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是减肥之本
- 生活百科
- 2023-03-28
- 126
一项对15-54岁人群的最新调查显示,每5个北京人里,就有一个胖子!然而烦恼还不止于体重,让人眼花缭乱、难以抉择的减重方法才是真正的烦恼。从开始的西药减肥,到后来流行的减肥茶,再到近两年的减肥胶囊、减肥针剂、减肥食品、减肥疗法、减肥磁光等等,林林总总的减肥理念总是层出不穷,让人无所适从。
肥胖率大幅增长
中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现有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为2亿和6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达8.1%。
这是去年10月,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公布的最新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的调查数据。该数据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
而在北京,中小学生的肥胖率近年来大幅上升,已从1991年的10.61%上升到2002年的18.17%,平均10个孩子里就有1到2人是小胖子。15―54岁的北京人中属“肥胖”的占14.6%,“严重肥胖”的占5.1%,二者合计达到19.7%。肥胖和严重肥胖人数合计达到93万人。
就性别方面而言,女性偏多,占51.6%,比男性高出3.2个百分点;中老年占多数,38.7%的人在35岁―44岁,30.6%的人在45岁-54岁,两者合计占69.3%;其中主要是中等文化人口及中低收入者。
“由于超重人数比例较大,预计今后肥胖率仍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如果不及时控制预防的话,在未来20年内,恐怕难以扭转上涨趋势。”肥胖问题专家、中国保健学会肥胖病研究会理事长翁维良教授担心地说。
减肥不是体形说了算
“你的体形是梨形,看起来偏胖,如果减减肥,身材会更标准……”李萍去做美容时,美容师这样建议。本来没觉得胖的李萍,在美容师的劝说下,加入了减肥行列。经过两个多月的减肥,体重从115斤成功减到了102斤,体形漂亮了,但李萍却增加了头晕、贫血的毛玻
“该减肥的没去减,不该减肥的却一个劲儿地减,这就是我们的减肥怪状。一个人是否肥胖,不能凭感觉来判断,而应该以医学上的肥胖标准来衡量。”中国中西医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肥胖症研究会李春生教授指出。
而减掉多少,也不是体重说了算。山东潍坊艺术学校的吴碧娇因为减肥,造成各种脏器功能严重衰竭,死亡时身体已“瘦得连听诊器都没地方放了”。对于吴碧娇来说,她的减肥不仅减掉了脂肪,也减掉了原本健康的身体。
“减掉多少脂肪,95%以上的人都只在意体重的变化。其实,用体重减轻了多少来衡量减肥的效果,这是不准确的。”翁维良解释说,减肥过程实际上是对人体综合作用的过程,减掉的不仅仅是脂肪,还可能是肌肉。这从体重变化是看不出来的。
控制饮食减肥会反弹
“减肥要从控制饮食开始。我减过几次了,也换过几家美容院了,当时挺有效的,可一正常吃饭就又反弹了,而且反弹得更厉害了。几个月天天吃减肥饼干和水果,一看到好吃的,真的是忍不住就想吃。”屡次减肥半途而废的张小姐说。
“减肥不一定就要节食,关键是要科学的饮食,这是很多减肥人都忽略的问题。”翁教授针对此现象,又是当头一棒。
生活方式是减肥之本
比如,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合适的每天植物油的摄入量是25克,而调查显示北京居民每天植物油的摄入量是83克;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摄取食盐6克,而我国目前人均日摄取量在20克左右;每天数亿在单位食堂就餐的人都是在“瞎吃”,因为集体供餐单位几无营养师;城市居民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而谷类食物消费偏低,钙、铁、维生素等摄入普遍不足;13亿中国人对吃什么才算健康、怎样吃才能健康这一问题,居然大多数都搞不清楚。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科学膳食,不仅是肥胖人群面临的挑战,同样也是所有国人都面临的挑战。而我们因为不会吃饭,却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结构失衡的双重挑战。
肥胖,作为一种“社会问题”正在对我们构成威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4月09日 第三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