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成人婴儿化”,是减压还是退化

在大街上,我们常可以看见老大不小的女性穿着印有“love you”、“baby”等字眼的娃娃装,随身带的小包上挂着丁当作响的加菲猫,活脱脱一副甜蜜可爱的幼儿园大班小朋友的装扮,可这与那些整天把奶瓶挂在脖子上的女大学生们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如此种种,心理学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人到中年扮起俏

邻居阿慧在感情上屡战屡败,以致到了36岁时还未结婚。前一段时间,阿慧不知什么原因又与交往了半年的男友分了手,她那凄厉的哭声惊动了四邻,在我们的安慰下她才平静下来。

可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自从那次失恋后,阿慧的衣着一下子变得新潮前卫起来,像一个活泼时髦的少女,让看惯了穿着本分的阿慧的我们竟然接受不了:低胸露脐的休闲T恤,肥大褶皱的韩国面袋裤,颜色艳丽的松糕鞋。这还不算,她又在自己颅骨两侧的制高点束起两个横向的发辫。阿慧外表的巨变引得我们还以为她因失恋患上了心理疾病呢,可她的言行并没显示出任何有精神障碍的迹象。左邻右舍受不了,对她的衣着大加指责,称她人到中年还扮小姑娘,就连平时称阿慧为阿姨的小学生们也不知道喊她姐姐好还是阿姨好。

点评:随着社会人文环境越来越个性化,服装时尚也越来越趋向于个性表现的需求。无论在色彩还是款式上,年龄和性别都不再是个人在选择着装时最主要的依据,这一点是目前人群中表现最突出的社会现象之一。采取大胆新潮衣着的中年女性,一般有四种情况:其一,尚且独身。因为到这个年龄的女性还独身,自有其与众不同的个性,早已不在乎别人对其着装的看法了。其二,婚后一直没有孩子,无论是自己还是爱人都在娇惯自己,自觉还没有长大,有此心态,也就不在乎什么年纪穿什么衣服了。其三,心态不老,性格活泼,即便有了孩子也不把自己当妈,高兴起来穿得像小姑娘一样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四,有些女性在遇到了如失恋、离婚等事件后心情恶劣,就通过临时改变一下自己的外表和着装来缓和心情,作自我调节,如本例中的阿慧。

挂着奶瓶的女大学生

我家距一高校不远。那天,我去学校做一个采访,在学校的树林里,我发现一个女生梳着只有在小女孩头上才能看到的羊角辫,更令我惊奇的是她脖子上竟然挂着一只奶瓶。凭记者的职业好奇感,我对这种现象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与这个女孩交谈起来。

她说:“其实在胸前挂奶瓶在大学里实在是太正常了,以前喝水总是用各式各样的杯子,模样都差不多,没个性,且很容易打破。后来改用了奶瓶,发现好处多得很。”女孩给我列举了奶瓶的几个优点:“一不怕漏,不管站着喝躺着喝都不会倒翻;其次,奶瓶是特殊材料做的,不怕冷裂,不易毁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奶瓶可以标新立异,夺取回头率。”

经她一提醒,我观察到她的奶瓶是果冻式的,半透明身,浅紫的底色里夹杂着卡通造型,一条五颜六色的带子把奶瓶挂在脖子上,真是绝对地出彩!怪不得第一次见到此的我差点跌破眼镜。

点评:女大学生流行用奶瓶,主要有三个因素:一,奶瓶的实用性。二,在用奶瓶的过程中,可以重新体味自己小时候被父母宠爱的情景,在心灵深处感受婴儿的无忧无虑。三,年轻人都喜欢标新立异,弃用传统的茶杯改用奶瓶不失为一种创意。当然,不排除有些大学生有从众的心理行为,目睹许多人都用奶瓶,也随波逐流一哄而起,这也是大学校园女生流行用奶瓶的普遍原因。

喜看卡通片的白领一族

玉林在上海的一家外资公司上班,工作挺忙,往常下班后都要留在办公室加班一段时间才回家。可最近只要一下班,她就迫不及待抓起包就走。她最担心的就是错过影视频道播出的日本卡通片《樱桃小丸子》,而迷恋卡通片在她的同事中非常普遍。

玉林家里的书橱堆满了《加菲猫》、《小王子》、《酷溜族》、《猫和老鼠》等漫画书和光碟。长期受漫画书和卡通片的影响,玉林有时也会在丈夫阻止其长时间看电视时说:“我在核对报纸上的电视节目表有没有印错。”也会不时地拿着冰激凌向正在上网的丈夫捣蛋:“好吃的冰激凌哦,想不想吃?你想吃我也不给你吃1

据我了解,像玉林一样的成年卡通迷很多,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卡通片、漫画书这样的低幼龄读物,为何吸引众多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女性的热爱?

