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论文3篇
- 论文大全
- 2021-09-09
- 125
摘要:从古至今,建筑都是人类改变自然环境、创造和改善的一种人工环境使之达到满意的状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发生巨大的变化,传播速度快、信息可采取量大、覆盖面广这些优点使各大高校在教学中普及应用互联网的方式教学。但在普及应用互联网方式时,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结合互联网时代对中外建筑的改革与要求,提出问题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中外;建筑;改革
1建筑史学概述
在人类没有诞生前是没有建筑的,那个时候生物都生活在洞穴中,后来有了人类的存在,窝棚被人类赋予了建筑的意识。所以,建筑从诞生的那一刻算起,其就背负了两种职能,一种是居住,一种是美观。西方早期的建筑理论家吉狄翁提出“建筑对于我们生活而言是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诠释”由此可见建筑的好坏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关键。先天性的大环境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居住的小环境,先从建筑开始。建筑学在国内被分为国内建筑和国外建筑,在教学系统中简称为中外建筑。
2中外建筑史教学中的改革必要性
2.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由于學生注重的特点不同,有些专注中式建设,有些偏向于西式建筑,而中式建筑和西式建筑又各有细分,且每个人的实际受教育水平不同,对新知识的接受度不同,理解能力不同,由于这些大的差异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大部分的高校做的都是讲解通用易懂的知识点,讲解内容较广、无法做到细致深入的课程。
2.2教学方法课程单一、课堂缺少互动性
建筑学的课程基本上是提前做好的以二维图片配以文字做成PPT课件,配以讲师程序化的课程讲解,这种课程方式提高了上课的利用率。[1]省去了板书图画的时间,但这种填鸭式的讲学课堂信息量过大,对图片的记忆没有板书的记忆力深。容易造成信息过大无法完成消化,难以把握知识点。建筑学在各大校一般都是大课堂的形式上课,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和学生无法完成互动和交流,老师无法完全把握学生的吸收结果。
2.3缺乏实践性
在建筑学上来说,教学实践有助于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如果没有教学实践的环节仅凭课堂教师结合图片演示的结果,对于学生来说无法完成认识一个建筑的完成,也理解不了建筑其中的精妙之处。现代社会发展更加注重实用性人才,从人才培养规律和环境来看,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在课外的学习是无限的。
2.4考核方式不合理
建筑学的考试是以卷面问答和涂画表格两种方式完成的,这种以书面的形式容易让一些学习不努力的学生有机会抄袭别人的问卷。对相当一部分认真学习的学生是不公平的,另外一方面建筑学不像其他学科按照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建筑学更重要的是动手实践能力,考核方式以这两种方式组成,容易造成一部分学生学习松懈。平时不努力学习,考试时候死记硬背也能考出不错的成绩,考完就全忘了。[2]对学习缺乏热情,存在畏难心理。
3在中外建筑史教学改革的措施
3.1采取分班制
大班课程使得老师在讲解上无法细分讲课,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可适当采取分班的制度,比如分国内建筑和国外建筑的课程,这样对于老师来说备课可以更为容易一点,也可讲解更深入的一些知识点,有条件的高校可再进行细分,例如可分为苏州建筑、杭州建筑等等。
3.2多种教学手段并用
在课堂上讲解时老师可适当和学生增加互动,比如多提问、让学生对上一堂进行评价以及自由提问环节,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提高兴趣,老师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进行相应的调整
3.3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采取实战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应用型的高校建筑课程来说,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但由于条件不足,一定数量的高校无法做到让学生有实践的可能性,学生无法体会到前人大师作品的高山流水的精妙绝伦性,只能从图片上解,这种对于没有亲身体会亲身触碰对于他自己的创作没有没有灵感启发的,学校可适当增加教学实践环节进行弥补这项不足。[3]
3.4改革考试方式
在考试中,可增加平时成绩计量,还可加入动手操作模型分数,毕竟建筑更重要的是对于操作实践能力,不能纸上谈兵。现在的动手能力培养可以在以后就业中,对于实际建筑物的设计更能有把握力和了解,这样不仅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为未来的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3.5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互联网+”时代,人人能够共享知识,获取知识的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师和教材。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到所需的知识,同时在获取知识效率大幅度提升时,相关的成本也在逐渐下降。而且获取的知识会更快,幅度也会更广。在这种大的趋势下,学生和教师相互间可以建立微信群,实现知识共享。既可以传授交流知识,又可以更好了解全面了解学生的想法。
4结语
建筑不属于即时消费的媒介,它是以时间为媒介代表特定的一个时期,向后人讲述前人的事。那么在应用型高校来说应以指导思想为原则,培养目标为方向,不断从各个方面对中外建筑进行改革探索。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方法,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能快速与社会接轨、适应专业发展的需求,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延存.《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探析[J].科技信息,2016(12).
