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实践归化和异化应用论文
- 论文大全
- 2023-02-09
- 127
摘要:在现实的文化交流中,两种策略的交叉使用更能符合文化交流的发展主流,也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正如作家梁晓声所说:“一部上乘的翻译作品如同两类美果成功杂交后的果子。”译文的语言不可能是纯粹的异化语言或者归化语言,而只能是源语和译语的“杂交”语言。
一、引言
在《高级英汉翻译》一书中,作者指出,直译和意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着主要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交流的频繁,直译和意译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形式和意义的关系,显然无法满足翻译的需求。如今,人们已经将翻译研究的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领域,再抱着直译和意译不放,就未免有些因循守旧。
其实,无论历史如何发展进步,翻译的根本目的也离不开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满足译入语读者对外来文化的需要,二是将译出语文化彻底融入译入语文化中,丰富译入语文化。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其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到的那样,将翻译的方法称作归化法和异化法(1995:20)。所谓归化,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者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而所谓异化法,则是译者尽可能地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
二、归化
在很多情况下,译者为了吸引目的语读者的注意,引起目的语读者的兴趣,不得不采取归化译法。采取归化译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相似的或者指代功能相似的两种语言载体。
例1:He explained the beauty of the music to his wife but it was casting pearls before swine.
虽然“casting pearls before swine”是明珠暗投的意思,但是放在这里,也许会使大部分的中国读者对该句的意思感到迷惑,但是如果将这个短语的意思根据归化译法的原则翻译成“对牛弹琴”,整个句子的意思就会很明白了。
例2:The young couple were leading a cat-and-dog life.
如果直译原文的意思,“a cat-and-dog life”是猫和狗的生活。也许大部分的中国读者就会产生疑问:“猫和狗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活?”显而易显的是,“吵吵闹闹的生活”显然要比“猫和狗的生活”更容易得到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和认可。
三、异化
如前面所提到的,如果异化翻译法有这么多的不足,是不是我们就应该摒弃异化翻译法,直接采用归化的译法呢?答案是否定的。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不难发现,虽然两者之间有很多的共性,但是各自的特性却也是随处可见的。那么,在遇到缺乏相似或者相同指代功能的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使得翻译过程能够顺利地完成呢?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I supposed I should be condemned in Hareton Earnshaw’s heart, if not by his mouth, to his lowest pit in the infernal regions…(E. Bronte:Wuhering Heights, Ch.4, V. II)
乍一看去,这里的“lowest pit in the infernal regions…”似乎翻译成“十八层地狱”,但是这是一个佛教的术语,又如何能够从一个基督徒的嘴里说出来呢?为了避免“文化错位”,避免给译语读者造成错觉,还是应该以源语文化为依托,老老实实地将其译作“地狱的最底层”更合适些。
例2:My uncle Cassidy gives me money! Pigs might fly if they had wings!
这里“Pigs might fly if they had wings!”的译文“那猪也能飞上天了!”不仅给译入语读者带来了新鲜的审美愉悦,同时也丰富了汉语文化,何乐而不为呢?如果非要在汉语中寻找一个相似的喻体,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似乎也足以表达这样的意思,但却失去了异化语言的生动和活泼,无形中译入语也让读者错过了享受文字魅力的机会。
四、总结
归化法和异化法自问世的那天起,就受到了翻译界的高度关注,学者和专家也对究竟该采用何种策略进行了很多的论述
总而言之,无论是归化译法还是异化译法,目的都在于取悦读者
【参考文献】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2]戴祥萍.归化和异化[D]. 上海师范大学,2011.
[3]孙致礼,周晔. 高级英汉翻译[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