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道问答 > 正文

“率兽食人”的原文是什么? 一头猛兽四处食人是什么成语?

1、成语: 率兽食人 2、拼音: shuài shòu shí rén 3、解释: 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4、出自: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也。

文章目录:

  1. “率兽食人”的原文是什么?
  2. 一头猛兽四处食人是什么成语?
  3. 率兽食人是何意?出自于哪?
  4. 请教翻译“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5. 率兽而食人的食的用法
  6. 率兽食人的原文,快啦,急着呢,呵呵

一、“率兽食人”的原文是什么?

出自: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也。”

率兽食人  成语: 率兽食人

  拼音: shuài shòu shí rén

  解释: 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

  出自: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也。”

  举例: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

  翻译: 1.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仁义被遏止,就像野兽吃人,人们将会相互残杀。2.又绝粮于邹、薛,困殆甚,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仲尼之意,作书中外十一篇。(孟子)又曾经在邹、薛二地断炊,非常困苦,返回后跟着弟子万章等人为《诗经》、《尚书》作阐释孔子的学说,著成(《孟子》)一书,其中内外章共十一篇.

二、一头猛兽四处食人是什么成语?

豺狼当道

一头猛兽四处食人它的成语是:率兽食人。

率兽食人(率兽食人)

shuài shòu shí rén

[释义] 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

[语出]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芹猛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也。”

[结构]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比喻统治者虐政害民

[例句] 日易姓慎厅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人将相食,谓之亡天宽首隐下。 ◎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穷凶极恶

三、率兽食人是何意?出自于哪?

【释义】“率兽食人”用以比喻不体恤民情,虐待百姓。

【出处】此典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内,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食人也。”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战乱最多的一个时代。诸侯间的连年战争,使百姓流离失所,痛苦异常。孟轲是生活在战国中期的一位思想家。他主张施仁政,并且到齐、宋、滕、魏各国去游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有一次,孟轲在魏国与国君魏惠王(即梁惠王)谈论政事。当谈到如何治理国家的时候,孟轲说:要富国强兵,一定要爱护百姓。针对梁惠王不体恤民情的情况,孟轲说:“现在大王王宫的厨房里藏着肥肉,马厩里养着肥马,然而国内百姓却面黄肌瘦,饿殍遍地。这等于率领着野兽去吃人。”

四、请教翻译“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率兽食人。率:类似。像野兽吃人一样(对百姓施行暴政)。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的这段话信息量很大。这段话分别说了什么是天道、地道和人之道。天道是阴与阳;地之道,是柔与刚;而人之道,是仁与义。并且人之道是圣人人为定立的,曰:“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这里又有一个问题要问,圣人所定人之道“中正仁义”,包含了几个意思?第一,正还不是仁义,要中正了才是仁义;第二,中正仁义做为人之道,换句话说,仁与义就是人与禽兽的区别所在,圣人的意思不仁不义就不是人,这样理解圣人之意应该没毛病吧?现在可以来理解顾炎武在《日知录 正始》“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翻译过来就是:“当仁义充塞,人如禽兽,且相率食人是谓华夏文明的灭亡。”

如图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语出自 顾炎武:卷十三《正始》

句子中的“率兽食人”出自《》.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

整句可翻译为: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广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称之天下将灭亡.

  摘自《百度·作业帮》

五、率兽而食人的食的用法

率兽而食人的食的用喊绝迅法介绍如下:

“率兽食人”意思是带领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虐害人民。在句中可作谓语、定语。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庖(厨宏陆房)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莩:饿死的人),此郑此率兽而食人也。”

《孟子·滕文公上》:“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成语故事:

有一次,梁惠王诚恳地向孟子请教施政的策略,孟子对梁惠王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于是说:“如今大王的厨房里有着肥嫩的肉,马房里有着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来吃人!野兽自相残杀尚且被人们所厌恶,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主持政治,却相当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称得上是百姓的父母呢?”

成语寓意:

孟子非常尖锐地指出魏国最大的问题在于百姓生活太困苦,而且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这可以折射出魏国当时的社会状况——贵族阶层肆意敲诈剥削百姓。

孟子运用他擅长的“引君入彀”的手法,用精妙的比喻提出疑问,由棍棒、刀刃延伸至魏国政治,虽是寥寥数语,却不难体会出孟子对根本不顾百姓死活的当政者的痛恨之情和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贫苦百姓深深的同情。正是这种同情之心使孟子的文章、话语充满力量,同样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施行暴政,虐害人民便无法得到百姓的拥护,得不到百姓拥护的政权是不能持久的,因此当政者关心爱护百姓是第一要义,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六、率兽食人的原文,快啦,急着呢,呵呵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枯首大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没竖在其为民父母也?"

