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偏方 > 正文

凤鸣|南阳,“药”有底气

东汉末年,时疫肆虐。

一场杀伤力极强的传染病迅速蔓延村子各个角落,百姓束手无策。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国家人数锐减,千万人丧命。

一位来自南阳的医者将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生逢乱世,他选择弃官从医,发誓要攻克伤寒症,解决病乱。经过数十载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发明的医药方子最终结束了持续长达五十年的瘟疫。

他叫张仲景,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己任,后世称其为医圣。如今,1800多年过去,先人虽已远去,但他的精神依然浸润着故乡南阳的每一寸土地。

文化赓续,“仲景精神”浸润中医药名都

南阳,是张仲景的故乡和长眠之地,更是中医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仲景文化,便也由此成为了南阳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医药文化。

作为医圣故里,仲景文化的发源地,中医祖庭医圣祠奠定了南阳中医药在全国的地位,成为仲景文化展示交流的窗口,每年有上万名中医药界人士来此拜谒医圣、寻根问祖、游览祈福。

走进医圣祠内,《伤寒杂病论》的药方展板映入眼帘。“大疫出良方”,今天的世界,前所未有地需要中医药。在《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基础上化合而成的清肺排毒汤,成为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全国乃至全球抗疫中成效显著,推动中医药成功出海,也让“仲景文化”大放异彩。

为进一步弘扬仲景文化、传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精神,南阳市倾力打造医圣祠文化园。文化园以医圣祠为核心,聚焦“仲景、中医、文化”主题,打造传承仲景精神、弘扬中医文化、引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

近年来,南阳在推动仲景文化品牌提升上持续发力。南阳将农历正月十八张仲景诞辰日所在周设立为“仲景文化宣传周”,广泛宣传仲景文化,开展中医药科普教育,营造浓厚学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社会氛围。

从十五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九届仲景论坛,再到三期仲景书院培训班,南阳持续加强仲景文化的品牌提升,继续办好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仲景论坛、仲景书院,面向世界建成中医药文化地标,守好仲景文化的根和魂,不断提升仲景中医药文化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

药材驰名,“世界艾乡”“八大宛药”并蒂

东经110度,北纬32度。从地图上看,南阳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

地形的立体性和气候的过渡性,使得南阳成为了南北动植物兼有的天然药库。

南阳中药材自古品质优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用药主要选自南阳道地中药材。

据统计,南阳有中药材2436种,第四次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调查到野生重点品种934个、中药材种植品种79个、种植面积185万亩。山茱萸、辛夷、桐桔梗、裕丹参、唐栀子、宛艾、金银花、夏枯草被确定为新的“八大宛药”。

高品质的药材质量已经成为中医药行业迈入黄金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南阳市充分发挥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深入开发“八大宛药”,提升“宛药”品质,建设一批规范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定制药园”,建立现代中药公共研发平台和现代中药科技产业园,打造河南省现代中药优势产业走廊,完善中药全产业链,形成全省中药产业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南阳中药材的亮点之一,南阳的艾草产业正逐步成长为誉满天下的著名品牌,成为了年产值突破百亿元的产业。去年8月,南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南阳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2021-2025)》(以下简称“计划”),这标志着南阳市在推进艾产业发展上又迈出坚实步伐。

名中医写给女人的健康书_东莞名中医 刘石坚_中医名方

计划指出,到2025年,全市艾草种植面积增至35万亩,年产值2000万以上企业由100家增至200家,亿元以上企业由3家增至15家,建成3-5个艾草产业强镇,5个艾草专业园区和5个艾草专业市场,全市艾产业年产值由110亿元增至300亿元。

开局落子,一年以来,南阳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艾草全产业链格局形成跨越纵深发展:

目前,南阳艾草种植面积近30万亩,野生艾草年利用12万吨,全市已注册艾草种植加工企业1551家,批发零售3132家,年产值上亿元企业3家,带动30余万农民从艾草种植、采收、加工、销售中收益。艾草加工企业已开发出药用、灸用、食用、日用工业品等6大系列、160多个品种艾制品。道地药材“南阳艾”在南阳进行规范化种植推广,南阳定期组织种植技术培训,开展艾草品质种质资源研究,为大力发展艾草产业增添了信心。

建立健全艾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如今,南阳正朝着“世界艾乡”目标前进,在推进全国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阔步前行。

问计长远,开启中医药强市建设新征程

从2016年开始,中医药产业就迎来一系列重大利好,成为强劲的新经济增长点。让业内倍受鼓舞的是,2021年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22年3月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发布;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

系列政策的落地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指明方向,为行业发展增添助力。国家领导人多次定调,为中医药发展“把脉”,表明了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坚定决心。

名中医写给女人的健康书_中医名方_东莞名中医 刘石坚

近年来,南阳市确立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的战略目标,开启中医药强市建设新征程。

南阳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列入政府组成部门的中医药发展局,设立中医药发展工作委员会,形成由市到乡完整的中医药行政管理体系。

为了促进中医药发展,南阳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南阳市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扶持措施》和《南阳市建设张仲景健康城专项实施意见》《南阳市现代中药产业发展暂行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成立河南南阳张仲景基金会,设立10亿元规模的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基金,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支持保障。

同时,南阳还以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强力推进“医、保、教、产、研、文、贸、养”八位一体协调创新发展,努力在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上扛大旗、走前列。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先行军”,南阳深谙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打造人才高地,从培养继承者入手,从根源上解决中医药人才短缺的问题。此前,南阳市已经把恢复张仲景国医大学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今年5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支持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实施“仲景人才工程”,办好仲景书院和仲景学堂等。

南阳市委书记朱是西在第十五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暨第九届仲景论坛开幕式上说,南阳将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博物馆的指导下,高标准建设张仲景博物院,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建设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拟将南阳市中医院作为张仲景国医大学的直属临床教学医院,同时推动南阳医专一附院、医专二附院等作为张仲景国医大学附属医院。

东莞名中医 刘石坚_名中医写给女人的健康书_中医名方

中医药事业越是迈向高质量发展,就越要推动中医药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融合发展。近日,南阳发布《南阳市“十四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将依托南阳中药产业基础、地域优势、承载条件,按照“科技兴业、提产保质、链条延伸、特色突出、循环发展”的思路,以规范发展中药农业、壮大升级中药工业、推动拓展中药商业为着力点,逐步实现中药产业“三产联动融合发展”的闭环体系,初步形成“布局科学化、种植规范化、生产现代化、产品高端化、企业品牌化”的现代中药产业集群。至2025年,全市中医药产业产值超600亿元。

推进医圣祠文化园建设、打造中药产业高地、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叫响“八大宛药”“南阳艾”等品牌、推动仲景文化走出国门......中医药振兴之路,就藏在这些务实的举措和前瞻的规划当中,属于南阳的下一个“仲景传奇”,刚刚写了开头。(陈欣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