[2]吴敏,姚晓洁.城乡规划专业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探讨——以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为例[J].安徽建筑,2016(6).
[3]宁玲.《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四川建筑,2017(2).
中外建筑史论文2篇【摘要】本文通过将建筑与文化相结合,通过分析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建筑物的特点及其代表建筑物,将建筑与文化融为一体来分析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得出建筑与文化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建筑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其所处时期的文化背景,而文化又很大程度上借助建筑物的形式表现出来。
【关键词】文化;欧洲建筑;亚洲建筑;文艺复兴;长城
建筑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座建筑物不是无生命的瓦砾砖砌抑或是僵硬的地标。历史建筑可以见证一段历史,现代建筑可以代表现代的审美学和高科技的发展。不同地域的建筑物从侧面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从世界八大奇迹的中国长城,古埃及金字塔再到现代建筑的台北101大楼,无一不体现着建筑业的发展和文化底蕴。
说到建筑的发展史,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便是衣食住行,其中住就是建筑的体现,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用树枝,石块等最简单的资源构筑巢穴挡风遮雨,躲避野兽的袭击。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建筑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居住要求,建筑的类型日益丰富,建筑技术也不断提高,对高生活品质的追求促使着人们以欣赏或者其他目的建造各样的建筑物。建筑学的形成正式因为人们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于是有了日新月异的建筑。不同的地域由于文化的差异,生活的环境甚至信仰的不同对建筑美学有着不同的理解,于是才有了各式各样的风格的建筑物,这也正是其魅力所在。
首先来谈谈欧洲建筑,大多数人都能识别到中西建筑物的明显差异。总体来说欧洲建筑的特点便是简洁、线条分明、讲究对称、运用色彩的明暗,鲜淡来对视觉进行冲击.在意态上则使人感到壅容华贵.典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欧式建筑的风格具有另人们感到无限向往及产生遐想的力量,这种风格大部分都体现在教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于罗曼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之间的1140左右诞生法国的哥特式建筑。最能体现其建筑风格的便是教堂像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哥德式大教堂等无价建筑艺术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其也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十八世纪,英格兰开始了一连串的哥德复兴,蔓延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并持续至二十世纪,主要影响教会与大学建筑。提到哥特式的发源就不得不提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在十二之十五世纪,欧洲整体的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在哥特式建筑盛行的时期尽管欧洲所有国家都经历过各种风格潮流和反潮流的强烈动汤,而在一系列国家里这种动荡还形成了独立的浓厚的地方传统。欧洲建筑风格另外一个重要代表便是文艺复兴建筑。文艺复兴建筑于15至19世纪起源于意大利,囊括了巴洛克建筑和古典艺术建筑,关于文艺复兴是一场发生在14至16世纪的文化思潮,最早起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文艺复兴不仅带来了思想上的革新,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代表的建筑物。文艺复兴期间的建筑师希望通过建筑物来传达一种对中世纪神权至上的批判和对人道主义的肯定的情感,于是文艺复兴建筑格外讲究秩序和比例,对立面和平面构图极其严谨,如建筑家布拉曼特重新设计修建了圣彼得大教堂,恢复了古代混泥土结构的工程方式。
再来看看东方的建筑,此时大家脑海里第一浮现的应该是长城了吧。的确,长城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其蜿蜒的路线犹如一条巨龙,盘绕在中华大地之间。长城的修筑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长城的修建是为抵御不同时期的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万里长城不仅仅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建筑,更是一个国家的丰富文化内涵的遗产,它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残酷,有体现了古人的坚韧的毅力。在中国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大致内容是孟姜女跋山涉水去寻夫,却发现其丈夫为了建长城而劳累致死,于是在长城边上仰天长哭。故事的真实性已无从考证,但这从侧面反映了在秦朝,有多少平名百姓生活在秦始皇的暴政之下。当我们脚踏长城时,已经无法单纯的从审视一个伟大的建筑的角度去欣赏和感叹其伟大,我们不自觉的将那段历史和其联系在一起,这个时候长城不再是冰冷冷的城墙,他更是一个永久的历史的见证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代表。因而用“万里长城永不倒”来象征、比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恒存发展,数千年一直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形象。