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食物中毒什么是铊中毒
- 生活百科
- 2023-04-01
- 158
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了含有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的食品或食用含有毒性物质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食物中毒从致病因素看,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这是指人们食用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玻
2、真菌毒素中毒:这是指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食用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用一般的烧煮等加
3、动物性食物中毒:这是指食入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食品引起的中毒。如:河豚鱼中毒、鱼胆中毒等。
4、植物性食物中毒:这是指因误食有毒植物引起的中毒。如毒蘑菇中毒等。
5、化学性食物中毒:这是指人们食用被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食品引起的中毒。
什么是化学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健康人经口摄入了正常数量,在感官上无异常,但确含有某种或几种"化学性毒物"的食物,随食物进入体内的"化学性毒物"对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异常作用,破坏了正常生理功能,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的急性中毒,称为化学性食物中毒。包括一些有毒金属,及其化合物、农药等,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有机磷引起的食物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砷化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等。
常见引起中毒的化学毒物有农药、砷化物、多氯联苯,亚硝酸盐等。发生中毒的原因主要有:
①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过程中污染食品;
②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而转移到作为食品的动植物体内;
③某些污染物通过溶解、机械转移、附着而污染食品;
④加工烹调不合理,如烟熏火烤造成苯并(a)芘的污染;
⑤有些污染物在食品加工或贮存过程中,在适宜条件下形成亚硝胺;
⑥误食用农药拌过的粮种,把砷化物、亚硝酸盐误当食盐食用,误将钡盐当明矾使用;
⑦生产操事故,或选用原料不当,使化学毒物混入食品,如日本的森永奶粉事件等。
化学毒物中毒的发生多属偶然,但后果严重,故应加强宣教,防止食品污染和误食。
怎样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
由于食用被某些有毒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农药等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系由于直接误食这些化学物质所引起的中毒,统称为化学性食物中毒。常见化学性食物中毒如下;
〈1〉、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常见亚硝酸盐的来源有六个方面:一是由于贮存过久的新鲜蔬菜、腐烂蔬菜及放置过久的煮熟蔬菜,此时菜内原有的硝酸盐在硝酸盐还有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二是刚腌不久的蔬菜(暴腌菜)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尤其是加盐量少于12、气温高于20度的情况下,可使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增高,一般在腌后20天才消失;三是在苦井水中含较多的硝酸盐,当用该水煮粥或食物,再在不洁的锅内放置过夜后,则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四是蔬菜过多时,大量硝酸盐进入肠道,对于儿童胃肠机能紊乱、贫血、蛔虫症等消化功能欠佳者,其肠道内的细菌可将蔬菜中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且在肠道内过多过快的形成以至来不及分解,结果大量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导致中毒,出现青紫(称为肠原性青紫症);五是腌肉制品为了增色而加入过量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六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加入食物误食所致。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常表现为口唇、舌尖、指尖青紫等缺氧症状,自觉症状有头晕、乏力、心律快、呼吸急促,严重者会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预防,一是保持蔬菜的新鲜,不要食用存放过久的变质蔬菜;二是吃剩的熟蔬菜不可在高温下存放长时间后再食用;不要大量食用暴腌菜,腌菜时盐应稍多,并应需腌制20天以上再食用;四是肉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用量不得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五是不要用苦井水煮粥;六是防止错把亚硝酸盐当成食盐或碱面误食。
〈2〉、有机磷农药中毒
引起有机磷农药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食用刚喷洒过农药不久的瓜
