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中药巴豆的功效 暖胃丸简介
- 知道问答
- 2023-08-22
- 107
别名: 刚子、大树跌打、双眼龙、猛子仁、泻果、川巴、江子仁、大叶双眼龙、巴果、江子、猛子树、八百力、芒子。性味功效: 种子:味辛,性热,有大毒,泻下祛积,逐水消肿。根、叶:味辛,性温,有毒,温中散寒。
文章目录:
一、抗癌中药巴豆的功效
一提起巴豆,很多人就会想起泻药,巴豆具有很好的通利大便的功效,但是大家知道巴豆的抗癌作用吗?接下来请跟着我了解吧。
巴豆的属性介绍
巴豆(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种子。)
别 名: 刚子、大树跌打、双眼龙、猛子仁、泻果、川巴、江子仁、大叶双眼龙、巴果、江子、猛子树、八百力、芒子。
性味功效: 种子:味辛,性热,有大毒,泻下祛积,逐水消肿。根、叶:味辛卜圆,性温,有毒,温中散寒,祛风活络。
巴豆的临床应用
可用于多种癌肿,如霍型返塌奇金病、、子宫癌、皮肤癌、、胃癌等,以霍奇金病及胃癌缓解率高。
用经过去毒处理的巴豆制剂治疗晚期肿瘤,多有明显的止痛、改善睡眠、增加食欲等功效。
此外,还用于、跌打肿痛、毒蛇咬伤、水肿。外用治冻疮,可杀除孑孓、癣、疣、痣等。
用法用量: 内服,去种皮榨去油(巴豆霜)0.15~0.3g,可配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巴豆的治病功效
1、治风虫牙痛
取巴豆一粒,研成末后,用棉裹上咬在牙痛处;或者用针刺巴豆,然后放在灯上烧,烧到冒烟后熏痛处。
2、治一切恶疮
取巴豆三十粒,用麻油煎黑,去豆,以油调、轻粉末,频频涂患处。
3、治疗大小便秘,阴毒伤寒心结,按之极痛,但出气稍暖者
取巴豆十粒,研成细末,捻成饼状,安脐内,以小艾柱灸五壮,气达则痛。
4、治小儿痰喘
取巴豆一粒,研烂后,用棉裹起来,塞鼻,痰即自下。
5、治夏月水泻不止
世察取巴豆一粒,去壳,用针刺巴豆,放灯上烘烤,研细,化蜡和作一丸,用水送服,饭前服用。
猜你喜欢:
1. 防癌抗癌药醋方
2. 引发的6大元凶
二、暖胃丸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医学探骊集》卷五
- 2.1 方名
- 2.2 组成
- 2.3 主治
- 2.4 暖胃丸的用法用量
- 2.5 制备方法
- 2.6 附注
- 3 《医方大成》卷三引《澹寮》
- 3.1 方名
- 3.2 组成
- 3.3 功效
- 3.4 主治
- 3.5 暖胃丸的用法用量
- 3.6 制备方法
- 附:
- 1 古籍中的暖胃丸
- * 暖胃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nuǎn wèi wán
2 《医学探骊集》卷五
2.1 方名
暖胃丸
2.2 组成
江子10粒(去皮,肥润者),黄腊2钱(欲多配此2味倍之)。
2.3 主治
郁闷之气,客于中宫,脾胃皆为其所困,久之日不嗜食者。
2.4 暖胃丸的用法用量
每早、晚各服12丸,温水送下。
2.5 制备方法
以香油半两入铁勺内,再将江子仁入内,微火上炸之,俟江子仁外边淡黑色,破开其中紫色,即将油倾去,将江子仁研成细泥;入黄腊于勺内,用微火烤之,俟黄腊熔化,将江子仁泥与黄腊融和一处研之,俟凝取出为丸,如梧桐子大。
2.6 附注
原书治上症,用针法行针后,乃以此丸助针暖胃。
3 《医方大成》卷三引《澹寮》
3.1 方名
暖胃丸
3.2 组成
硫黄(研)1两,白矾(制炒)1两,丁香1两,茴香(炒)1两,木香1两,半夏2两(姜汁炒)。
3.3 功效
暖胃,去虚痰,利冷饮。
3.4 主治
痰饮。
3.5 暖胃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米饮送下。
3.6 制备方法
上为末,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古籍中的暖胃丸
-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四痰饮门]一切痰饮(附论) (去皮)干姜(炮各六两)赤茯苓(去皮七两)枳实暖胃丸(出仁存方)治去虚痰。利冷冻饮料。硫黄(研)白...
