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滴注联合物理治疗对驻陕某部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 民间偏方
- 2022-07-24
- 178
骶管滴注联合物理治疗对驻陕某部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骶管滴注疗法联合物理治疗对驻陕 某部基层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 我部一线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有肢体疼痛、麻木症 状)50 例,其中男42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 例,实验组25 例。对照组采用骶管滴注疗法治疗, 实验组在上述骶管滴注疗法的基础上联合超短波、中频电疗 和腰椎牵引等物理治疗。治疗3 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肢体 疼痛、麻木情况进行评定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比较两 组患者 VAS 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 月,收治我部一线官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有肢体疼痛、麻木症 状)50 例,其中男 42 例,患者平均年龄(37.2015.33)岁 1.1.1诊断标准 有腰部外伤 、慢性劳损史,发病前多 有慢性腰痛史;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腰部活动受限; 腰痛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向臀部及下肢放射,咳嗽、喷嚏或用 力诱使疼痛加重;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过敏或减退;患侧下肢肌力减 退、肌肉萎缩;患侧下肢膝 、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消失或脊柱侧弯;CT 或MRI 检查有 椎间盘突出;X 线检查提示:脊柱侧弯、腰椎生理曲度改 变,病变椎间盘变窄,相邻椎体边缘骨赘增生。
其中前五项 为诊断本病的必要条件,余为参考项 1.1.2入排标准 纳入标准:所选病例患者经规范、系统 的专科检查,按照上述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体征和腰椎影 像学检查相符,诊断明确。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及禁忌理疗者;游离型或重度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 窄、腰椎滑脱、严重骨质疏松症者;突出物严重钙化者; 曾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者;合并出血性疾病、严重 的代谢性疾病及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有明确手术指征者 1.2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 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 组25 例,实验组25 例。对照组采用骶管滴注疗法治疗,实 验组在上述骶管滴注疗法的基础上联合超短波、中频电疗和 腰椎牵引等物理治疗。具体如下: 1.2.1骶管滴注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腰部垫高,显 露骶尾部,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铺无菌巾单并局部麻醉,先用 1%利多卡因5 ml 行局部浸润麻醉及试验剂量后,以穿刺针 沿骶裂孔中线与皮肤面成 45角刺入骶裂孔,证实针头进入 骶管内后改侧卧位并开始缓慢滴注药液,药液组成为:0.9%氯化钠250 ml+ 维生素B6 400 mg 维生素 地塞米松10mg+臭氧10 ml,在无不良反应的前提下,输注 1.2.2超短波治疗 超短波治疗应用LDT.CD31 型落地式 超短波治疗机,波长6.7 m,输出功率为100~120 热量),采用中方极,患者取平卧位,将两个电极对置于腰椎棘突两侧,间隔2~3 cm,1 次/d,20 min/次,疗程4 1.2.3中频电治疗 采用J48A 型电脑中频治疗仪,将两组 电极交叉放置于患侧腰椎旁与患侧臀部及下肢压痛点处,采 用止痛处方,耐受域,1 次/d,治疗20 min/次,疗程4 1.2.4腰椎牵引治疗 采用 TM-300 型电脑牵引床。
患者 仰卧于牵引床上,上腰椎突出采用平卧位,下腰椎突出采用 屈髋屈膝位,采用间歇牵引模式,首次重量为体重的30%开 始,逐渐递增,最大重量不超过体重的80%,牵引持续时间 40 s,间歇时间10 s,速度1/2,间歇期牵引力5 kg,1 1.3观察指标 1.3.1VAS 评分 在治疗前和治疗1 个疗程后,采用VAS 评分( scale,VAS)测定患者的疼痛感 1.3.2麻木感改善有效率 麻木感分级:无;轻(偶有); 中(持续存在但注意力分散后不明显);重(一般情况都持 续存在)。治疗效果评价:显效:分级下降>2个;有效: 分级下降>1 个;无效:级别无下降或上升。麻木感改善总 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3疗效改善率 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 ,JOA)中的“腰 JOA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该标准主要从主观症状、临 床体征、日常生活能力(ADL)和膀胱功能4 个方面进行评 价,评分0~29 分。疗效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 (满分-治疗前评分)]100%。根据治疗前后评分计算改善 率,改善率可反映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的改善情况和临床 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评价:改善率100%为治愈;>60% 为显效;25%~60%为有效;0.05)。