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论文:太极拳论文3000字
- 论文大全
- 2021-11-30
- 505
摘要: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文化的集大成者,其精髓博大精深,其气势奥妙无穷,其招数千变万化。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之精华,太极拳最本质的属性是技击,是一项武术性极强的拳法。但随着众多支流的涌入我国现今的太极拳运动开始出现功能异化的现象。文章开展对太极拳功能异化问题做探究,分析太极拳的发展现状,列举四大功能异化现状问题,探究异化现象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分析,以期能让大众更客观的认识太极拳。
关键词:太极拳发展现状功能异化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了新变化,生活节奏开始不断加快,人们对自身健康管理也开始重视,怎样才能养生保健修身养性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太极拳运动成为人们的首选运动,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太极拳的练习有利于强身健体,这一点与我国中医强调的养生之道非常符合,所以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太极也因此得以流传至今。但在太极拳流传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与时代不相适应的问题,太极拳功能异化的问题愈发严重。为了保护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探究其功能异化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太极拳的发展现状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拳种之一,早在民国时期就开始风靡与大江南北,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推广。
在民国时期,以历史为时代背景,社会出现几次的大变革,在清朝末年西方教会进行教育活动,中国开始引进大量的西方体育项目。这引起了当时部分爱国志士的愤怒,开始提倡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太极作为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推广,使得太极在当时得以发展起来。第二个热潮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此时的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开启了全民太极热。接着又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太极风开始吹向大江南北,还延伸至国外。如今,不仅在公园晨练看得到爷爷奶奶们打太极,还可以在许多影视剧作中看到太极的影子,更是在国外也掀起一阵太极风。这种现象反映出太极还是较受欢迎的一种运动。
然而,太极拳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首先是太极拳教学痛点,学校武术作为武术存活和发展的重要传递方式和场所,武术进校园一直国家倡导的模式。所以一些太极拳学校相继创办,但是这些学校的规模和档次普遍偏低,学校的稳定性极差,这种小规模教学和零散数量的群体,远不能满足太极文化和太极产业发展的需要。其次是太极拳群体的“老龄化”现象。
现在的太极拳习练者以中老年人居多.青壮年非常少。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长此下去,就很难继续将这项民族体育传承下去。最后是西方体育的强大影响力,改革开放以后,西方体育大范围进入我国,成为了中国健身市场的主力军,中国传统武术在中国群众体育项目风光不再,传统武术已位列10名之后。反之,越来越多的民众更倾向于学外国传人的项目,如跆拳道、瑜伽。相比之下,传统武术的市场就显得太小,特别是像太极拳这类的市场就更少了。
太极拳在这种发展现状下,也开始出现更严重的太极功能异化现象需要我们去探究并解决。
2
太极拳的功能异化
2.1从“武”到“舞”的异化
太极拳的本质是“拳”,本家是“武”。太极拳属于武术。武术讲究的是劲力和技巧,不仅要攻还要注意有防。没有攻防就称不是武术,就没有武术的生命力。而今出现的一种异化是将太极的“武”缩小,而是扩大了太极的“舞”。太极拳招式柔美习者形态优美,故被称为“东方芭蕾”,正因为这一特征,所以现在很大一部分的太极拳爱好者是女性,因为女性喜舞善舞,更倾向形态优美的运动。也正是所风行的太极拳以女性居多,女性打的太极拳太柔美,再配上音乐很像是舞蹈。很多民众这种“摇肩扭臀”的柔软操有了偏见,认识不到太极拳的真谛。更是有些人学习太极拳,都没有明白其中的内涵,只是一味地学习招式,邯郸学步地将太极拳改编为健身舞,再教授给更多的女性习者,将太极拳从习武变成习舞。这是一种从“武”到“舞”的异化。
2.2从“防身”到“养生”的异化