除了这样宏伟的建筑,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也无一不体现了建筑于文化的密不可分。但凡是来北京旅游的,都会想要亲眼看看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及合院建筑的一种,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为院。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主要在于其建筑构造的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建筑住宅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走廊连接,起居十分方便。四合院可谓是典型的老北京的代表,由于其建筑的特点,居住在里面的人互相往来十分便利,更促进了邻里感情,我们口中的老北京热情,好客,这其中大部分原因与那个时期的四合院的居住经验密不可分。由于四合院的唯一性,久而久之,大家便把北京和四合院自然而然的联系在了一起。由于中国是一个有多个名族组成的国家,建筑风格上也无一不体现着建筑文化的多元化。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谓建筑文化。它是人类建筑活动方式和建筑产品的总和,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局部层次。具有自己的对象和内涵,建筑文化的本质在于它是环境文化,生存文化,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
说到建筑的发展史,建筑往往在社会文艺发展中往往体现了滞后性,一般是哲学思想和艺术的杂交物。纵观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物,我们不难体会到每个时期的建筑的风格的迥异,如何反应当时人们的观念。
再来看看现代建筑的发展,上海的金茂大厦,台北的101大楼,我们会感慨人类如此非凡的能力,当然这也离不开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从这些高楼大厦,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拿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眼睛最初所触及到的便是那座城市的建筑物,高大宏伟的建筑给我们以一种繁荣昌盛的感觉,错落有致的建筑,给我们以安详和整洁的映像。2008奥运在北京成功的举办,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不仅仅是精彩的赛事,还有中国建筑师们独特的创新,鸟巢,水立方,都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将自然与建筑相结合,也越来越成为现代建筑的追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也逐渐领会到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密不可分,建筑师们希望通过将新型材料和原始自然的构造相结合,传达一种自然的理念。
总之,当我们欣赏一座建筑物时,单纯的从其外表去体会其美观是远远不够的,建筑物不是一对没有生命力的石头,水泥,钢材。一座伟大的建筑应该是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抑或是历史底蕴,这样的建筑物才会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才称得上是成功的建筑。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
[2]中国建筑网
[3]《论建筑论》
[4]《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史》
[5]《建筑学》
中外建筑史论文3篇摘要: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色彩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缤纷绚丽的色彩世界,而且通过漫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建筑色彩的认识和运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外国建筑色彩文化
1、中国古代建筑色彩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色彩文化的起源也非常早。
中国传统建筑在传统建筑色彩的进程很少发生间断,表现出稳定的传承性。但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会带来材料、技术、文化审美的变化,正是这些不同性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绚丽多姿、独树一帜的建筑色彩。
从原始社会初期到旧石器时代后期,人们的居住形态由穴居发展成为了简单的房屋,建筑色彩以自然的建筑材料的色彩为主,采用了黄土、褐土、红土、木材和干草之类为基准色调。
夏朝和商朝时期,开始修建宫室、台榭。建筑的形式已经初具规模,而且已经在木质雕刻的表面施以颜色。
两汉时期的封建经济比较昌盛,西汉都城长安,修建的大量园林和宫殿,规模宏大,色彩的使用也非常丰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不断地渗入我国,所以这一时期主要的建筑表现在寺庙与石窟。颜色以红土为主调,配以石青、石绿、朱砂、银朱、黑白等,对比鲜明,效果强烈。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经济最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古代建筑非常成熟,建筑装饰以及色彩都有着巨大的发展,在唐代柱、枋、上色彩画主要运用青绿色、黄色,还有蓝色。
宋、辽、金时期,宋朝在建筑色彩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屋顶部分不再使用橙黄色的琉璃瓦,而是大量采用青绿色的琉璃瓦。
元、明、清时期在建筑方面继承宋代的建筑传统,在屋顶上还是大量使用琉璃瓦,但是琉璃瓦的颜色十分丰富。墙面用红色抹灰,还采用了琉璃砖。这样从整体来看建筑的外部色彩就回显得对比鲜明,效果强烈。
