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三篇
- 论文大全
- 2022-03-13
- 113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一篇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人民群众的压力变大,心理问题成为影响身体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因此,相关部门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了研究与调查,并高度关注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较于传统教育中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目前学校更加关注于学生的科技文化教育与学生知识素质,从而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该文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详细地说明如何应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实现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校学生 心理健康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6(a)-0204-02
近几年以来,由于国家最新推出大学教育普及化的要求,各大高校为实现培育人才的目标,积极进行扩招,很多学生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各大高校应结合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积极地为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享受生命的喜悦与美妙,并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代大学生没有过于严重的就业压力、家庭压力和人际压力,学生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乐观自信地生活,并对未来充满积极的向往[1]。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有关专家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存在少部分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到了21世纪,据统计我国有5%以上的学生患有轻微的强迫症、抑郁症以及焦虑症,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生活与交流。另外,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失眠几乎夜不能寐、不愿意与外人进行交流,封闭自我的内心,不能敞开心扉,在学习与生活中面临着多种挑战,阻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特点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特点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保持充足的求知欲;第二,拥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与评价;第三,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情绪;第四,能够合理地调节与控制情绪;第五,能够处理人际关系;第六,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行为。因此,需要针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以实现大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
2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出现的原因
2.1学习引起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不平衡,与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2]。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结束时期,面临成为成年人,是一生中心理活动作为明显的时期,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大学生处于严酷的社会竞争中,现代都市快速的生活节凑,致使学生难以适应,感到焦虑。
此外,由于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意识,导致学生产生一系列的生活问题,便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冲击。在大学阶段,大多数学生注重学习,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无法正确的树立目标也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许多高校向优秀学校学习,借鉴发展经验,实行奖学金制度、淘汰学习制度,在促进学生取得学习成绩进步的同时,导致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出现较大的学习压力。
2.2学习环境
在大学时期,学校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很多活动要求学生自己组织完成,由于学生刚成为大学生,存在不适现象,对于学习环境充满陌生感,对班级的学生或者社团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导致学生在新环境难以适应,进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2.3人际关系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进入到大学之后,其对于新环境的人际关系难以接受,与其他学生生活在一起,对群体生活也非常不适应,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来自不同的城市,必然产生不同的性格,而学生之间的性格冲突也是诱发学生心理问題的重要原因。
此外,学生之间需要磨合,在生活中必然会产生更多的摩擦,尤其是现大多数学生是90后的独生子女,缺乏群体生长环境导致学生出现人际关系困扰。
2.4就业压力
每一名学生都要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多数感到迷茫与困惑。理想与现实、就业与爱好、职业与地区等,到底该何去何从,学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学生的压力无从宣泄,日积月累导致学生采用极端的手段改变心理忧虑,从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2.5情感问题
处于大学时期的学生会产生恋爱的想法。学生渴望交友的心情值得体谅,但是由于学生存在心理不成熟的现象,无法实际地预想事情的后果,通常将事情思考得简单化、理想化。例如,在某大学因为女友单方面宣称与男子分手,男子难以接受打击,出现跳楼的想法,采用偏激的方法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条新闻令人震撼。因此,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是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因此,以下将详细地分析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策略,以推动学生的长远发展。
3 高校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3.1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面对学生存在着的各种心理问题,学校应选择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并积极开展心理课程,为学生宣传积极的心理观念,采用课堂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奠定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
由于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成长的最后时期,为保障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并使学生树立乐观的人生观。同时,科学地为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保障学生正常的调节日常规律,确保学生心理状态的稳定。 3.2主动参与课外活动
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外活动,并扩展人脉,能够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学校可以为学生专门制定心理社团,并呼吁学生积极参加,在心理社团中为学生科普心理知识,并运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心理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在社团与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心理素养,保障学生更好地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从而展开幸福的学习生活。
3.3加强心理调节管理
面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以及指导人员应主动地采用心理交流的方式对学生加强心理调节管理,并倡导采用科学的方法为学生讲解应如何应对心理挫折,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另外,教师应注重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使学生勇敢地克服生活中的消极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造学生周围的环境,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4出現问题及时治理
不少学生出现情感问题或者人际关系问题,碍于面子,学生无法与室友或者其他学生交流,进而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学校应针对学生出现的此种情况,及时地开设心理交流室,并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展开交流,关心学生的心理情况。另外,应组织学生会干部进行心理聊天室的宣传,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并实际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防止学生出现心理困扰与精神苦恼。
此外,学校要招聘知识丰富的教师,其具备雄厚的专业素质以及充足的社会经验,进而结合咨询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专门性的交流,采用专业的语言以及温和的态度为学生纾解心结,并向学生传授良好的心理情绪宣泄法,以为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目标,充分地协助学生,并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实际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4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在大学校园中充分地把握学生基本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状态进行研究与了解,并采取先进的方法找准学生的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为社会发展贡献人才,积极地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海玲,阴山燕,李海英,等.天津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学生的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1):50-52.