有一次,梁惠王同孟子谈论为政之道。孟子问惠王:“用棍子将人打死和用刀子将人杀死有什么不同?”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那么用刀子去杀人和用政治芹耐措施将人置于死地又有什么不同呢?” “也没有什么不同。”说到这里,孟子神情严肃地看了惠王片刻,又接着说:“现在做官的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壮的马,然而老百姓却个个都是面带饥色,野地里不时能看到他们饿死的尸体,这就好比是当官的在率领着野兽吃人。野兽之间经常相互残杀,人们对它们还厌恶得很,而作为百姓的父母官,执行着国事政事,却无法免除类似率兽食人的情况,人们怎么会不讨厌他们呢!”孟子的一番话,引起了梁惠王的深思。后来,人们用“率兽食人”来形容暴政。

《日知录》

  〔原文〕

  有亡国, 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於率兽食人, 人将相食, 谓之亡天下.

  魏晋人之清谈何以亡天下? 是孟子所谓杨墨之言至於使天下无父无君而入禽兽者也.昔者嵇绍之父康被杀於晋文王, 至武帝革命之时, 而山涛荐之入仕, 绍时屏居私门, 欲辞不就.涛谓之曰: "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 而况於人乎一时."传诵以为明言, 而不知其败义伤教至於率天下而无父者也.夫绍之於晋, 非其君也, 忘其父而事其非君.当其未死三十余年之间, 为无父之人亦已久矣, 而汤阴之死何足以赎其罪乎? 且其入仕之初, 岂知必有乘舆败绩之事, 而可树其忠名以盖於晚也.

  自正始以来, 而大义之不明遍於天下.如山涛者既为邪说之魁, 遂使嵇绍中迅碧之贤且犯天下之不韪而不顾.夫邪正之说, 不容两立, 使谓绍为忠, 则必谓王裒为不忠而后可也.何怪其相率臣於刘聪、石勒, 观其故主青衣行酒而不以动其心者乎? 是故知保天下, 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耳.

  〔译文〕

  有亡国, 有亡天下.如何辨别亡国和亡天下呢? 那就是: 易姓改号叫作亡国; 仁义的道路被阻塞, 以至于达到率领禽兽来吃人, 人与人之间也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这叫作亡天下.

  魏晋人的清谈为什么能够亡天下? 原因就是孟子所说的杨朱墨翟的学说使天下人目无父母, 目无君上, 从而堕落为禽兽了.以前, 嵇绍的父亲嵇康被晋文王所杀, 到晋武帝建立晋朝时, 山涛推荐嵇绍入朝做官, 嵇绍当时隐居在家里, 想推辞不去.山涛对他说: "我替您考虑很久了.天地间春夏秋冬四季尚且有相互更替的时候, 更何况人生短暂的一世."人们把山涛的这些话作为名言加以传诵, 然而不了解他这话败坏了仁义, 伤害了教化, 竟至使天下人目无父母.嵇绍对於晋王朝来说, 晋王朝的国君并非他的国君, 但他却忘了自己父亲被晋文王杀害, 而去事奉并非他的国君.在他活在世上的30多年之间, 他作为目无父母之人已经很久了, 那么在汤阴以死效忠又如何赎回他的罪过呢? 况且当他最初入朝做官的时候, 他哪里知道晋王一定会发生兵败之事, 而自己竟能树立忠名使晚节完美无缺昌带呢!

  自从曹魏正始以来, 大义不明的情况已经遍及天下.像山涛之流既然是异端邪说的罪魁祸首, 於是使嵇绍这样的贤人都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无所顾忌.邪和正两种评价截然相反卖举, 二者不可并行不悖.假如认为嵇绍是忠, 那么就一定认为王裒是不忠才可以.否则如何能责怪那些晋代旧臣相继着去侍奉刘聪、石勒, 眼看着他的故主晋怀帝身穿青衣贱服为人行酒而无动於衷呢? 因此, 首先要知道保天下, 然后才知道保国家.保国家, 是位居国君和臣下的那些统治者所要考虑的; 保天下, 即使是地位低贱的普通百姓都有责任.

希望文字工具网搜集的关于率兽食人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冬季常吃火锅易伤口腹

下一篇:镇肝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