在我国古代,建筑的规模、形式、色彩的使用都有着严格的限定,一般而言,皇家使用的色彩,对老百姓而言就是禁忌的颜色。如,北京的故宫和四合院建筑,故宫的色彩富丽堂皇,而民间的四合院却是以灰色为主。这样的限定虽然不能让民间的色彩尽情发挥,但是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却控制了大环境色彩的整体协调。而且由于建筑材料多数为就地取材,所以色彩地域性特点非常明显。
2、国外建筑色彩现况
色彩的延续性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埃及时期天然材料和涂料色彩的使用是源于一种自发的状态。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材料和涂料的种类日益丰富,在材料、技术的标准化进程的影响下,地方特色的材料渐渐退出建筑市场,同时新结构与新建筑形式大量涌现,这些都对原有的城市色彩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甚至产生“色彩污染”的问题。
1800-1850年间,意大利都灵市政府在当地建筑师协会的建议下,委托该组织负责对全程色彩进行全面规划与设计。在当年规划都灵城色彩的规划过程中,不仅注意了城市建筑与街道、广场的色彩风格统一,主要街道和广场的颜色设计也极为细致、丰富。在都灵的旧城复建中,以色彩作为规划手段的做法给人们以启发,成为城市色彩规划的开端。
1961年,欧洲兴起了清洁建筑运动。这项运动开始于巴黎,由法国文化部部长安德烈马尔罗发起,对城市建筑的外墙面进行清洁,把它们恢复到石材表面的自然外貌。
20世纪70年代,“国际色彩顾问协会”IACC主席法兰克・马汉克先生在他的《色彩,环境和人的反应》一书中提出“色彩体验金字塔”的概念,强调“看见”色彩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视觉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体验过程,即对色彩刺激的生理反应潜在无意识有意识的象征和联想文化影响和独特风格时尚、潮流和风格的影响个人体验,从这个由初级到高级的金字塔系列我们可清晰地把握影响人们色彩心理的脉络,即经过生理反应到心理反应,再到文化影响
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张,也出现了城市色彩“乱”“俗”,随心所欲的现象。1970~1972年期间,日本色彩规划中心针对城市环境的总体景观色彩加以研究,同时为日本的城市管理部门制定了“城市色彩实施法令”。
这些例证表明:国外发达国家己把城市建筑色彩纳入整个城市规划,并把这种可持续性发展方式看成是一种社会责任,导入先进色彩理念,消除城市发展中带来的色彩污染和色彩趋同现象。
3、中外建筑的区别
首先,从建筑用料上有很大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多选用木料材质来修葺宫殿,木料的优点是可塑性比较高,但是缺点是易燃易腐蚀不宜长久的使用,所以现如今保存下来的宫殿屈指可数。而西方建筑用料多用石材,所以能够更好的历经风雨,至今仍有很多上千年的宫殿保存的很完整。
其次,从体量造型上看,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选用木料,木结构为梁架组合,能够很好的运用曲线折角等造型形体,如飞檐。而西方古建筑由于用料的限制在建筑造型上多用基础几何形体构成。
在色彩上,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宫廷建筑的色彩往往跟统治者的喜好有着很直接的关联。以明清时期为例,为了显示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筑色彩绚丽多姿、金碧辉煌,而民间则以灰色为主,以此来凸显皇家的尊贵。而西方古建筑,用料多为石材,所以很多时候是以石料本身的色彩为主色调只是为了打破这种单调,而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4、外国建筑对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影响与启示
西方列强来入侵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以及社会意识,在这时期,对我国的建筑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近现代建筑从技术、思想等多个方面模仿和借鉴同时又结合自身的文化特征,从而掀起了我国近现代建筑的篇章。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文化融合趋势的推动下,中外建筑必然会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但是建筑的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一些落后的建筑思维束缚着我们的思想,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未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所以在求同存异的环境下,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优秀建筑文化的精髓都会得到更为妥善的保护和传播。所以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创新,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只有创新才能使我国建筑更富有生命力。(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资料:
[1]张为诚,沐小虎主编,建筑色彩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
[2]陈飞虎主编,建筑色彩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美]哈罗德・林顿(HaroldLinton)著谢洁,张根林译,建筑色彩:建筑室内和城市空间的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4]顾馥保主编,中国现代建筑10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
[5]潘谷西,编著,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美]伯格多尔,著,周正鹏,译.1750-1890年的欧洲建筑.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一篇:耳针疗法简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