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的作用与功效
- 中药药方
- 2023-03-23
- 1067
麻
(《本经》)
【异名】麻勃(《本经》),麻蓝、青羊、青葛(《吴普本草》)。
【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幼嫩果穗。植物形态详"火麻仁"条。
【性味】辛,平,有毒。
①《本经》:"味辛,平。"
②《医林纂要》:"甘微辛,平。"
③《广西中药志》:"味辛,性温,有毒。"
【功用主治】祛风,止痛,镇痉。治痛风,痹证,癫狂,失眠,咳喘。
①《本经》:"主五劳七伤,利五脏,下血寒气。"
②《别录》:"破积,止痹,散脓。"
③《本经逢原》:"治身中伏风;同优钵罗花为麻药,砭痈肿不知痛。"
④《医林纂要》:"和胃,润命门,祛风,利大肠,破瘀,通乳,下胎。"
⑤《药物图考》:"主贫血干嗽,安抚神经,止抽搐,痛风,痹症,安眠,调经破瘀,子宫不复原,卵腺痛,癫狂,花痴,肤痒。"
⑥李承祜《生药学》:"治躁狂,癔病,痉挛性咳嗽,喘息,神经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分。外用:捣敷。
【宜忌】体虚及孕妇忌服。
①《本经》:"多食令人狂走。"
②《本草经集注》:"畏牡蛎、白薇。恶茯苓。"
【名家论述】《药物图考》:"麻有毒,臭气甚浓,入口嚼尝,先时无味,后则微辛而麻。《本经》主五劳七伤,利五脏,下血,其活血之功用可知矣。于贫血症当酌加黄芪(肺结核症禁黄芪)、当归、铁剂等药;若兼干嗽宜去黄芪,加润肺之药;若偏枯痛风痹症,须与乌头、马钱子等药并施;如头痛宜佐芎、蔓荆子、羌活之类;若疗癫狂、花痴,须加莨菪等药;调经宜与当归、木香、羌活并用;肤痒宜佐蛇床子、石膏、大黄、虾蟆草、芥穗等药。""此药常服致瘾。"
(《本经》)
【异名】麻勃(《本经》),麻蓝、青羊、青葛(《吴普本草》)。
【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幼嫩果穗。植物形态详"火麻仁"条。
【性味】辛,平,有毒。
①《本经》:"味辛,平。"
②《医林纂要》:"甘微辛,平。"
③《广西中药志》:"味辛,性温,有毒。"
【功用主治】祛风,止痛,镇痉。治痛风,痹证,癫狂,失眠,咳喘。
①《本经》:"主五劳七伤,利五脏,下血寒气。"
②《别录》:"破积,止痹,散脓。"
③《本经逢原》:"治身中伏风;同优钵罗花为麻药,砭痈肿不知痛。"
④《医林纂要》:"和胃,润命门,祛风,利大肠,破瘀,通乳,下胎。"
⑤《药物图考》:"主贫血干嗽,安抚神经,止抽搐,痛风,痹症,安眠,调经破瘀,子宫不复原,卵腺痛,癫狂,花痴,肤痒。"
⑥李承祜《生药学》:"治躁狂,癔病,痉挛性咳嗽,喘息,神经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分。外用:捣敷。
【宜忌】体虚及孕妇忌服。
①《本经》:"多食令人狂走。"
②《本草经集注》:"畏牡蛎、白薇。恶茯苓。"
【名家论述】《药物图考》:"麻有毒,臭气甚浓,入口嚼尝,先时无味,后则微辛而麻。《本经》主五劳七伤,利五脏,下血,其活血之功用可知矣。于贫血症当酌加黄芪(肺结核症禁黄芪)、当归、铁剂等药;若兼干嗽宜去黄芪,加润肺之药;若偏枯痛风痹症,须与乌头、马钱子等药并施;如头痛宜佐芎、蔓荆子、羌活之类;若疗癫狂、花痴,须加莨菪等药;调经宜与当归、木香、羌活并用;肤痒宜佐蛇床子、石膏、大黄、虾蟆草、芥穗等药。""此药常服致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