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痛经针灸哪些穴位?中医针灸女性要注意什么?
- 民间偏方
- 2022-07-25
- 239
痛经针灸什么穴位?
1、痛经针灸哪些穴位
1.主穴:分两组。
承浆,大椎;十七椎下,阿是穴。
配穴:承山、三焦俞、肾俞、气海俞。
阿是穴位:下腹压痛点。
1.2.主穴:按证型分为三组。
气滞血瘀:中极、气海、三阴交;气血两虚:关元、足三里、血海;寒湿凝滞:命门、带脉、归来。
配穴:肾俞、次缪、地机、天枢。
每次取一组主穴,效果不明显时加用或改用配穴。
承浆穴,用28号1寸针向下斜刺5分。
患者有针感后,快速提插扭转约30分钟,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
大椎穴将针刺入皮下,慢慢进入深部,使针感传递到背部下方,留针30分钟。
十七椎下,28号1.5~2英寸针迅速刺入皮下后,针尖针对第五腰椎棘突,向下斜刺扭转插入,针感需要子宫,向会阴辐射,疼痛缓解可根据症状,连续扭转针5~10分钟,留针30分钟。
阿是穴位用艾蒿卷作为温和的艾灸,距离局部温暖,不燃烧。
承山穴两侧均取,6英寸针快速刺入皮肤,慢慢扭转针,针感强烈,留针15~30分钟。
其他穴位,也用插头扭曲,使针感扩展到小腹,留针15分钟。
每天一次,不管疗程如何,都会越来越长。
2.痛经针灸有哪些方法?
2.1、耳针法
选择内生殖器、交感器、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脏、肾脏和腹部。
每次选择2-4个穴位,在所选穴位寻找敏感点,快速扭曲几分钟,每天或隔天一次,每次注射20-30分钟。
也可采用埋针法或埋丸法。
2.2、皮内针法
选择气海、阿是穴、地机、三阴交。
消毒穴位后,取钉或麦粒皮内针,用胶带固定。
埋2天后取出。
2.3、皮肤针法
选择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腰骶督脉、膀胱经、夹脊穴。
消毒后,腹部从肚脐向下敲打到耻骨联合,腰骶从腰椎到骶椎,先上后下,先中心后两侧,每次敲打10-15分钟,疼痛止痛,腹部舒适。
2.4.穴位注射法
选择极、关元、次、关元俞。
用2%的普鲁卡因或当归注射液,每个穴位每次注射2毫升药液,隔天1次。
3.为什么针灸能治疗痛经?
针灸治疗是根据经络和脏器在生理和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机制,在体表相关穴位进行针灸或艾灸,以刺激经络气。
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扶正驱邪。
调节阴阳平衡。
从而恢复人体内脏器官和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
治愈疾病。
痛经位于子宫,冲任,其主要病机是"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
主要与月经或月经前后的致病因素有关,如情绪损伤、粗心的日常生活或六,导致气血不良、子宫气血循环阻塞、疼痛、痛经,正是由于这些淤塞,引起身体疼痛感。
通过针灸穴位,可以达到疏通任、监督两脉、调节经络的目的,导致血气运行顺畅,止痛。
针灸可以缓解疼痛,因为针灸可以疏通这些淤塞,这就是所谓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这就是中医对针灸止痛原理的理解。
针灸能治痛经吗?
针灸女性要注意什么?
月经前两天,由于子宫内膜破裂,此时针灸容易加重破裂程度,导致月经过多,甚至可能导致泄漏,针灸刺激也会对正常月经产生一些不良刺激和影响,如促进盆腔充血、增加子宫收缩,甚至导致月经不规律等。
因此,对于月经周期、月经颜色、月经量、月经质量正常的妇女,最好不要在月经期间进行针灸治疗,以免影响月经的排出,并在月经结束后继续进行相关治疗。
如果月经周期、月经颜色、月经量、月经质量不正常,如闭经、痛经、泄漏,为了调节月经,缓解疼痛,月经期可以作为针灸治疗。
对于一些急性抢救患者,针灸也可以根据治疗需要进行。
由于针灸引起的月经紊乱,可以针灸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月经调节治疗。
月经后,月经量少,闭经,加天枢、回穴;月经不定期,加气、血穴;痛经加地机、二骨穴。
一般治疗3~5次后,可纠正月经紊乱。
针灸禁忌人群
1、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使是小针灸针眼,也不易愈合,如果不注意针或控制饮食,也可能引起伤口、针感染,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进行针灸;
2.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由于这些人凝血时间长或凝血困难,针口容易出血,因此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不适合针灸;
3、皮肤感染、溃疡、疤痕、肿瘤部位不宜针灸;
4.针灸不适合白血病患者。
上一篇:快速治疗经期腹泻的药膳秘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