[2]赵红伟,徐海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心理咨询趋势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28,40.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二篇
【摘要】挫折是个体在满足需要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阻碍和干扰,使个体动机不能实现,个体需要不能满足。现代人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遭遇挫折。面对困难和挫折,许多人常常会痛苦、自卑、怨恨,失去希望和信心。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还小,受挫心理是他们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严重的受挫心理会影响小学生的人格和品质等方面的发展。教师细心去观察,就会从他们日常生活中消极的行为和表现中,总结出小学生受挫心理产生的原因: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引起的自我困扰,人际关系以及他人评价引发的心理障碍,等等。受挫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排解与指引,会使学生对自己失掉信心,从而一蹶不振,严重的甚至形成自闭恶劣后果。因此,作为老师,要多观察学生、关爱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受挫心理的产生,并找到原因,进行有效的个性辅导,引导其走出挫折的阴影,增强他们的信心,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心理;受挫成因;个性辅导
在十几年的教师生涯中,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小学生年纪小,受到的挫折、打击少,心理品质非常脆弱,一旦遇上一点小挫折,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班主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障碍,从而进行学生心理辅导,引导其健康成长就尤为重要。“挫折”是学生健康成长道路的一种障碍。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阻碍人们达到目的的障碍。心理学上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情绪反应,会给人们带来实质性伤害,表现为失望、痛苦、沮丧不安等。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特别是相对小学生而言,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社会环境。今天社会在进步,家庭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們中很多有是独生子女,几乎是“在甜水中泡大的”。因此,这一代孩子更容易在学习、生活中遭受受挫。遇到挫折后,整个人产生极其沉默、悲伤、暴怒等不良情绪。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探究学生受挫心理的原因就显得非常重要,必须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引导、启发、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如何进行小学生的心理辅导。
一、小学生受挫心理产生的成因
1.学生自身学习原因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在学习中遇到不顺心事时有发生。如,作为后进生,他们学习基础差,成绩不理想产生自卑心理,情绪自然受到影响,导致行为反复无常,屡犯纪律。值日生记名字,教师批评,家长呵斥,情绪更如火上浇油;中等生成绩平平,没被关注,又无一技之长,也会闷闷不乐;优等生成绩比较好,有的甚至是班中的佼佼者,但是“没有常胜将军”。考试也有失利时,或自己粗心,或方法不对头,某一次被他人超越,他们也会受到打击……后进生自卑,中等生郁闷,优等生失落。这些恶劣情绪就是阻碍他们学习发展的负面因素。
2.自身生活问题
在家庭环境中,一些主要因素的缺失是造成学生受挫心理的主要原因。当今社会家庭变故大,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明显增多,这些家庭的孩子受挫心理严重,他们感到孤独、无助,被人嘲笑。因此性格孤僻,易走极端。我们班30个学生,有5个孩子是单亲家庭,2个重组家庭。这些孩子沉默寡言,老师稍作批评就流泪满面或大声吼叫。在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中的孩子,因为得到的爱较少,容易在心理上失去平衡,产生自卑或反叛的心理。其二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也容易受挫,他们在家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因为自身条件优越,大多自我中心严重,其行为嚣张跋扈,容易得罪同学。当受到同学指责,老师批评时,他们往往不能接受,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屡次碰壁,从而陷入痛苦与愤怒中。
3.自我困扰挫折
小学生心理、生理等各方面都还没健全,他们容易陷入自我困扰中,比如胖了,瘦了,牙齿长得不够好看;进入青春期,男女同学的生理变化等等。班级里有些活动因为自己身体问题不能参加,这时他们都会陷入自我困扰中,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得不到及时排解就会自暴自弃,影响学习效果。
4.人际关系挫折
小学生自尊心强,做事特别希望得到同伴或老师的尊重认可。可(下转第42版)(上接第41版)居于年龄特点,他们做事往往比较“自我中心”一点,不能掌控人际关系中的原则,不懂得宽容对方。比如,在说话方面不注意,学习上相互妒忌,在老师面前相互争宠,或在学习生活中处理突发事件欠理智,都会导致友谊破裂,人际关系紧张。这时就会觉得人情单薄,没有人爱自己而受挫。
5.他人评价挫折
小学生处于强烈在乎他人评价的年龄,做事往往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鼓励。学习退步了,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做错了事等等,这时的他们很多并不能判断自己的对错,只是依赖于他人的评价。老师言语过重,家长一味指责,同伴歧视、嘲笑......这些评价都会给他们心灵上带来创伤,无法排解,就会终日陷入自卑中,对生活失去信心,没有人理解自己的苦恼,受挫心理一直困扰自己。
