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灵成长课程那场心灵课的纠纷
- 论文大全
- 2022-08-24
- 167
还记得刚刚懂事的时候,仿佛感觉世界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是神奇而神秘的,想去尝试一下,但是又害怕这个东西会有什么危险,所以总是摇摆不定,只能用泪水来发泄。那时,心灵是幼稚的。
后来,年龄稍微大了一点了。有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情也敢了,因为做到了以前不能做的事情,所以非常的快乐,每天总是洋溢着笑脸。那时,心灵是快乐的。
都说“人比人,气死人”,上了幼儿园之后,每天接触的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自己也不是掌上明珠了。况且还有很多小朋友的能力在自己之上,所以微微有一点沮丧。那时,心灵是失望的
大约五六岁的时候,记得我那时一下子就从全班跑步倒数第一成了数一数二的高手,小朋友们都很“崇拜”我,自己小小的虚荣心毛病也就犯了,而且那时思想也成熟一些了,所以那时的心灵是交错在想高兴又高兴不起来里。
入学了,当时感觉突然从幼儿园的老大变成了小学的老小,误差太大,再加上一开始同学们都不熟悉,所以话不多,只是跟几个比较要好的朋友一起玩,那时,心灵有一点点的不高兴。
一年级第一次的期中考试,考得不错,爸爸奖励个陀螺,非常快乐。觉得上学还不错,嘻嘻。心灵是暗暗窃喜的。
二年级了,同学们也都熟悉了。感觉自己在班里个方面还是不错的。不过有一些家里富有的同学买了一些我没有的东西,想要,又怕父母不同意,所以一直憋着没说,那时,心灵是沮丧的。
三年级是中年级了,可以叫两个年级的学弟学妹“小屁孩”,感觉很好。呵呵,虽然可以叫,潜意识告诉我不要叫,如果是年龄小一点,不会听的,但是毕竟成熟了很多,对潜意识也有了解,所以就没叫。那时,心灵是成熟的。
五年级,升入高年级之后又有许许多多的困扰。功课间艰难了起来,作业渐渐多了起来,老师渐渐严了起来。这让在一二三四年级管的比较松的我们很不适应。但是一想到要升入六年级,要考初中,有非常快乐和期盼,所以,现在,我们的心,都是充满着憧憬的。
这是我心灵成长录的一部分,要是按一本书来算,这只能算是个前言。以后,人生的路还很长……
身心灵成长课程那场心灵课的纠纷如果你对于要不要参加身心灵成长课程有疑问,一定是你已经接触了课程,或者你知道一些有关于课程资讯,亦或者是你身边有人开始在上课,他们自会有一些观点带给你,可能有的人会非常兴奋的跟你分享他或她在课程里面收获了很多美好的体验,甚至也推荐你去上课,也有可能有的人会跟你分享这个课程真的不好,很多神神叨叨的东西,加上价格昂贵就跟你说这样的课程不值当。
这就像小马过河,当小马小心的试探着,一步一步地趟过了河,他明白了,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从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说,高品质的课程,对于有内在成长渴求或者在生命中碰到困境的人来说会是非常好的支持。
什么是内在的渴求呢?当一个人外在的生活看上去都是非常好的甚至堪称完美,有好的经济收入,好的职位好的车子好的房子,稳定的家庭,在外人看来真是好福气,但是这个人本身却有一种内在的缺失,总觉得生命中少了一点什么,而这个少了一点成为他或她生命中的痛点,外在的资源再丰盛却缺少了内在的那份真正的喜悦与圆满,于是他或她开始在生命中找寻,在生命中找寻某些不一样的东西,对于这样的人,真的建议可以开始参加一些身心灵的课程或者可以探寻一些修行的法门,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找寻心的家园。
那什么又是生命中的困境呢?生命中总是有困难,一个人从小到大要克服种种困难也品尝风雨过后的喜悦,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更加趋于成熟练达,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克服很多困难的能力和意志力,而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不乏很多支持的资源:爱人、朋友、同事、兄弟姐妹、父母……
