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知识 > 正文

中医辨证小儿遗尿

中医辨证小儿遗尿 其他 中医常识 小儿遗尿 固本止遗
遗尿症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尿床”。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睡眠时小便自遗,醒后才发觉的一种病证。
一般的正常婴幼儿1岁半以后应该能够逐步自我控制小便,但3岁以内不能自己控制夜间排尿仍属正常的生理现象。若三岁以上的小儿夜间仍不能自主排尿,尤其是五岁以上的小儿那就是病态了,因为小儿三岁以后气血经脉逐渐充盛,而且脏腑的发育渐走向成熟,排尿的控制和表达能力已经具备。当然若学龄儿童因白天游玩过累,或精神疲劳,或睡前大量饮水等原因出现了偶然的遗尿,则不属病理的遗尿范畴。
部分遗尿证患儿从生后一直尿床,但也的儿童已持续一年以上夜间自主排尿,但由于精神因素或疲劳等原因再次出现尿床症状,甚至持续到性成熟时才消失,也有少数成年人还有尿床现象。若遗尿长期不愈,会使儿童在精神上、心理上产生自卑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小儿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受到影响。
根据国外调查,大概有lO-15%的儿童患遗尿证;我国同内资料表明在校小学生平均发病率在10.77%左右。因此,家长应该对小儿遗尿有清楚的认识,若自己的孩子患有遗尿症,应到医院进行检查,看是否有尿路感染、脊柱裂(隐性或伴有脊髓膨出),脊髓损伤、癫痫或大脑发育不全。需要对症治疗的要及早治疗。其中脊柱隐裂的发生率在遗尿患儿中的比率很高,资料表明中医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各种功能性遗尿患儿,中医将他们分为肾气不足型、脾肺气虚型、肝经湿热型、心肾不交型。
肾气不足的小儿遗尿,每晚可多次尿床,尿清长味不大,平时在天气寒冷时,小便次数多,面色苍白,缺少光泽,神疲乏力,四肢发凉、怕冷,或下肢无力,智力较同龄儿童稍差,舌质淡苔白滑等证。治疗要温补肾阳,中药可用:
益智仁l0g 补骨脂lOg茯 苓15g 山荣萸10g
菟丝子l0g 五味子6g 白 果l0g 桑螵蛸15g
肉 桂3g
食疗可用韭菜子9g,研末和面做饼,分2次食,每天1次,连服6~7天,以后视病情而定。或用羊肚1个,将羊肚洗净加水煮汤,调味后空腹食用,每天一次,连服7~8天。
若小儿除遗尿外,兼见一些肺脾气虚证,如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稍动就出汗,舌淡苔薄白等证,则应补益脾肺以固涩小便,方药可用:
党 参l0g 黄 芪l0g 白 术l0g 陈皮l0g
益智仁l0g 白 果l0g 柴 胡l0g 山 药l0g
乌 药l0g 鸡内金l0g 芡 实10g
水煎服。
还可利用食疗:如黄母鸡1只,粳米(大米)100g,黄花30g,熟地50g。将鸡去毛和内脏,黄芪、熟地用布包好,同放锅内煮烂熟,去药渣及鸡骨,人粳米煮粥。调味随意服食。或用荔枝干10个,每天1次,连服6~7天,或将荔枝肉50g,糯米50g,塞入猪膀胱内煮熟食,连服5~6天。
肝经湿热型的症状主要为:夜间遗尿,其尿量不多,但味腥臊,尿色较黄,兼见性情急躁易怒,面赤唇红,口渴好喝水,舌红苔黄等。治疗应该泻肝清热,中药可用:
龙胆草6g 黄 芩10g栀 子6g 泽 泻10g
木 通3g 车前子10g当 归10g生 地10g
柴 胡6g 白 果6g 甘 草3g等。
此方使用应特别注意不可用于脾胃虚弱、下元虚冷者。
食疗可选猪膀胱1个,益智仁9~15g(或薏米100g,或糯米100g,或莲子100g)。将猪膀胱切开洗净,装入上述任何一种药,放锅内炖熟后服食。每天1次,连服5~6天。简单的方法还可取益智仁9g,醋炒研细末,分3次开水冲服,连服6~7天。
心肾不交型表现为梦中遗尿,睡眠不安,烦躁叫扰,白天多动少静,或手足心发热,形体消瘦,舌尖红有刺苔薄,应清心滋肾,方药可用:
生地20g 竹 叶6g 木通3g 黄连1.5g
肉桂3g甘 草1g 黄精1g 玉竹10g
桑螵蛸10g益智仁10g
遗尿的小儿夜间一般多不能自醒,因此,中药方剂中一般可适当加清心醒神之品,如莲心、麻黄、菖蒲、远志等药。
除药物治疗外,还可用一些其他方法:如针灸疗法,体引取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印堂,每次2―3穴,可配足三里。手针取夜尿点(小指二横纹中点),留针15分钟。耳针取肾、膀胱、皮质下。或采用推拿疗法,揉丹田200次,摩腹20分钟。
家长们应该让孩子自幼养成良好的习惯,按时排尿,白天不要过度游玩,以免夜间疲劳贪睡,傍晚后少喝水,晚饭少吃流质及汤水。孩子临睡之前应提醒他们排空小便,并在孩子夜间经常尿床的时间,将孩子唤起排尿,取得效果后减少唤醒次数至不再叫醒而可以自觉排尿。遗尿的小儿多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尿床,自卑感较强,患儿家长应该对孩子耐心教育引导,不应该责怪打骂孩子,应该让孩子消除怕羞、紧张的情绪,树立治疗的信心,消除顾虑,注意身心健康。对于那些自尊心较强的患儿,家长应替孩子保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