果蔬菜;二是食用由农药毒杀的家禽、鱼类等;三是误把农药当作酱油或食油而食用;四是把成盛放农药的容器盛放酱油、菜油、食物等引起中毒。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等,严重者瞳孔缩小,呼吸困难,青紫、昏迷,直至呼吸衰竭等。其中毒症状的主要特点为瞳孔缩孝肌束震颤、血压升高、肺水肿等症状。中毒严重者即导致死亡。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预防,一是对可能受农药污染的瓜果、蔬菜,在食用前应用清水浸洗15分钟以上,最好用淘米水浸洗,以更好降低农药含量;二是对于农药在喷洒瓜果、蔬菜后,应过安全期方可采集来加工食用;三是要加强农药管理,严防农药滥用或污染食物。
〈3〉、爆米花性铅中毒
在城乡各地常常看见一些从事爆米花的个体户,他们走街串巷,进行爆米花、黄豆、蚕豆、玉米等。爆米花虽然脆香可口,但其爆米花中的含铅量竟高出大米的500倍以上。究其原因,毛病出在爆米机上。
用爆米机加工爆米花时,为了保证铁罐的密封,罐盖内需填垫一层软金属,这层软金属一般是用废铅熔化后烧铸而成。当铁罐被加热时,铅垫也受热。一部分铅化作铅蒸气和烟充盈罐内,直接污染罐内米花,特别是在迅速减压启盖时,铅更易被疏松的米花所吸附。
铅随食物进入人体后主要危害神经、造血和消化系统,并可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由于儿童对铅极为敏感,其吸收率比成人要高数倍,短时间进食大量被铅污染的爆米花,即可引起中毒反应。
〈4〉、镀锌容器性锌中毒
锌为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正常各种食物中均含有微量锌,而不致于引起中毒。但对于诸如白铁桶表面以防锈蚀的镀锌,常易引起人体中毒。锌是一种白色柔软而有光泽的金属,易溶于酸性溶液,即使在弱酸溶液中也易溶解。一般的有机酸,如柠檬性、醋酸等对锌的溶解度相当大。若在镀锌器皿内制备或贮存酸性食品或饮料,锌即以有毒的有机酸盐的形式移行到食品中。其食品贮存的时间愈长,食品酸度愈高,锌的溶解量就愈多,人食后中毒的危险性也愈大。
随食物进入人体的锌很快被肝、胰、肾及脑垂体摄取,并较稳定地与红细胞、脑、肌肉和皮肤结合。锌可使蛋白质沉淀,对皮肤和粘膜也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国内曾有多起由于用锌桶盛醋、大白铁壶盛放酸梅汤和清凉饮料而引起的锌中毒现象。
防止镀锌容器性锌中毒的措施,就是禁止将酸性食物、酸性饮料、醋等盛放在镀锌铁桶里。
〈5〉、瓷器性化学中毒
对于绘有五彩缤纷图案的搪瓷、陶瓷餐具、茶具,它既是用具,又可以说是值得欣赏的艺术品。但是,在这五颜六色的彩釉中却潜伏着较严重的,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搪瓷是以铁皮为原料,内外层经搪釉在高温中烧制而成的。陶瓷则是以粘土为原料加上长石、石英,并涂上由彩,经高温烧制而成的。在这些釉料中,大红、黄色釉料是由镉的化合物和铅的化合物组成;奶黄色釉料主要是铅的氧化物组成;在锑白类制品中,瓷釉中氟化物和锑化物含量较高。如果用这些制品长期盛装酸性食物,彩釉中的铅、镉、氟、锑就会溶出来,污染食品。其中酸性浸泡液中有害物质的溶出率分别为铅100、镉95、砷15,锑和氟也有类似溶出率。1970年加拿大发生了一起一名2岁儿童在29天中连续喝了存放在陶壶中的苹果汁,导致铅中毒死亡的事件。
防止瓷器性化学中毒的措施,是不用内壁喷花的搪瓷、陶瓷餐具、茶具等,不要将酸性饮料、酸性食物,盛放在彩釉搪瓷、陶瓷容器内,更不要长期盛放。
〈6〉、铊中毒
铊是一种剧毒品,青白色金属。在1993年10月1日开始执行的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剧毒物品品名表》中,与氰化物同列A类。由于铊无色无味,且易溶于水,进入人体时人们不会发觉。
铊是一种缓发性的剧毒物品,致死量在1克左右,进入人体后有3至7日的潜伏期。
铊是一种很稀少但
普遍存在的元素,铊的毒性高于铅和汞,属高毒类,具有蓄积性。对人来说,0.5-1克的一次性摄入量便足以致死。
在自然界中,铊不以金属形式存在,而是以微量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很多物质中,主要与钾和铷有关。而铊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另外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当人体食用了这种非食用盐(常有不法分子将此种盐贩卖)后,而引起中毒。
“铊”中毒的症状
铊中毒是罕见的重金属中毒,全国发病较少。铊中毒最典型的特点,不管是急性中毒还是慢性中毒,都表现在神经系统、皮肤和心血管上。铊的致毒原理是通过中断体内钾的供应,致使健康细胞无法生存。
最初为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绞痛或隐痛,也有牙龈糜烂以及出血性胃炎等,有时患者仅表现为厌食或恶心。
中毒后1至5天出现双下肢酸麻或疼痛、针刺感、腰痛、脱发、头痛、精神不安、肌肉痛、手足颤动、走路不稳等。下肢特别是足部疼痛是铊中毒的突出表现。运动障碍出现较晚,常可波及颅神经,可发生视力减退、中毒性脑玻脱发也是铊中毒的体征,一般于中毒后1至3周左右发生。指甲和趾甲于第4周出现白色横纹。一般通过患者的粪便、头发、指甲、血液和唾液检测出铊。
如何预防铊中毒
1.接触控制:皮肤接触也会造成轻度铊中毒,所以要尽量避免皮肤接触。
2.饮食注意: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接触到的,但铊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另外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当人体食用了这种非食用盐(常有不法分子将此种盐贩卖)后,而引起中毒。
3.作业防护:工作中若需要接触铊,如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因此,生产鞭炮的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往往带有红色,注意不买,不食带有红色的盐。要禁止在工作中进食、吸烟,并戴防护口罩或防毒面具、手套,穿防护服;工作后进行淋裕
上一篇:兰蔻(Lancome)
下一篇:高血压患者为何发生阳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