可大如丸子许”“春月采嫩艾作菜食,或和面作馄饨如弹子,吞三五枚,以饭压之,治一切鬼恶气,长服止冷痢。”其后,历代医家均有应用艾叶食疗的记载。

在古代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廷均有食用艾叶制品的习俗。元·陈元靓《岁时广记》载“艾叶酒”云:“金门岁节,洛阳人家端午作术羹艾酒。”艾酒,即浸艾的酒。《辽史·礼志》六嘉仪下云:“五月重五日,午时,采艾叶和绵着衣……君臣宴乐,渤海膳夫进艾糕。”艾糕,即加艾制成的糕饼。随后,历代民间都有食用艾叶的习惯,并一直沿用至今。

今天这些习俗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仍较流行,特别是江南地区、广东的潮汕地区和福建的闽南地区,食用艾叶的习惯更为流行,除了制作艾叶糕点食用外,在潮汕地区端午节还有用嫩艾叶炒饭食用的习惯。而大部分地区使用艾叶食品是在清明、端午时节,这些习俗除了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纪念屈原,附加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外,同时,也认为艾叶有避邪作用,食用艾叶食品是为了避邪防病,今天的人们则认为艾叶食品对于一些轻微的病证和亚健康状况有食疗和调理作用而食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加强,一股食用艾叶之风正从乡村刮到城市,偏僻山区的艾糍粑、艾叶煎蛋、艾叶肉丸子等相继进入了一些城市的食肆酒家,深受食客欢迎。

由此可见,艾叶在健康产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包括了艾叶内服治病、艾灸治疗百病和艾叶食疗养生这三大方面。艾叶全国各地均有产,但古今的研究均表明以湖北蕲春所产质量最优。

近年来艾叶应用的普及、艾灸疗法的兴起以及艾蒿食疗的热潮,不少老百姓对艾叶应用、艾灸疗法及艾蒿食疗十分热爱。

我们网站介绍了艾叶的药性理论、配伍应用、中医临床应用艾叶治疗各科疾病的概况和古今常用的100多个简便实用的用艾方剂的组成、制备与应用方法及治疗疾病;蕲艾的基本情况、艾灸的起源与历史、种类、作用及机制、选穴方法、操作及注意事项,以及100多种常见病的灸疗方法;

艾叶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艾叶食疗的安全性、中医食疗的起源与历史、食疗的基本理论、食疗材料的选择配伍制作、不同人群不同体质的食疗要求、食疗注意事项以及100多种艾叶制作的食疗品种的制作与食用方法、食疗作用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hwei,转转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