在中国武术发展最兴旺的古代时期,由于国家不统一,六国之间常年战火纷飞的环境因素,这一时期士兵学习武术是为了保家卫国、战胜敌人、扩充国土;老百姓学习武术、太极拳主要是为了保护家人、防身自卫。发展到近代世界大战时期,外国入侵中国使用的都是枪、炮,此时中国武术在枪、炮面前没有施展的余地,也没有时间和环境去学习和传承我们的中华武術,这样的环境原因抑制了中国武术的发展;时至今日,世界和平,祖国日益强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人关注的是白身健康,太极拳发展到今天,其主要作用就是为老年人养生提供载体,这就是太极拳从“古代防身”到“现代养生”的异化。
2.3从“身随意动”到“身随乐动”的异化
太极拳讲求的是力由内发。内发要先有“意领”,即先有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形动。要能有里面不动,外面不发的控制。
要做到以内促外,以外演内,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特别是要注意“默识揣摩”“意领身随”。即把意识,思想,体悟放在主帅位置。心无旁鹜,用“心”练拳。练习太极讲求的是手眼身法步的结合,精神气力功的运用。其间任何干扰和诱惑,包括声、光、色、气等一切外界的东西都在被摒除之列。持续练习下要形成习惯思悟的定势,才能逐渐摸索出其中套路和招式的奥秘得以掌握其中神髓。
现在的状况是,许多练太极的地方都会有配乐,一边播放着音乐一边打太极拳,这样就会不白觉的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控制打拳的速度,这是一项常识性错误。如果打的拳法和音律对不上,就会被称为=“不会打拳”,“没乐感”。这种太极拳习练都不再讲求招数,而是由音乐控领,已经从“身随意动”异化到“身随乐动”。
2.4从“少壮”到“老年”的异化
中国作为“太极”的发源地,习拳热情却远不及国外。表面上身边有很多人在打太极拳,但仔细一看都是中老年人在练习,极少有年轻人参与。早期的太极拳更多的是少壮年轻人,最佳的学太极拳时间就是少年期间。但是现在纵观全国上下练拳者全是中老年,青壮年很少。 如前所述,太极拳是古代中国人发明的一种能够调节人体机能健身拳法。邓小平专门提词“太极拳好”。在太极拳传人各国后,国外趋之若鹜,日本人更是如获至宝。
回观国内太极拳现象,青少年体质下降,很多疾病开始呈低龄化发展。我们不禁发问,既然我们的太极拳有强身健体和增强体质的奇特功效,甚至有些现代医学解决不了的难题,都有机会由太极拳解决。这么神奇的太极拳,为什么我国的青少年就不去练习呢?所以如何将太极拳推广到青少年群体中,让青少年走出宿舍走出游戏,强身健体,习练太极这是值得我们宣传的,也是各教育部门,体育部门的领导者们深思的问题。
3太极拳功能异化的原因探究
3.1对于太极拳的经典认识不足
太极拳是传统武术的经典之一,太极拳有悠久的历史,有众多流派,较为流传的就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等,每种都有白己的风格,出现太极拳功能异化的现象,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对太极经典的认识不够。太极拳在中国武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武术中,太极拳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性格和气质。太极拳是一种拳法,虽然有调理身心的辅助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太极拳就是养身操,也不是健身操
3.2缺乏正确的太极拳理论指导
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接触太极拳,如何学太极拳成了一个重要问题。在现今的太极拳教学中往往缺少标准化的教学体系。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许多人都喜欢速成。往往三四天学完招式就开始练习,忽视了太极拳的理论指导作用。在太极拳内,也没有一个正确系统的太极拳理论,这导致太极拳内有各种不同派别的太极拳争奇斗艳。学任何一项事务,都离不开理论指导,更何况太极拳是一项实践练习性的武术。
3.3太极拳队伍缺乏有效管理
一种武术想要稳定发展,那就需要个部门一同努力。现在传统太极拳的生存与发展都是靠民众白发组织,政府部门在政策上的支持和管理力度不够,所以传统太极拳的组织形式仍处于无序的混乱的发展状态。即使有的传统太极拳流派发展得比较好,也仅仅局限于某些局部地区。民众越来越重视养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太极拳。
正是在这种市场下,有一部分人看准武术市场,打着“三天包会”的旗号,大肆收学徒教太极。这虽有利于太极拳的推广,但却给太极拳队伍造成污浊不清的氛围。缺少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指导,各门派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找出路。这种现象必将造成太极拳功能异化,使其平民简单化、商业化。
3.4太极拳文化缺乏传承和弘扬