- 《世医得效方》:[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痰饮 克制肾水,多吐痰唾,而不咳者。(方见虚损类。)暖胃丸去虚痰,利冷冻饮料。硫黄(研)白矾(各一两。同...
- 《验方新编》:[卷三痰疾]痰饮吐水 ,令人肥健。有人痰饮,百药不效,服此而愈。又方∶暖胃膏、熨胃丸二方(见前脾胃门)极效。《验方新编》清...
- 《祖剂》:[卷之四平胃散]参苓平胃散 即平胃散加人参茯苓一法用枣肉为丸小豆大姜汤下五十丸常服调气暖胃《祖剂》明施沛公元13681644年...
- 《奇效良方》:[卷之二十六心痛门(附论)]心痛通治方
三、稀涎散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儒门事亲》卷十二:稀涎散
- 2.1 处方
- 2.2 制法
- 2.3 功能主治
- 2.4 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 2.5 摘录
- 3 《证治准绳·类方》卷一:稀涎散
- 3.1 处方
- 3.2 制法
- 3.3 功能主治
- 3.4 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 3.5 摘录
- 4 《痘疹仁端录》卷九
- 4.1 方名
- 4.2 组成
- 4.3 主治
- 4.4 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 4.5 附注
- 5 《治痘全书》卷十四
- 5.1 方名
- 5.2 组成
- 5.3 主治
- 5.4 附注
- 6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济生续方》
- 6.1 方名
- 6.2 组成
- 6.3 主治
- 6.4 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 6.5 各家论述
- 6.6 附注
- 7 《医统》卷四十三
- 7.1 方名
- 7.2 组成
- 7.3 功效
- 7.4 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 7.5 制备方法
- 8 《保婴易知录》卷下
- 8.1 方名
- 8.2 组成
- 8.3 功效
- 8.4 主治
- 8.5 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 8.6 制备方法
- 9 《活人方》卷一
- 9.1 方名
- 9.2 组成
- 9.3 功效
- 9.4 主治
- 9.5 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 9.6 制备方法
- 10 《医学入门》卷八
- 10.1 方名
- 10.2 组成
- 10.3 主治
- 10.4 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 10.5 制备方法
- 11 《准绳·类方》卷一
- 11.1 方名
- 11.2 组成
- 11.3 主治
- 11.4 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 11.5 制备方法
- 11.6 稀涎散的临床应用
- 11.7 各家论述
- 附:
- 1 古籍中的稀涎散
1 拼音
xī xián sǎn
2 《儒门事亲》卷十二:稀涎散
2.1 处方
猪牙皂角(不蛀者,去皮、弦)30克(炙用)绿矾 藜芦各15克
2.2 制法
上为细末。
2.3 功能主治
涌吐顽痰。治膈实中满,痰厥失音,牙关紧闭,如丧神守者。
2.4 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5克,或3~6克,用浆水调下。牙关不开者,斡开牙关灌之。
2.5 摘录
《儒门事亲》卷十二
3 《证治准绳·类方》卷一:稀涎散
3.1 处方
江子仁6粒(每粒分作二半)牙皂9克(切片)明矾30克
3.2 制法
上药先将矾化开,再入另二味,搅匀待矾枯为末。
3.3 功能主治
治中风不语,牙关紧闭,单蛾双蛾。
3.4 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0.9克吹入。痰涎壅盛者,用1.5克,灯心汤送下。
3.5 摘录
《证治准绳·类方》卷一
4 《痘疹仁端录》卷九
4.1 方名
稀涎散
4.2 组成
款冬花5钱,杏仁5钱,瓜蒌5钱,麦冬5钱。
4.3 主治
痘至89日,毒存阳明,口内锁紧,疼痛难咽。
4.4 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用梨汁煎膏,加乳蜜紧煎数沸。先用薄荷汤漱口,后服此药,时服几匙。
4.5 附注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稀涎膏”。