实验组采用联合治 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麻木感改善总有效率得到明显 提升(P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非手术 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对中青年或初发腰椎间盘突出的患 者,除有髓核脱出者,都应先进行正规的保守治疗,保守治 疗无效者,再考虑行手术治疗。本研究一方面采用骶管注射 疗法,将一定量混合药液经骶裂孔加压注入骶管内硬膜外腔 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当大容量加压药液经骶管注入硬膜外 腔时,可使药液充满整个硬膜外腔,对神经根周围的粘连具 有松解作用[6-7],另外,药液成分能抑制神经根周围的无菌 性炎症,改善神经根微循环,减轻局部水肿,减少渗出,缓 解疼痛[8];另一方面联合物理治疗方法:超短波治疗,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及淋巴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促进局部新 陈代谢,促使炎症渗出物吸收,消除神经根水肿[9];中频电 治疗,可起到解痉镇痛、松解局部粘B、加快新陈代谢、 改善微循环、消除水肿,促进炎症吸收、防止腰肌萎缩等作 用[10];腰椎牵引治疗,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生物力学作用 和机械作用,生物力学效应能刺激椎间盘和周围组织的修复 [11];而机械应力可使腰椎间隙增大,张力增大,使椎间盘 髓核与纤维环后部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使突出物回缩,改 善了受压神经根与突出物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减轻神经根的 压迫。
而基层医院、卫生队的现有硬件设施、人员配备可以 满足本治疗的应用和开展 本研究发现,实验组采用骶管滴注联合超短波、中频电疗和腰椎牵引疗法治疗后,与单纯采用骶管滴注疗法治疗的 对照组相比,患者 VAS 评分结果明显降低,麻木感改善总 有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治愈显效率和疗效改善率均有显著升 高。骶管滴注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中已被 证明是一种简便易行,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 方法[12-18],配合上述物理因子治疗的综合应用,能够使腰 椎间盘的力学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并且较快的消除 局部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加速继发感觉和运动障碍的恢复, 从而起到缓解症状,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有效避免 手术治疗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研究提示,基于基层卫生条件下的骶管滴注疗法联合物理治疗可有效改善 一线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学习曲线短, 安全易行,疗效确切 K,etal.Two-year spine sis,,or disc ):a value cost,pain,,and life:[J]. ,2014,21(2): 143. [2]江德高,姜世平,何建飞,等.战士腰椎间盘突出症196例的非手术治疗[J].临床军医杂志,2005,33(03):320-321. ,etal.TNF-alpha C,, T,et al. -1beta,-6,and tumor rats[J]. ,2006,15(10):1529-1537. [5]李松军,粱寒洁,柯楚群,等.腰椎间盘突出物及髓核炎性因子变化与症状性疼痛的关系[J].中M工程研 [6]叶军明,魏俊,曹建军,等.大容量硬膜外腔注射与针刀、椎旁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对照研究[J].广东医学, 2006,27(08):1194-1195. 彭宏.骶管滴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中医正骨,2003,15(8):54-54. [8]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55-859. [9]乔志恒.物理治疗学全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53. [10]王多诚,郭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理疗[J].中国医药指南, 2011,09(29):331-332. 下背痛的物理治疗[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24(01):86-88. [12]姜伟,杨敏,王江林,等.骶管滴注联合腰椎牵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178 例临床观察[J].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2(4):413-415. [13]刘遵南,李剑锋,阿日嘎太,等.骶管注射配合物理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14]高铁梅,王建国,王权君,等.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10): 1027-1027. [15]田鑫,任进,李健.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01):80-80. [16]王殿民.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 例[J].河北 中医,2011, 33(09):1435-1436. [17]刘金良,袁国涛,王昌龙.颈椎牵引联合骶管滴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36): 135-136. [18]黄宝杰.骶管封闭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广州医药,2010,41(4):23-24.
上一篇:治疗脚气的中药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下一篇:怎样改善皮肤,拯救毛孔粗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