从近年来太极拳文化的发展的现状看,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文化,都在极力保护本民族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资源,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大,大家都注重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发扬,增强民族文化。
时代变革太快,外来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就侵入我们的生活,文化自信逐渐缺失,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
相比其他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太极拳是幸运的,传统的杨式太极拳和陈氏太极拳已经受到了保护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但现代太极拳与传统太极拳在当今社会不同的发展状况还是令人堪忧,今后是否还有新一辈的人来继承太极拳,是否还能推动太极拳发展,这些问题都让我们对太极拳的传承和弘扬感到担忧。
4促进太极拳健康发展的策略分析
4.1提高对太极拳经典的认识
学一门技艺,就要学最经典的才能学的通透。习练太极拳,就必须了解太极拳的性质,是学武而不是学舞,是注重其意动而不是乐动。尤其要了解太极拳的阴阳平衡、相互转换、中庸思想、入静清心、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等经典理论思想,欲要健身,先要养性,身心合一、内外兼修。学经典太极拳,更能领会其中深意,习练起来更有效益。如果学的是小派支流的太极拳,花拳绣腿真假难辨,免不了带着浮躁的心理,那就进入不了太极的境界,追求身心健康只能是一句空谈。
4.2加强太极拳的理论指导
学习太极拳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快速了解太极拳,知道太极拳是什么,了解太极拳的历史,进一步学习招式供后期实战过程使用。通过对该太极拳的理论知识学习,先理清思路,学习前人经验,才有助于习练。太极拳的理论指导更注重的是建构传统太极拳技术和理论体系,进一步加强传统太极拳健身功能和传统太极拳人才培养模式。尽早对太极拳做理论指导整理,可以进一步的继承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也可以发掘传统太极拳健身功能。所以应该大力提高科研人员白身的素质,加强高素质武术科研人员的培养;建立武术科研基地,加强多学科,多方面人才的合作与交流;完善传统太极拳科研管理,才能确保太极拳的地位和推动太极拳的发展。
4.3全面整顿太极拳队伍的建设
单凭一己之力是很难将太极拳发扬壮大的,所以必须要组织太极拳队伍。而一个队伍的建设离不开管理和指导,因此太极拳想要有更好的发展,就要让国家加强管理和指导力度。政府和有关机构应该要加强对传统太极拳的保护管理和宏观指导,在宏观上要有正确的领导方向,在组织上给充分的支持和指导建议。对于太极拳队伍的管理问题,可以采用层级保护体制,这样不仅可以健全协会组织,还可以擴大队伍建设。由于现在的太极拳都是民间小支流组织,内部管理统筹较差,大多以盈利为主,所以应该对小支流的统一化组织化。从下至上,一起找出最好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一起来保护太极拳的传承,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4.4大力宣传和弘扬太极拳文化
传统武术的发展,一定少不了发扬和传承,太极拳也不例外。太极拳的推广首先要重视宣传,要鼓励民众参与太极健身。宣传的方式可以由上至下,从大范围的集体推广,如在中小学开设传统武术太极拳课,也可以是小范围的社区推广。再结合现下流行的互联网文化,将太极拳的宣传和网络结合起来,曝光更大,民众接受力就更大。
在弘扬太极拳文化上,更要注重太极拳的经典和内涵,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被接受,所以太极拳文化自身要有正统的发展。希望通过一些推广措施,让中国的太极拳走近群众,在国内得到升华,再走出国门,绽放异彩。
5结论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项目,我们更应该增强对其保护传承和推广。太极拳不能因为一味追求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养身保健需要,就忘其根本出现异化现象。针对异化现象的探究的同时也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发展策略:提高对太极拳经典的认识、加强太极拳的理论指导、全面整顿太极拳队伍的建设、大力宣传和弘扬太极拳文化。
参考文献:
【1】马明达,等,世纪太极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太极拳国际论坛主题发言纪要【J】体育学刊,2004(9).
【2】于志均.中国传统武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李绍成.太极拳运动发展之研究Ul体育文化导刊,2006(3).
【4】陈艳.太极拳的社会特性及其功能【J】搏击·武术科学,2008.
【5】周雯艳.辨析太极拳起源及演变【J】兰台世界,2010(13).