5 《治痘全书》卷十四
5.1 方名
稀涎散
5.2 组成
山豆根、薄荷、熊胆、茶芽。
5.3 主治
口疮。痘至七八朝,咽喉紧锁疼痛;痘疮靥不收。
5.4 附注
《痘疹仁端录》本方用法:先将薄荷洗口,为末吹。
6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济生续方》
6.1 方名
稀涎散
6.2 组成
半夏14枚(大者,生,切片),猪牙皂角1条(炙)。
6.3 主治
中风痰涎壅闭,或寒热结胸,或中湿肿满。
6.4 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上作1服,水2盏,煎1盏,去滓,加姜汁少许,温服。不能咽,徐徐灌之。
6.5 各家论述
《医门法律》:此以半夏治痰涎,牙皂治风,比而成方。盖因其无形之风挟有形之痰,胶结不解,用此二物,俾涎散而风出也。
6.6 附注
本方按剂型当作“稀涎汤”。
7 《医统》卷四十三
7.1 方名
稀涎散
7.2 组成
牙皂(炙,去皮弦)1钱,藜芦5分。
7.3 功效
吐顽痰。
7.4 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5分或12钱,浆水调下,牙关不开者灌之。
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8 《保婴易知录》卷下
8.1 方名
稀涎散
8.2 组成
蝎尾半钱,铜青半钱,朱砂1钱,腻粉1字,麝香少许。
8.3 功效
吐风痰。
8.4 主治
脐风已成。
8.5 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字,茶清调下。
8.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9 《活人方》卷一
9.1 方名
稀涎散
9.2 组成
明矾1钱,枯矾1钱,牙皂(炙黄,去皮)2钱。
9.3 功效
探吐风痰,疏通喉膈。
9.4 主治
中风初起,痰涎潮涌,牙关紧闭,汤药难进者。
9.5 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2钱,白滚汤调下。探吐浮痰则已,不宜多吐。
9.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0 《医学入门》卷八
10.1 方名
稀涎散
10.2 组成
皂角、半夏、明矾各等分。
10.3 主治
中风,肢散涎潮,膈塞气闭不通。
10.4 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白汤调服,即吐。
1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1 《准绳·类方》卷一
11.1 方名
稀涎散
11.2 组成
江子仁6粒(每粒分作两半),牙皂3钱(切片),明矾1两。
11.3 主治
中风不语,牙关紧急,单蛾双蛾。
11.4 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3分,吹入。诸病皆愈。痰涎壅盛者以5分,灯心汤下,喉中之痰逆上者即吐,膈间者即下。凡中风口噤不能开,用白盐梅揩齿即能开。
11.5 制备方法
先将矾化开,却入2味搅匀,待矾枯为末。
11.6 稀涎散的临床应用
痰滞胸膈:定西侯蒋公患上气喘急,其脉寸口洪滑,此痰滞胸膈也。合先服稀涎散二钱,更以热火频频饮之(用代探吐法殊妙),则溢而吐其痰如胶,内有一长条,裹韭叶一根,遂愈。
11.7 各家论述
《丸散膏丹集成》:方用矾石之咸涩以消痰涎,牙皂之辛苦以搜风秘,俾涎散而风解。惟浊气风涌而上,清阳失位暴仆,以此先治其标,至咽喉疏通,能进汤药即止。若攻尽其痰,则液无以养筋,令人挛急筋骨,此为大戒。
古籍中的稀涎散
- 《明医指掌》:[卷二]真中风一 大便秘,三化汤。失音舌强,大秦艽汤。痰涎盛者,稀涎散、竹沥汤、荆沥汤。加减续命汤麻黄(去节)人参(...
- 《严氏济生方》:[诸风门]中风论治 所不治。当此之时,先宜用搐鼻法,俟其喷嚏,即以稀涎散灌之,若气苏神省,却按前方施以治法。前贤方论,...
- 《证治汇补》:[卷之一提纲门]中风 。以白盐梅蘸僵蚕擦之。如风痰顽结。诸药不入者。稀涎散吐之。如风邪闭固。服药不入者。防汤熏之。脉虚自...
- 《续名医类案》:[卷二]中风 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当先用子和法涌吐之。乃以稀涎散、齑汁调灌之,涌出痰涎碗许。少顷,又以三化汤灌...
- 《杂病广要》:[身体类]厥
希望文字工具网搜集的关于江子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三叉神经痛得不行?不用吃药,这5个药膳简单做点,有效!
下一篇:鼻咽癌中药方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