二、受挫后的表现
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受挫后往往表现出各种极端的行为:1.逃避现实。这些同学一般是达不到学习目标或自己无法达到老师、家长的要求,自己就会怀疑自己,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了信心,所以终日把自己封闭起来,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总是莫名其妙的痛苦,逃避现实。
2.攻击性行为
有的同学因为得不到爸爸妈妈的理解或被老师批评而耿耿于怀,从而去欺负弱小的同学,或者毁坏他人东西,或者在墙上乱写乱画。通过这些极端行为来发泄自己。
3.报复性行为
这些同学中有些是因为家庭生活不好妒忌别的同学,有的是因为觉得老师看不起自己,或是因为违反了纪律被老师批评等,从而产生报复心理。别的同学无意碰了一下桌子或书本,就掀翻对方桌子,撒一地对方的书。有的同学有意在课堂上违反纪律,和老师唱“对台戏”,行为极其偏激。
三、有效进行个性辅导
学生受挫心理的辅导与排解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要仔细观察,善于发现,一旦发现学生产生受挫心理要马上采取措施,对症下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阐明了教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受挫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教师必须掌握心理辅导的相关知识,具备应有的心理教育能力。同时具有一颗爱生如子的火热的心,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细心观察、了解学生,小学生大多都是不善于隐藏感受的,有什么事溢于言表。我们通过学生微小的语言、行为变化,敏感捕捉学生受挫心理问题的苗头,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引导其走出心理阴影。
个案一:笔者教四年级多年,记得前两届中有个女学生叫小仪,她是个优秀生。笔者对她也关爱有加,可是有一段时间发现她上课走神,课后也没有合群,眼神里流出淡淡的忧伤,成绩也有些下降。有一次数学课后,她居然默默地落泪。笔者找她谈话,她说没什么,但笔者能感觉到她欲言又止的背后情况。笔者没有急着马上问缘由,当孩子不肯说的时候,最好还是等待。当然等待的过程中,间接去了解有关她的情况。先找几个平时和她较好的同学了解是不是同学之间有什么矛盾,问问科任是否看出她有什么异样。然后也通过联系家长,了解她这段时间在家表现情况。
几番摸底,笔者掌握了小仪受挫心理是由于她数学测验考差了,保持不了班中的好名次,对自己产生怀疑而失掉信心。如此一来,笔者有針对性的关爱接近她。老师的关怀让她信赖,她自然愿意倾诉心中的困惑与迷茫。然后再因势利导,让她不要在乎每一次考试的分数名次,没有“常胜将军”,面对挫折,不气馁,而要认真去分析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她的受挫心理得到正确引导后,个性辅导已经成功了一半。接着找她父母谈话,说明孩子受挫心理严重,在家里父母多观察孩子变化情况,并且多鼓励,少责备,也和老师一起正确引导孩子善于调节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家校合作,通过观察、了解、沟通、引导、跟踪,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她慢慢地开朗起来,从上课认真到课后勤奋,考得不太好也不失掉信心,而是勇敢面对,做好分析笔记,再请老师过目解题思路是否正确,她的成绩又慢慢提高了。最后笔者跟她总结这段时间的表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笔者反思了自己的心理个案辅导情况,发现做好学生受挫心理的个性辅导是引导个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个案二:四年级学生小夏,学习成绩差,胆小、自卑。通过观察,她因为成绩差,焦虑、恐惧心理一直伴着她,家长不理解,还常埋怨她没用。使她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而陷入受挫心理的阴影中。了解她的情况后,笔者上课时有意识地多让她发言,进行激励性鼓励。发现她得到老师肯定后,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学习上增强了信心。其次班内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都鼓励她积极参与,多让她在小组活动中自评,反省自己;他评,得到他人的肯定而自信。在她们小组中我还让她参与到班干管理中,让她体验自己是个有用的人。同时与她的家长多交流她的学习情况,让家长明白多看到孩子的长处,多和孩子沟通和鼓励,使孩子能正确评价自己的重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该生交往能力增强了,也逐渐能正确评价自己,反思自己,并改进自己不足之处。整个人变得自信了,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个性也活泼起来,可见个性心理辅导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总之,在教育中要善于观察并发现学生的受挫心理,知行合一,不同的学生受挫的原因有所不同,我们要及时疏导,不同的受挫原因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辅导,引导其学会排解挫折心理,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成为一个知、情、意、行都健康,积极向上的人。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三篇
摘要:進入人生转折期的初中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进行着急剧的转变。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是容易偏激,自控能力差。且心理逐渐显出“闭锁性”,不轻易将自己的内心表达出来。如此多的原因导致中学生常常出现焦虑、紧张、不安、抑郁、恐惧等情绪。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2-0056