太极拳论文:太极拳论文3000字[摘要]太极拳乃中国武术之精粹,是极具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但作为一种产业,太极拳还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如何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发展太极拳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目前的研究还相对薄弱。作为太极拳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教练资源的强大才是真正提高太极拳质量的根本,也是太极拳永葆青春的关键。研究好教练团队、教学以及管理,对于我们发展太极拳产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太极拳;产业;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简介]王慧君,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基础部体育教研室教师,主要从事体育健身、体育管理学研究;李春花,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教师,主要从事体育健身、体育管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7-0017-02 [收稿日期]2019-10-25
一、走“产业化”道路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需求越来越大。作为文化、休闲、娱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在强健人们身体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技体育自身孕育的改革需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单就各项体育赛事获得金牌的数量来看,毫无疑问,我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但与体育强国的目标还相去甚远。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奉行的“举国体制”曾经发挥了它的巨大作用,但从本质上看,这种“官本位”的体育体制是对体育精神的扭曲、对于国民运动资源的透支,违背了经济规律。它不计代价调动一切资源,甚至不惜牺牲绝大多数运动员的受教育权和工作的权利来实现国家的“金牌战略”,最终会因缺乏后备力量而与自己的初衷渐行渐远。要使我国实现由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转变,首先要从产权入手进行制度的设计,使体育真正走向市场化、产业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体育已经逐渐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随着人们收入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就为与体育产业相关的体育消费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但在世界体育产业迅速发展之际,国人翘首企盼的中国武术产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更具代表性的太极拳,尽管不乏众多的爱好者,但其产业化发展过程十分缓慢。因此,对我国太极拳产业化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研究,从理论上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对我国太极拳产业化发展甚至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我国武术产业的研究现状
关于武术产业的概念,目前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部分学者认为,进入市场实行商业化经营的部分才叫武术产业;而以栗胜夫教授为代表的多数人认为,武术产业包括与武术直接相关的一切经营和生产活动。市场化、产业化已经成为中国武术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于武术产业的分类,学者们提出的观点,可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少学者将武术产业划分为核心、中介、外围等领域。从我国武术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大致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武术培训班“遍地开花”、到“以武养武”的“自我发展”、再到今天武术产学研相结合三个阶段。实践证明,中国武术产业经过最近20多年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区域特色,如浙江永嘉(散打护具)、河北定州(训练竞技器材)、江苏南京(武术服装)等地,都已成为武术产品的生产、销售集散地。武术之乡——河南也靠“武林风”“少林武术节”等活动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且为河南省的招商引资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武术文化产业的成功典范。当然,中国武术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难以破解的问题,如思想不解放,管理体制落后,懂武术又懂市场开发的管理人才十分缺乏,武术市场发育不成熟,等等。
三、当前我国太极拳产业的研究现状
太极拳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健身项目,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太极拳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医学、美学、兵法学、养生学等多种思想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精深的养生、健身拳理。太极拳具有修身养性、祛病延年、增强体质和陶冶情操的功能,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有群众基础的民族传统健身项目之一,并且广泛流行于大江南北,传播至世界各地,以强劲的姿态屹立于民族武术之林。在国外,虽然习练太极拳的人数众多且呈上升趋势,但却很难学到太极拳的精髓。因为太极拳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武术,它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融入了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精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内容涵盖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海纳百川、博大精深。外国人很难理解诸如“天人合一”“中庸”“和谐”理念的真正含义。
