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女医生,治愈1万多个不孕不育病人,却穷到只能吃青菜,为啥
- 民间偏方
- 2022-06-29
- 236
网上有一个提问:“女性生孩子,到底有多痛?”
底下的700多条评论说出了不同的答案:
那种疼痛永生难忘;
直接痛得腰椎抽搐像是骨头拆散合体;
疼得像断了十二根肋骨;
就像小腹曲线型爆炸。
在分娩期间,产妇要承受的疼痛级别高达10级,而且分娩过程还要持续数小时,有的人甚至好几天才生下孩子。
随着科技发展,现代女性分娩可以通过药物适当减轻痛苦,但在古代,医疗条件落后,女性生产就像是过鬼门关,而且婴儿成活率极低。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新中国刚成立初期,全国平均每有100位妇人生产,就有2位孕妇婴儿死亡。
相比之下,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社会,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更为恐怖。
虽然没有明确的数字作证,但在古代有一个说法,新生儿活过3天之后,还要再活过3个月,长大到七八岁,才算过了坎。
那么,面对这些残酷的现实,中医有何作为?我们的先辈又是如何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建立起医疗水平先进的妇产医院的呢?
随着社会发展,西医不断涌入中国,现在已经在国内有很高的名望,于是有很多人遗忘了中医学。
甚至有人说:“现代医学始于西方,中国缺乏贡献,如果谈起中国医学的起源发展,硬去扯华佗扁鹊之类的人,只会令人贻笑大方。”
其实,中国传统医学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厉害,只不过因为当代人缺乏了解,才会有这种误解。
在古代,我国的中医就有“儒医”之称。
儒的意思是指读书人,当时,人们把两种人称为“先生”,一种是教书先生,另一种是治病救人的大夫。
于是古代读书人无法考取功名的情况下,都会转型学医,中医界一直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
民间也有“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的说法,所以如果考不上功名,当医生也是读书人的出路之一。
有这样的背景条件,古代医学盛行,很多有条件读书的人,多少都懂点药理。
根据最早的资料记载,中国古代就有过“剖腹产手术”、“肠吻合手术”、甚至是“换心术”、“开颅术”等等。
战国时期,扁鹊当过“带下医”,这就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妇产专业医生。
到了汉代初期,宫廷内专门设有“女医”,是最早的妇产科机构,其中供职于皇宫的淳于衍尤其出众。
不难看出,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妇产科就有了雏形。
三国时期,神医华佗除了精通内外科之外,还尤其擅长妇科、儿科。
根据《华佗传》记载,他研究出来的双胞胎诊断术和死胎清除术,已经是世界领先水平。
而且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比外国发明乙醚用于麻醉,还要早1600多年。
和华佗几乎处于同一时期的神医张仲景,对妇产科病症也颇有研究。
他总结编撰的药方,后代逐渐成为中医妇产科治疗学的基本知识。
在《金匮要略》这本书中,详细记载了“妇人妊娠病”,“妇人产后病”“妇人杂病”等女性妇产方面的疾病,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详细论述妇产科疾病的专著。
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医妇产科的经验与知识更加精进,逐渐形成系统化。
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妇科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是医学界第一个倡导设立专业妇产科的医学家。
宋代时,妇产科正式成为独立的一科,明代也专门设有妇产科。
可以说,我国在妇产科方面的发展领先于世界,很多医学技术都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并不单纯是西方流传而来。
但由于封建王朝物质条件落后,医疗资源掌握在贵族手中,老百姓无法享受到任何福利。
随着时代动荡,洋派思想涌入国内,国家变革,西医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现代意义上的妇产产科,最早是通过西方传教士传入我国的。
1884年,在美国人玛格丽特·威廉逊女士的资助下,两位医学传教士在上海浦江的西门外,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妇女医院:上海西门妇孺医院。
这所妇产科医院,就是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前身,因为建好后屋顶是红色,当时的百姓把这所医院称为“红房子医院”。
后来,因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说法,清朝末年,李鸿章公费派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
随后战火纷飞,国内掀起一股留洋海外的热潮,但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学成以后回到国内,甘愿为祖国做贡献。
在这些优秀的留学生中,颜福庆是第一个获耶鲁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人。
