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死里逃生”三要素

人在应急时的心理状态,既和个性有关,也与训练有关。谁能在灾害突发时保持良好的心态,谁就可能重持生命胜券。

许多劫后余生的人回忆说:危机发生的最初几秒钟,人们只会随别人行动,而不能冷静地思考。能够大难不死的人,首先要有几秒钟思考时间,对危险的性质和对待的方法作出正确的判断。比如球场骚乱,人们毫无目的地随着人群奔跑,而这种逃生举动,往往是挤死人的重要原因。正确的方法是,尽快逃离人群,若已卷入人群之中,应双手抱胸,两肘朝外,以此来保护肺部和心脏不受挤压。在人挤人致死事件中,绝大部分是肺部和心脏受压所致。如果自己已经被人挤倒又无法起来,如潮般的人群从你身上经过,随时都有被踏死的危险,这时同样可以拯救自己的生命。你可以双手抱着后脑勺,双肘支地,胸部悄离地面,即使双肘被磨出血水,也不能改变动作,因为被踏死的人,大部分是脑部和心脏受损而丧生的。

住在高楼上的人,在地震或火灾发生时,真正由于灾难本身原因而死的并不多(毁灭性地震除外),而由于逃生本能的促使,仓皇跳楼而死的较多。动物之逃生本能是“见空就钻”,身居高楼,“空子”就是窗口外的蓝天。人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失去理智的判断,同样会选择跳楼、跳水等冒险行为。其实地震时,如果寻找墙角、墙柱等处躲避,还是有可能免除死伤的。火灾时,只要能匐伏前进,从地面得到氧气供应,是可以逃出火场的。实践证明,火灾的死亡比例中,窒息死亡远远超过烧伤死亡。

如果你乘的船舶沉没江中,水在进舱,窗口被封。面临的情况十分清楚,水一旦灌满,得救的希望就没有了。只有立即用器械打破玻璃,才能浮上水面,争取救援。如果来不及找器械,甚至可以用拳头。脚打破窗子争取上福这种举动,必须忍受眼前的皮肉痛苦,决不能因小失大,坐失生机。

清醒的分析,果断的行动,巨大的忍受力,会使你获得死里逃生的机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