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道问答 > 正文

特殊教育:什么是智障儿童? 智障儿童应该如何教育?

智障儿童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

文章目录:

  1. 特殊教育:什么是智障儿童?
  2. 智障儿童应该如何教育?
  3. 智障儿童的发展特点包括哪些内容
  4. 智障儿童的合理称呼
  5. 对智障儿童教育对策

一、特殊教育:什么是智障儿童?

智障是指智慧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在成长期间(即十八岁前)在适应行为方面有缺陷。智障儿童则是指具有这种缺陷的儿童。

根据世界精神科分类手册第四册(DSM-IV),智障人士是在十八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文化同年龄的人发展得迟缓而适应有困难的-沟通、自我照顾、家居生活、社交、使用社区资源、认路、学术、工作、余暇、健康及安全。

智障是永久的缺陷,既竖誉郑不是疾病,也不是精神病,不是药物可以治愈的。但智障人士可以经过训练而发展其有限的虚歼潜能,增加其独立及正常生活的能力。一余颂般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因智力发展受到障碍,智力水平较一般人稍低。需要适当教育及训练,使其能独立工作和照顾自己。

2、吸收知识和技能方面较为缓慢。

3、十八岁以下发生,若依据智商程度,智障人士可为:

(a)轻度智障:智商介乎50-69;

(b)中度智障:智商介乎25-49;

(c)严重智障:智商在25以下。

智障儿童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由于遗传变异、感染、中毒、头部受伤、颅脑畸形或内分泌异常等有害因素造成胎儿或婴幼儿的大脑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不完全,使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的阶段中,称为智力迟滞。 由于大脑受到物理、化学或病毒、病菌等因素的损伤使原来正常的智力受到损害,造成缺陷,则称痴呆。

二、智障儿童应该如何教育?

对于教育智障儿童,应该根据他们的能力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培养。以下是一些建议:

  •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智障儿童通常存在语言和社交技能方面的困难,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智障儿童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来独立生活和学习。教师和家长应该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例如提供个人卫生用品、监督他们的饮食和穿衣等。

  • 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智障儿童通常存在自尊心和自信心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他们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和重要的。

  • 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由于智障儿童的特殊需求,教师和家长应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以便根据他们的能力和需求进行教育和培养。

  • 鼓励积极参与活动。智障儿童可能存在学习困难,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例如艺术、音乐、体育等,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 总之,教育智障儿童需要耐心和细心,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他们的能力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培养,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融入社会。

邻居家有个哥哥。

他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和她爸闹矛盾,一气之下喝了药,生出来了个智力有缺陷的儿子。

他二十多岁了智商还是只有四五岁。

初中的孩子没心没肺,经常拿他的傻开玩笑。骗他、打他都是团体行动。

有次他们又开玩笑,给他一把沙子混合着盐巴,说:“你吞下去我们就和你玩。”

哥哥狼吞虎咽,呛得眼泪直流,满嘴的沙子和盐巴,可怜得让人心疼。

我胆小,不敢制止他们,就马上跑去告诉他妈妈。

他妈妈跑来看到这个场景,一把拉过哥哥,对着那群孩子边哭边吼:“你们干什么!你们不要欺负他!我要告诉你们妈妈,你们真的太过分了!”

然后阿姨带着哥哥挨家挨户去告诉那群孩子的父母。

家长们嘴上说着会教训孩子,实际上大家都懂,他们不把这个哥哥当回事,他们觉得他们的孩子只是在开玩笑,只是为了好玩。

却忽略了恶在慢慢养成。

三、智障儿童的发展特点包括哪些内容

智障儿童的发展特点如下:

第一,智障儿童最明显的一个特征,与同龄人的正常发育出现明显的不同,如学习走路,学习说话等情况出现缓慢、学不会的特征。

第二,智障儿童的生活技能非常的低下,对日常事物的理解能力出现问题,而且智商只能维持在较低的一个状态。

第三,智障儿童的记忆力也会有问题,有明显的忘事症状,而且学习能力低下。

智力残疾儿童的感觉的绝对阈限高于正常儿童,绝对感受性则低于正常儿童。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刺激,没有刺激就不会有感觉。感轿并觉的绝对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而人能够觉察出最小的刺激量的感受能力叫绝对感受性。由于大脑功能的缺陷。

同一强度的刺激可能引起正常儿童的感觉,却不一定能够引起智力残疾儿童的感觉。前苏联一位心理学家用速示器做过一个图片辨认实验,当图片以22微秒的速度呈现时,销冲正常成人能辨认出全部图片的72%,正常儿童能辨认出59%,而智力残疾儿童却一个也辨认不出来。

当图片呈现时间延长为42微秒时,正常成人能辨认出100%,正常儿童能辨认出95%,智力残疾儿童只能辨认出55%。这个实验说明了智力残疾儿童的感知的迟钝和缓慢。与此相联系的,是智力残疾儿童的感知范围狭窄,感知的信息量少。