初中的孩子告别了幼稚的童年,进入了人生的一个转折期。在这个时期里,初中生经历着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急剧的转变过程。这一时期的初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对新鲜事物敏感,但是思维的片面性大,容易偏激,自控能力差。初中生又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必然引起情感上的变化。而这些原因导致中学生常常出现焦虑、紧张、不安、抑郁、恐惧等情绪。下面主要分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初中生交往方面对他们的心理影响与解决方法。
一、家庭教育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发挥着持续的示范、导向、濡染、催化和校正作用。成功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子女奠定心理健康的基础。家庭教育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家庭和生活环境发生巨变。如父母不和、天灾变故等造成学生生活急剧变化,使得学生长期处于苦闷、压抑状态而出现心理问题。此外就是家长对子女的漠视或溺爱,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的不公平,专制;放纵、迁就等都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台湾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陈安龙先生所说:“心理咨询不是说教,是参与;不是侦讯,是了解;不是批评,是指导;不是做作,是真诚;不是解答,是领悟;不是解决问题,是协助成长;不是表面屈从,是内心转变。”
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应用心理保健的方法,通过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一般学生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来调节心理:一是转移法,转移自己注意力。如对正在经受精神折磨,要设法摆脱眼前的情境的同学,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消除学生当时不正常的情绪。又如学生受挫后的压抑、内疚、羞愤,要及时用恰当的发泄法进行排解,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日记诉说,在空旷的地方大声吼叫,对着空椅子发牢骚等方法,及时疏导心结,化解积郁,使得心理平衡。也可以找知心朋友和值得信任的老师进行诉苦,以解除内心的冲突。二是自我暗示法,当忌恨念头产生时,要用语言自我暗示,强制压抑自己萌发错误的动机和欲望。自卑并不是自己的实际状况很糟,而是潜藏于意识深处的症结使然。采用“我能行”“我一定做得好”“我不比别人差”等的暗示心理方法,不轻言放弃。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多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挫折可以称为是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紧张情绪状态,挫折感在个体的青少年发展时期表现较明显,他们常常是由于考试的失败、学业的担忧、社交的障碍、人生的思索等方面的原因体验到挫折感。它会给人带来失望、压抑、沮丧等紧张的心理和情绪反应。遇到挫折时应冷静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要善于从主客观等方面找到受挫原因,结合自己的优势确立奋斗目标,在前进过程中发现目标不切实际时,要及时调整,化压力为动力,正所谓“自古雄才多磨难”。要有效地调整机体的积极因素,“失败乃成功之母”,保持自信和乐观,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学会悦纳自己的态度,培养自己在合作、交往中的能力。
三、青少年交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交往与合作,二者具有重合之处,都是与他人建立一定的联系
每个人都有快乐和忧愁,但快乐与朋友分享会更快乐,忧愁向朋友倾诉就会减轻。而通过倾述的过程可以减轻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紧张。如果缺乏必要的交往会导致心理负荷过重。大量的研究证实,离群索居会使人产生孤独、忧虑,可导致心理障碍。愉快、广泛和深刻的心理交往有助于个性发展与健康。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与别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个人往往就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心理学家从各个不同角度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际交往相伴随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交往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关系也越和谐。心理学家专门研究了比较全面发展的学生,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即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同别人的交往以及人际关系都很好,他们更积极去建立交往和良好人际关系的个性特点,如友好、可靠、替别人着想、温厚、诚挚、信任别人等。
总之,初中生正处于个人学习和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心理发育更是会影响到其今后的个人发展,应该成为教育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要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遵循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广大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三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