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胆石症与生活习惯有关

临床研究发现,胆石症的发病特征有了新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以前以胆红素结石最为多见,而近些年,胆固醇结石和代谢型的结石明显占据上风。探究这一变化的原因,华中科技大学附属梨园医院熊枝繁教授认为,主要与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有关。

我们都知道,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对胃不好。熊枝繁教授提醒说,长期不吃早餐,或者时而吃时而又不吃,受害最深的还有胆囊。因为,不规律的进食会打乱胆囊正常的工作规律而致代谢紊乱,同样会出现胆汁滞留和被吸收的状况,诱发胆石症和刺激胆囊黏膜发炎。

胆囊就是通常说的苦胆,它将肝脏分泌的胆汁贮存,当我们吃进食物以后,胆囊就会收缩,将胆汁输入胃肠道,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熊教授介绍,如果空腹,在B超仪下,可见充满胆汁的胆囊鼓鼓胀胀。如果长时间不进食,胆汁就得不到释放,就像一潭死水,慢慢地浓缩形成结石;与此同时,胆汁内及胆囊分泌出的有毒物质又被自身吸收而损害健康。

脂肪吃得过多,一方面胆汁的分泌显得相对不足,从而出现消化和代谢减慢,而诱发胆结石;另一方面,脂肪在体内堆积,致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肥胖一族,而如果身体过于肥胖,胆汁就不容易从胆囊流出而滞留在胆囊里,胆汁里的水分逐渐被吸收,从而诱发结石或发炎。

熊教授还介绍,不洁净、不适当的饮食可以致肠道细菌上逆发生感染,引发胆囊炎、胆管炎甚至是胆系的炎症。临床实践显示,70%~80%的胆系炎症由大肠杆菌引起,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