在国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因此,极具养生保健功能的太极拳得到各界民众的喜爱。目前,国内对太极拳进行研究的大致有三类人:太极拳的传人和爱好者,社科界、教育界的研究人员,各武术俱乐部的从业人员。他们各自结合自身的工作,从理论到实践,对太极拳这一武术项目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据统计,从1979年到2011年,30多年间,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有关太极拳的学术论文有2714篇,也有诸多种太极拳的教材、专著出版发行。不少著名专家学者对太极理论、太极流派、太极人物、太极文化、太极规则和太极产业等提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见解。如: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栗胜夫教授认为,“传统武术陷入今天的困境即有其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本身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武”在现实生活中实践的舞台越来越小,武术技击性在淡化并受到西方體育运动的冲击。对太极拳活动现状调查数据与分析,结果表明21-30岁,从事私企工作、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人群,对太极拳运动比较感兴趣。 經问卷调查,对“太极拳运动了解程度”的提问,许多人都选择了“一般了解,知道其发展历程、现状”。说明太极拳运动在我们生活中有着或深或浅的存在感,但普及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太极拳能否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这一问题,几乎所有的人都持肯定看法。人们普遍相信,通过太极拳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并且在中老年人的认知中,太极拳的影响力是积极健康的。一半的人选择愿与太极拳爱好者交流分享,并观看甚至亲身参与太极拳爱好者赛事活动。随着社会的演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产业也在多元化发展。根据人们偏爱的太极拳活动,体育产业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与规划。促进体育消费,激发太极拳产业发展,更增强人们对太极拳活动的参与热度。
四、结论和建议
太极拳作为武术的一个项目,是一项几乎完美的运动。一方面,要满足人们健康身体追求更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注重社会的公益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产业,还要具备市场意识,要注重经济效益,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这就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改革和创新,走产业化的路子。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及太极拳运动本身的局限性,目前这项运动的发展严重滞后。要促使太极拳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从制度经济学入手对太极拳产业进行深入研究,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加以市场化运作,强化企业化管理,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赛事观赏性,吸引更多爱好者参与其中,才能使这项传统的体育项目焕发青春活力,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当前,同产业化发展较为成功的体育项目相比,太极拳的市场定位相对模糊。这需要科研人员深入研究,以科学的数据昭示民众,才能吸引更多的人热爱太极拳、习练太极拳、传播太极拳。在太极拳的宣传上,也要改变过去那种晦涩难懂的中医养生理论,揭开太极拳高深莫测的神秘面纱,使太极拳更易于理解、普及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鹏.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武术产业的发展[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5):150-151.
[2]栗胜夫,赵红波.传统武术流失与发展的现代阐释[J].体育科学,2008,(1):8-12.
[3]洪浩.现代武术的三次革命与概念嬗变[J].中华武术,2005,8-9.
[4]丁传伟,王继生.北京市健身俱乐部太极拳与瑜伽课程现状对比研究[J].大众体育,148-150.
太极拳论文:太极拳论文3000字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产生了巨大的提升。体育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终身锻炼意识以及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运动的核心,其有必要成为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的组成环节,用以促进太极文化的传承及学生的成长。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推动太极拳融入学校体育课程之中。
关键词:太极拳 体育课程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3(a)-0220-02
太极拳具有颇为漫长的发展历史,被喜欢武术的人们所热捧。太极拳以柔克刚,同时攻守兼备,颇具强身健体的功效,其并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1 掌握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形成初步认识
就目前我国高中教育单位下的学生来看,其对于太极拳的认识普遍存在不足之处,學生接触太极拳的来源普遍是网络或者电视之中,这就导致学生对于太极拳的理解会出现些许偏差。而且在某些影视作品之中的太极拳镜头受到了特效的渲染加持,变得极为高深莫测,使得学生对太极拳的认知越发偏离正轨。由此可见,如果想要推动太极拳融入到学校的体育课程建设之中,那么明显需要克服诸多困难,首要目标就是全方位地改善学生对于太极拳的认识,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太极拳活动的意义以及相应方法。面对此种情况,我国高中教育单位有必要全方位地深化体育课程的建设,在其中融合有关于太极拳的相关知识内容,以此来全方位地强化学生对于太极拳的理解,促进学生成长。此外,在体育教师开展太极拳教学课程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地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等方式来更为有效地引入有关于太极拳的知识内容,以此来全方位地促进学生成长,激发学生群体学习太极拳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与此同时,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育单位需要为体育课程安排更多课时,其根本原因在于太极拳的招式过多,因此往往需要大量课时支撑才能够让学生群体形成更为深入的了解,这不仅仅是学生群体学习的需要,更是建设体育校本课程的必经之路。在开展平时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如果教学课程安排不够合理的话,那么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于相关动作的记忆,无法切实有效地完成太极拳学习这一重要目标,同时也无法让学生对太极拳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导致太极拳教学失去其本源上的意义。