这表现在同一时间内他们能清楚地感知事物的数量比正常儿童要少得多。此外,智力残疾儿童的知觉恒常性比正常儿童差。把同一事物放在不同的环境之中,他们往往认不出来。

例如,在黑板上认得的字,在课本上可能就认不出来了。智力残疾儿童感知觉的这些特点闭斗迹,对学习速度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四、智障儿童的合理称呼

智障儿童的合理称呼可以叫失智儿童,这样更委婉一些。

智障儿童是指智慧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在成长期间(即十八岁前)在适应行为方面有缺陷的儿童。引致智障的成因很多,主要可分为先天及后天因素两大类。智慧障碍的孩子能力差,事实上,中重度的孩子塌圆连抽象思维都没有,因为抽象思维需要发展至团陪塌相当高的程度。

根据世界分类手册第四册,智障人士是在十八岁之前被评估出智力明显低于乱兄普通人,即智商在七十或以下,并且在以下的生活范畴中有两项或以上相对于同文化同年龄的人发展迟缓而适应有困难的——沟通、自我照顾、家居生活、社交、学术、工作、余暇、健康及安全。

染色体异常,如,遗传因子结合出现问题;新陈代谢系统出现问题。近亲结婚或高龄产妇较容易产下此类婴儿。怀孕期间:母亲在怀孕期间受病菌感染,错服药物、跌伤、、酗酒、吸烟、吸毒 或受X光辐射感染等都可能引致出生婴儿智障。

五、对智障儿童教育对策

  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对智障儿童教育对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对智障儿童教育对策

  正确认识智障儿童。研究认定:“不管儿童的原因是什么,也不管儿童核祥神经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如何,他的发展如何落后,但总是在发展”。他还指出在组织得好的教育和教养条件下,“就能消除或减少这些神经过程的机能障碍”。作为家长或教师必须认识到智障儿童有极大的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克服消极的态度,积极地去推动这种发展。

  1、重点抓好生活技能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智障儿童的智力缺陷限制了他们认识活动与个性的发展,只有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授之以正确的行为方式,使之知道什么可以做,应该怎样做,经过反复实践训练,形成习惯,才能初步适应社会生活。

  2、必须从小训练他们多种多样的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从事简单劳动的能力,社交技能等。泰尔福特和绍里指出:“很多工作非常简单,使它们很容易被掌握。如果他们懂得敏捷、态度大方、良好的仪表和可信赖的价值,就能没有困难地做好很多工作”。他们强调指出:“发展这些特征所需要付出的社会训练应尽早开始,以便发展那些到成年时将变成自己能应付环境的社会形式”。

  3、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差异性是进行智障儿童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思想性是指教育时要注意提高智障儿童的思想认识水平,让他们逐步建立起是非、善恶、好坏的改宽搏道德观念,遵循社会的行为规范,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好公民。

  实用性指教育内容要选取与智障儿童关系密切,并与将来社会生活、从事简单的生巧察活劳动有关的内容,在矫正和补偿他们的智力和适应行为缺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他们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基础。差异性是指智障儿童各自的身心特点差异很大,形成智力落后的原因不一。因此,教育时要特别强调根据个体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4、唤起学习兴趣,帮助智障学生取得成功。智障儿童认知积极性差,抱负水平低,但渴望得到表扬。作为老师,对他们要给予特别的关心与帮助,要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智障儿童自己没有判断进步大小的标准,对他们来说,走了一步似乎就跨了一大步,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为了使他们对自己的进步结果有真切的感受,对于竞赛优胜者除了出光荣榜,发奖状外,还应发给适当奖品。哪怕是一块橡皮、一支铅笔,价值虽然微薄,但对智障儿童却能其到很大的增力作用。同时,还应提倡把智障儿童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增加他们的经历,扩大他们的视野,从而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引导他们去观察和认识自然和社会,激发他们产生了解周围事物的愿望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智障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有可能帮助他更好地走向成功。

   培养智障儿童良好的和行为习惯策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曾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老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因素”。通常情况下我们发现,只要教师重视意志教育和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学生才能做得很好。

   营造家庭和社会教育环境,共同维护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国内外教育学家普遍认为,如果没有家长的积极参与,儿童教育工作不可能有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沟通工作,为学生健康发展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一方面,我们调查发现,智力障碍儿童家庭的“完好率”比正常儿童要低得多,比如父母离婚、“爷爷奶奶”托管、多人残疾、过于贫困等不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普遍存在。所以,学校要尽量把这些不利因素补充完整,比如成立家长学校开展活动、要求家长常常到校看望子女、扶贫助学等等。另一方面,向家长传授智障儿童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缺陷补偿矫正方法,布置教育任务,让他们切实承担教育的责任。智力障碍儿童对亲情的依赖与渴望是非常强烈的,家长更多的关心能使他们获得情感的丰富和情绪的稳定,起很好的心理平衡作用。

希望文字工具网搜集的关于智障儿童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