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是什么意思? 国公是什么意思
- 知道问答
- 2023-08-14
- 282
国公是一种爵位(可以认为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荣誉),不是官位,不能和现在的职位直接对比。封国公的一般都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相当于开国元勋,一般都是现在的将军或者总司令、总理。古代五等爵中有“公爵”。
文章目录:
一、国公是什么意思?
国公是一种爵位(可以认为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荣誉),不是官位,不能和现在的职位直接对比。
封国公的一般都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相当于开国元勋,一般都是现在的将军或者总司令、总理。
古代五等爵中有“公爵”,位第一。晋代始有“开国郡公”、“县公”之称,历代沿置不革,北周封皇子为国公。隋封爵有国公,位次郡王,高于郡公,沿袭至明。明以后去“开国”两字。宗室封爵,唐、宋、辽、金四代亦有“国公”之称。清代有镇国公与辅国公,次于贝勒、贝子,高于镇国将军与辅国将军。
二、国公是什么意思
爵位名。古代五等爵中有“公爵”,位第一。晋代始有“开国郡公”罩罩、“县公”之称,历代沿置不革,北周封皇子为国公。隋封爵有国公,位次郡王,高于郡公,沿袭至明。明以后去“开国”两字。宗室封爵,唐、宋、辽、金四代亦有“国公”之称。清代有镇国公与辅国公,次于贝勒、贝子,高于镇国将军与辅国将军。 封爵名。 隋 始置。自唐至明皆因之。《隋谈余书·百官志下》:“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凡九等。” 唐 元稹 《赠太保严公行状》:“阶崇金紫,爵极国公。”《宋史·职官志三》:“列爵九等:曰王,曰郡王,曰国公,曰郡公,曰县公,曰侯,曰伯,曰子,曰男。”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那谢尧文是派去和浙江的小朝廷通消息的,怎么从他身上会搜得出鲁王以海封洪承畴为国公的诏书?” 含闷滚
国公,封爵名,位等同或低于郡王,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该封爵亦传至越南。北周始置国公一爵,居于郡公、县公之上。封爵亦传至侍轿越南。
北周以前,有封国的公爵(包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禅代前权臣所封的公爵等)都可称“国公”,但此时“国公”并不是一种爵位。例如:东汉魏公、东晋康乐县公。
扩展资料
相关人物:
1、李穆
李穆(510年―586年),字显庆,自称陇西成纪(今)人,西汉骑都尉李陵的后代,将门家风,一生战功卓著。
北魏时,追随宇文泰平侯莫陈悦之乱,后因推举迎接北魏孝武帝有功,被授予都督,获封永平县子。
西魏大同四年(538年),在与军队交战中,李穆急中生智,救宇文泰于险境,因此在北周平步青云。至北周末年,官至大左辅、太傅,并州总管。被任命为武卫将军、仪同三司,晋封为武安郡公爵,增加食邑一千七百户。其家族子弟亦广被恩泽。
天和年间(566年-572年),李穆晋爵位为申国公。
北周末年,以外戚之身取而代之,建立。李穆在尉迟迥叛乱中支持杨坚平叛而握有功勋,被封为太师,获得赞拜不名、无反不死的殊荣和特权;并在杨坚迁都犹豫之际,上表支持迁都。
六年(586年),李穆病逝于长安,时年七十七岁,谥号“明”。
2、隋朝申国公李筠
李筠,陇西成纪人。李穆之孙,父李惇。老迹肆李筠幼年就以祖父李穆的功勋,拜为仪同。开皇八年,以嫡孙身份袭爵。
仁寿初年,叔父李浑忿其吝啬,阴遣兄子李善衡贼杀之。求盗不获,大怒,尽禁其亲族。当初,李筠与从父弟李瞿昙有隙,时李浑有力,遂证李瞿昙杀之。李瞿昙竟坐斩,而李善衡获免。仁寿四年,议立嗣。邳公苏威奏李筠不义,骨血相杀,请绝其封。隋文帝不许。
3、李浑
李浑,北周申国公李穆第十子。仕北周,官至仪同三司,封爵安武郡公。入隋,历任象城府骠骑将军、行军总管、大将军、左武卫将军、右骁卫将军、光禄大夫、右骁卫大将军等。李筠死后,隋文帝杨坚以李浑袭封爵申国公,后改封郕国公。
后讨辽东,有方士安伽陀,自言晓图谶,谓帝曰:“当有李氏应为天子。”劝尽诛海内凡姓李者。宇文述知道后上书劝杀李浑及李敏全家。杨广便下旨诛杀李浑、李敏全家,并剥夺其爵位。唐高祖李渊称帝后,追封州敬其为申国公。
参考资料来源:
三、国公是什么官职
国公只是一种身份,地位,并不是官职。