2 采用多种手法,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想要推动太极拳融入到高中体育课程,那么教师就有必要先行激发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手法,以此来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领学生自主地融入到教学课程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促进体育课程建设,推进太极拳的整体教学进程。
首先,教师有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准,促进高中体育课程校本建设的一大重要前提就是构建出足够专业的教师团队,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太极拳教学能力,这样有助于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为学生示范相应的太极拳动作,通过动作示范的过程来让学生充分领会到太极拳的魅力所在。所以教师需要明确太极拳的意义,在深度挖掘其体育精神的同时进行准确而又合理的示范,以此来全方位地强化学生群体对于太极拳的喜爱。优秀的太极拳教师往往能够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提供诸多推进作用。
其次,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渗透有关于太极拳本身供方所具备的重要特征,以此来全方位地激发学生想要学习太极拳的热情与动力。太极拳的攻防形式和散打、跆拳道、柔道等运动形式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其更为注重于攻防兼备,并非是单纯地进攻套路。鉴于此,教师在为学生示范太极拳的过程中有必要为学生讲解相应的攻防知识,用以引导学生自主地融合到教学活动之中。
再次,教师在开展太极拳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将太极拳和音乐相互融合,太极拳的最核心特点就是沉稳,高中学生无论是在心理亦或是审美方面都存在诸多跳跃性,其对于太极拳特征的理解尚且还有诸多上升空间,因此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将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自己的动作,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太极拳本身具有的独特色彩。鉴于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慢下来,利用音乐辅助则能够有效完成此项工作,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速度,同时还能够极大程度上地缓解学生的身心,强化学生对于太极拳学习的兴趣。
最后,教师则是需要利用联想记忆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记忆太极拳的各种招式,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大脑之中形成更为深刻的记忆。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况下进行反复练习方可,而非是在教师的硬性要求之下死记硬背。
3 设置实践活动,在体育课程之中融合大量太极元素
在将太极拳融合到高中体育教学课程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太极拳所强调的量力而行,在不断地练习之中实现自身能力的升华,并不是和他人进行竞争,太极拳更为注重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还能够放松学生的心灵,因此将其融入到高中体育课程之中并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慢慢进行。
首先,教学初始阶段为学生传授相应的简单招式。太极拳存在五大派别,任何一大派别都存在其相应的招式,但是教师必须要予以主义的是,太极拳教学并非是要让学生学习多少招式,而是要看招式是否能够为学生成长提供帮助。在太极拳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仅仅为学生讲解有关于太极拳的基本招式,让学生学习透彻少数招式,通过专精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成长,深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
其次,教师在进行太极拳教学的时候有必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空间,用以让学生明白太极拳并非是花拳绣腿的招式,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功夫。教师在体育课上可以要求学生群体两两分组,进行一对一的对抗,引导学生充分展现出自己学习的招式。教师可以先行为学生进行相关的示范,而后再引领学生进行对抗,此后教师则是充当学生群体的评委,对学生的具体表现情况进行打分,充分贴合学生群体的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促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练习,让学生明白一板一眼的太极招式的内涵所在。例如,“搂膝拗步”就是非常普遍的攻守兼备的方法,如果教师仅仅为学生演示讲解的话,那么学生往往无法充分领会其作用,因此教师有必要引领学生进行实践探索,用以帮助学生充分展现出太极拳的价值所在,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群体的成长发展。
最后,教师可以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和其他班级进行有效沟通,用以举办相应的班级对战,让学生群体互相切磋,共同进步,以此来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在团队精神的引导之下茁壮成长。
4 结语
总之,在高中体育教学之中融合太极拳的核心方法就是让学生了解太极拳并且形成对太极拳运动的爱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充分感受到太极拳的魅力所在。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无论是在我国经济、政治,还是艺术等多方面都具有颇为深远的影响,将太极拳引入高中体育教学课程之中能够全方位地促进学生成长,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于文化的形式来渗透相应的体育教学内容,以此来让学生充分领会到太极拳的重要作用,为太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易方炜.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8):162.
[2]余阳.太极拳国际传播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2):72-74.
[3]孙小玲.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86.
[4]康戈武.太极拳传统技术与练法的儒学文化根源及其现代价值[J].武术研究,2018,3(2):1-5,20.
【太极拳论文:太极拳论文3000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