点评:白领女性被工作压力缠扰着,而读漫画、看卡通,无疑能使她们情绪放松,身心得到调节,而且,卡通形象往往塑造得较具人情味和理想化,成人看卡通,可以从中获得某种精神寄托。如收视率很高的《樱桃小丸子》,那个有点懒、有点馋、有点虚荣心的小丸子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呢?也许,那种娇宠自己的心态让他们不知不觉产生了共鸣吧。

办公室成了玩具陈列室

我的老板是香港人,平时洁身自好,不喜欢光顾酒吧、舞厅等娱乐场所,他只有一个嗜好,就是玩玩具。

每当下班后,老板都要邀上几个员工到他办公室的里间潇洒玩一回。如果你是第一次去那里,肯定会以为到了供孩童娱乐的专业场所,其实这是老板平时最喜欢的休闲处。

看,这个名叫“迷你高尔夫”的摆设绝对精致,一小块半圆的木板当中放着一只高尔夫球,旁边还架着一把微型木质长杆,显得特别又高贵,老板总是在下班后趁心劳神疲之际,挥几杆过把瘾。

老板的玩具还有很多,如瑞板球、魔方、跳舞毯、电子鸡、玩具狗等,而我最钟情的还是那套原木制品的三维拼图。当我用拼板和积木拼出一片纯真浪漫的童话世界时,我的心就会平静下来,去感受只有童年时才有的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心境。

在老板的感染下,办公室里的许多同事都爱上了玩具,我也在自己堆满文件资料的办公桌上,不时让米老鼠推着辆小车喀哒喀哒地转几周,或者摆弄一下玩具狗让它叫上几声,这时我紧绷的神经就会松弛下来,枯燥沉闷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活泼,工作效率也就上去了。

点评:成人玩具大多造型朴实,注重操作过程的挑战性与智能性,目前在市面上出售的成人玩具已可细分为:休闲型、礼品型、对抗型、益智练脑型。成人玩具没有儿童玩具那般色泽鲜亮,造型夸张,而是对玩者的智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空间想像力等诸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社会心理学家分析,现代社会成人工作、生活的压力比较大,需要借助某种形式松弛紧张的神经,而玩玩具则不失为一种宣泄情绪、达到减压目的的好方式。

综合点评:有人把上述几种有趣的现象称为“成人婴儿化”。

按照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的人格论,人格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隐藏在潜意识里追求快乐、不受约束的本我从出生时就存在,婴幼儿期本我对个体行为起主要支配作用;随着个体的成长,在环境中逐渐发展而产生讲究现实的自我,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在条条框框较多的成人世界里,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紧张繁重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和强大的工作压力,使积压在成人身上的负荷越来越重,为了摆脱这种沉重感,释放心理压力,在潜意识中,本我对成人个体行为的支配便以“婴儿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玩具、奶瓶、卡通片等本属于孩童们的东西就成了他们回味与重温久违的美好童年的媒介。归根结底,“成人婴儿化”是一种心理需求年轻化的表现,社会的发展和开放是这种现象出现的土壤,社会舆论环境的宽松也促成了这种现象的增长。从一定意义来讲,这种“成人婴儿化”现象的出现,是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的产物,这种现象确实在一定意义上缓解了人们的心理压力,丰富了生活。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旦当“成人婴儿化”发展成为一种病态时,就会出现不敢正视成长这个问题,从而期望停止成长和逃避成长。存在病态的“成人婴儿化”现象的人一般心理承受能力都较差,发生时间多在刚跨出校园这段时期,这些人与孩子有“共同语言和兴趣”,如看卡通片、玩玩具、做游戏。并且在这些方面缺乏自制力,从而变得玩物丧志;他们的思维逻辑和处世方式停留在学生时代,完全不按成人世界的牌理出牌,因此对声气相投的人分外敏感,易扎堆,按照自己的游戏规则交朋友,后果是大大延长了“长不大”时期。病态的“成人婴儿化”还表现为难于坚持,情绪化,不稳定,容易被哄逗,疏于计算,一张脸挂尽阴晴圆缺、喜怒哀乐,有依赖性,不喜负责,在需要承担责任时便逃之夭夭。

同时,成人玩具、奶瓶、卡通片等的流行也反映了许多人的从众心理。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个体的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从众行为中消极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即使从众行为出现积极效应,但一旦失却这种从众氛围,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的努力方向。走向社会后的迷惘、失落,实际上是从众现象最直接的后遗症。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辨证地接受“成人婴儿化”现象,在用玩具、奶瓶、卡通片、成年人扮小姑娘等方式帮自己忘掉烦恼,回味过去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成人化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面临的人生历程,不能逃避,只能面对,成长中的烦恼谁都不可能避免。(点评:玉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