颜福庆回国后,先后创办了4所医院。
分别是:
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
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的前身。
中山医院。
澄衷肺病疗养院,上海第一肺科医院的前身。
他创办了4所医院还不算完,还与中国红十字会合作,协助创办红十字协会的总医院,也就是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前身。
同时,还资助了不少医学教育和医疗机构,为中国医学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然而,这位曾经救治过杨开慧的医学泰斗,特殊时期饱受摧残,被自己一手创建的中山医院拒绝救治,最终惨死。
在颜福庆为国大展身手时,和他处于同一时期的杨崇瑞,于1929年在北平成了国立第一助产学校。
第二年,在杨崇瑞的努力下,国内正式提出了产褥感染的概念及诊断标准。
至此,由于前辈们不懈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中国创建了最初的产科学基础。
然而,虽然妇产科虽然已经逐渐完备,但当时的中国物质条件落后,产妇和婴儿死亡率还是很高。
因此,不得不提到“万婴之母”林巧稚。
她一生没有恋爱、结婚、生子,她活到82岁,亲手接生了50000多名婴儿。
大家熟悉的袁隆平院士,就是林巧稚接生的50000名婴儿之一。
林巧稚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在1929年获得博士学位,是中国妇产科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她在医学生涯中拯救过的产妇、婴儿不计其数。
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院士,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
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国才能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妇产科体系,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降低的背后,蕴含着国家经济和文明的进步。
可以说,无数女性踩在前辈们的肩膀上,实现了生育自由,无数家庭因先辈们的努力而更加完整、幸福。
在中国的妇产科发展史上,除了上面提到的“万婴之母”林巧稚等人以外,还有很多令人感动的妇产科专家,即使他们已离去,精神也能长留世间。
其中,不得不提一位中国女医生的故事。
她行医近70年,为10000个不孕不育的家庭带来孩子,她一生清贫,却临终之际仍然念念不忘病人的药方。
她就是人称“送子观音”的妇科圣手:裘笑梅。
(裘笑梅)
裘笑梅从小体弱多病,高中毕业后,就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继续上学,只能辍学在家修养身体。
因为常年受到病痛折磨,她深刻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就立志要当医生,为人间解脱疾病之苦。
父亲见她心意已决,就带她去智果寺求见名医清华师傅,跟随清华师傅学医。
民国年间,年仅23岁的裘笑梅,克服重重困难,考取了行医资格证,成为杭州首位有行医执照的女中医师。
新中国成立后,裘笑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入杭州市中医门诊部工作,随后关掉了盈利颇丰的私人诊所,心甘情愿拿着死工资,生活清贫。
同时,裘笑梅还报考了杭州市西医进修班,学习生理、病理、解剖、生化等西医课程,并以优异成绩结业。
曾有一对夫妻结婚十年无子,经过裘笑梅精心调治,这对夫妻终于如愿以偿,生下了一个女儿。
根据统计,裘笑梅这辈子治愈了10000多个不孕不育的患者,让这些家庭得以享受天伦之乐,因此被称为“送子观音”。
另外,裘笑梅还特别擅长妇科杂病,创制了一系列妇科新药,为无数妇女解决病痛,故又有妇科圣手的美誉。
她研制的“调经定痛散”,治疗痛经有奇效,另外还有治疗阴道炎的“蛇床子洗剂”,以及“妇乐冲剂”,“妇宁胶囊”等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
裘笑梅一生清贫,几十年来日常只吃青菜豆腐,却省下了20万元,创办了“裘笑梅中医妇科发展基金”。
其实,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前辈们殚精竭虑的付出。
站在前辈的肩膀上,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妇产科事业事业发展。
前段时间,就有一位叫做段仙芝的女医生冲上热搜。
段仙芝从医40多年,一直努力为女性健康奔走,在她的努力下,鄂尔多斯市成了国内第一个免费给13-18岁女生打HPV疫苗的城市。
在现代医学的护佑下,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大大下降,同时还实现了婚前检查,孕期产检等一系列规范的医学流程。
这不但是妇产科的进步,更是现代医学的进步,同时国家经济条件、科技条件的飞跃。
有了前辈们的努力,我们才能从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社会,一步步蜕变为文明之都。
古人云“见贤思齐”,熟悉妇产科发展史,铭记先贤们做出的努力,后辈们奋力跟上,中华民族未来可期。
上一篇:这个产品要火,改变让人惊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