一般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或是皇亲国戚才有的,所以不能和现在的官职比,类似于建国初期的国家荣誉主席,所以地位高,但没有实权,如果皇帝要让他执行事情,则要另外任命官职,比如钦差大臣。
国公,古代中国封爵名,位等同或低于郡王,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北周返雀始置国公一爵,居于郡公,县公之上,北周以前北周以前,有封国的公爵,包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禅代前权臣所封的公爵等,都可称国公漏键早,但此时国公并不是一种爵位。
宰相是什么:
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宰相是从国君的家臣发展起来的,宰本是君主的总管家的称呼,相是辅助的意思,用家臣的头目管理国事,这就是宰相的实质。
宰相的官职起源要更早,楚国设置令尹,齐国,秦国设置相,宋国设置大尹,吴国设置太宰,即是,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宰相,秦统一后,宰相之职称作丞相,后设三公以分宰相之权。
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转到内朝和尚书台,尚书台的长官叫尚书令,或以大臣录尚书事管理亮枯尚书台事务,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曹操等恢复丞相或相国之职,但是他们自任此职,实权在皇帝之上。
四、古代国公是什么意思?地位和权力怎么样?
古代当中皇帝为了对有功之人进行表彰,会将那些功劳较大之人封为”国公“,比如唐朝被封为”护国公“。国公是一种爵位,而这一爵位制定是从周朝时期开始,自此就确立并延续了”公,侯,伯,子,男“余键这五个等级。在秦朝以前所有国公都有一定特权,不仅可以占有大片土地,而且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拥有一定统治权。到了以后因为逐渐实行了,所以国公地位与权利受到了一定限制,仅仅是拥有一片,土地中产出粮食由国公们调配安排,所产生其它经济收入也由其自由支配。且规定国公们也只是拥有食邑三千户权力,其它方面和普通官员都差不多。
1、秦汉以前拥有一定统治权
国公是爵位当中的一种,最早在周期时就被确立下来。从那时候起国公就有一定统治权,天子专门划出一片土地交给国公们自由管理,不需要向天子进贡,而且国公们可以拥有少量私家军队,封地内所有粮食与经济收入都由其自由支配。
2、国公可以世袭
一些人所以被封为国公,就在于他们对于国家有较大闹滚贡献。爵位一旦授予了一个人,那么这个爵位就可以一代人一代人传承世袭下去,直到这个王朝消失为止。而能被授予国公爵位的主要是开国元老,皇族成员等,这竖弯巧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清朝。
3、秦汉以后国公权力逐渐被限制
秦朝统一六国后,全国范围内实行了郡县制,而汉朝开始则是郡国并行。皇帝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对所有人权利进行了限制也包括所有国公们。他们只是拥有皇帝所赐土地及金钱使用权没有统治权,而且对封地内百姓数量进行限制,最多只有三千户。
五、国公是皇上的什么人?
国公是皇上的臣子。
国公,中国古代封爵名,位次郡王,为封爵的第三御橘等,公爵的第一等。以前,有封国的公爵(包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禅代前权臣所封的公爵等)都可称“国公”,但此时“国公”并不是一种爵位。
国公爵位的发展历程
自中国开始,已有君主赐封公爵,是封建五等爵的第一等。《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帆拆槐”。
时的公国有四:、虢国、州国、虞国。周朝的公爵只封给前朝的后裔,而周公之国只是侯爵国,鲁周公本人由于是三公之一也可称“公”,但仅限其本人,而不世袭。
按照周朝的封地制度“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从封地来说其实周朝是延续夏商的三等爵位,不过将第一级在态友封给宋国、虢国等时予以了特殊的“宾礼”地位明显优于其它侯国。所以在本质上周朝公爵和侯爵可以视为一级。
希望文字工具网搜集的关于国公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点地梅的作用与功效
下一篇:德专家提醒警惕鼠标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