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虎耳草,治愈急性肾炎
- 健康知识
- 2024-05-16
- 74
作者/石恩骏
[方药组成]虎耳草,鲜品100~120g(如系干品用30~50g),幼儿量可酌减。
[用法]先将冷水浸虎耳草半小时,加少许甜酒水煮沸后3分钟即离火,待稍温即可服用,每天分3次服。此方为石氏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之专用方。
虎耳草系双子叶植物,多年生常绿草本,药用全草。其生于阴湿处,溪旁树阴之下,云贵川等皆有产。《履岩本草》载其“性凉、有毒”,《本草纲目》载其“微苦辛、寒,有小毒”。
石氏认为其性淡寒无毒。曾自用鲜品200g煎服未见任何不适,甚为清凉,苦味也不明显,自无任何刺激性气味。其功用祛风清热,凉血解毒,书载其主治风疹、湿疹、丹毒、中耳炎、咳嗽、吐血、肺痈、崩漏、痔疾,可知其所治皆风、热、湿、痰、毒也。此方加甜酒水者,可助药力上浮于肺,下行于膀胱也。
贵州今贤陆鸿宾教授认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无论其发病因素或病理特征,自始至终均以湿热为主,其病变初起之水肿,临床辨证可能风寒、风热、寒湿各不相同,然随病程进展,绝大部分病例很快归于湿热蕴结,即恢复期也主要为湿热滞留或湿热未尽。
石氏服膺陆教授之观点,并认为湿热之外,必然夹风,此风邪可深入脏腑,并非仅在表卫之浅层,可以随汗而解,风湿热三邪若相混杂,则湿热不尽风邪终不能解。其治除清利方药之外,疏风散邪亦是重要治则。
外邪所至,首先犯肺者,必然有风,肺失宣降,则三焦水道不利,水浸肌肤则为肿,肺、脾、肾三脏因外邪所加,而阳气失之舒展,水气内遏必然迅速化热,故急性肾炎患者,自有口干苦,自觉内热心烦,有血尿、蛋白质,舌红苔黄脉浮数等现象。其化热之速度与程度,青少年、体壮实者或素体阴虚者较快且重。
若为急性肾炎之恢复期,如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非脾虚证,乃湿热夹风滞于中焦;如微汗或少汗,双目微肿微咳,非阳虚证,为湿热夹风滞于上焦,如腰胀痛,尿少而黄,非肾虚证,为湿热夹风滞于下焦;如烦热而心悸汗出,脉细数,非阴虚证,为湿热夹风扰于阴分。
不少恢复期患者因疑其病程较长、正气渐亏而服补益药多致病情加重或迁延难愈,石氏认为急性肾炎一般只能以清利疏风为原则,不应补益,尤其不宜温补之法,即食补亦当尽量避免。
石氏曾用此方治疗荨麻疹取良效,知其有明显抗过敏作用,考虑到急性肾炎也因变态反应所致,遂试用于临床,服药1周左右,水肿一般即消退,血尿、蛋白尿亦随之消除,故凡急性肾炎病变初起,无论辨证是否风热,径投此方,均取良效。本方对迁延期患者也有明显效果,有数例病程3个月余虽症状全无,然尿中仍有蛋白质,经服此方未及1周,蛋白质迅速消除,且观察年余未复发。
石氏用一味虎耳草汤治疗急性肾炎,既考虑虎耳草抗过敏反应之药理,又知虎耳草为清热利湿,祛风解毒之良药,故此方从中西医角度看,均系良方。
石氏认为需注意煎煮方法,切忌久煎之,久煎则疗效全失,如不加甜酒水,其药力也难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