我这里所特别指出的生命困境,是指在你的生命中事业上或者关系上亦或者自身的情绪上出现了很大的困难,你已经没有办法通过以前的方式找到出路,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有某个身心灵课程的消息出现在你面前,我建议你大胆一试,不外乎几千元钱加上几天的时间,而通过这样的课程你可以学习到很多的方法,清理自己的情绪,疗愈童年的创伤,体会整个团体的支持,并且学习到一些方法可以运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学会从自己的内在找到更多的力量与智慧去面对日常生活的种种挑战。
还有一种人既没有面临内在成长渴求也没有在生命中碰到很大的困境,而在这个时候有这样的身心灵课程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开始对于内在的成长产生了好奇,这样的人还是可以选择合适的课程去体验,带着对于生命的好奇,去品尝在以前的课堂里面没有过的体验。
因为在目前中国,由于教育体制的局限,我们的主流教育过于强调智性的开发,我们所有的竞争都集中在对于知识的学习,而我们几乎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处理我们的情绪和感受,我们过于活在头脑中,也迷失在头脑中,这样的迷失让我们的生命窄化,并在生活中创造出非常多的冲突,我们非常缺失对于情绪和身体感官的关注和教育,我们也缺失了对于生命本身的探究和体会,而身心灵的课程大部分的都是运用各种方法技巧去探索我们的身体、情绪、感官还有很多超越头脑的现象,而我们的生命因为这些会更加饱满,我们对于生命也会会有更宽广的视野,而且在这些课程中都有非常实用的方法可以更好的协助我们在生命中更加沉淀下来,成为自己的主人。
由此看来,适当的参加一些身心灵课程对于生命的扩展还是相当有助益的,只是如今市面上的课程非常多,有的价格非常昂贵,也有一些虚夸功效的现象,所以,想要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参加,除了勇气,也要谨慎为之,找到可以信任的机构举办的课程也相当重要,也需要根据自己本身的经济状况实际的掂量学习成本与实际的收获之间的平衡。总之是既不要妖魔化身心灵课程,也不要过于圣神化身心灵课程,这样无论我们选不选择去上课,也不需要过于纠结与烦恼。
身心灵成长课程那场心灵课的纠纷在外人看来,若纳生所宣扬的灵修课程显得很神秘。
不过常斌这个班的班长王东则说,“其实这是门科学。”王东的妻子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他是在妻子的建议下跟许宜铭学习的。
前些日子,有同事跟王东说,这三四年没怎么见过王东发脾气骂人了,这么一说才提醒了王东,他发现自己在课程中修得“淡定”了,以前管那么多公司“累得半死”的王东,现在轻松多了。
使人“淡定”的课程为什么却使郭凯天、常斌夫妇对他们的导师“大打出手”呢?
许宜铭、王珍妮称“郭凯天先生因夫妻关系恶化,将责任归咎于许、王二人,数次殴打许、王二人”。
但按郭凯天夫妇发布的“真相说明”,则是因为“心理治疗师课程宣扬的性混乱等内容”,如许宜铭曾当着其他学员的面质问过常斌:“你真的相信你老公很爱你吗,你真的相信你老公真的就你一个吗?男人都是性动物,男人只要有条件,不嫖不包是不正常的”;王珍妮也对常斌说过类似的话:“你只有你老公这一个性伴侣,你没试过别的男的,怎么知道你老公就能满足你呢?”9月27日,郭凯天“为进一步与许、王二人交涉,以保护妻子不再继续受到精神伤害”,“尝试登门再次沟通”。陪同的人是为确保自身人身安全,邀请的“友人”。
10月6日,郭凯天、常斌夫妇还委托律师发布声明,表示“已就许、王二人‘宣扬性自由、性解放、性混乱,宣扬打开性能量’,传播违背社会公德的‘奥修’、‘谭催’课程内容,向有关机关报案,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责任。”
常斌的同学天蓝(化名)在看到媒体报道中的“真相说明”后,则站出来澄清:许宜铭课程“宣扬性自由”并非事实。至于“谭崔”等敏感内容,她曾专门花一个多月去学习,这些在许宜铭的课程里并没有。
她担心,由于媒体这样传播:“对于没有准备好的人来说,他们只会选择他们想看到的去相信,而这些,并不是全部真相。”
“准备好”、“正向能量”、“慈悲心”,这些被课程中人频繁使用的词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点陌生。什么叫做“准备好”?指的是从经济状况到内心情绪的状态,就如同7月31日晚要求许宜铭进行点评的常斌,在反复确认后,听到的是许宜铭问她:“你丈夫这么帅,这么有钱有地位,而你确实比较普通平凡,你应该想想他到底爱你哪一点?”身在台湾的许宜铭回忆:“我反复确认,她说准备好了,但看来,其实她并没有准备好。”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员说,很惊讶导师会使用那样的语言点评,显然常斌因那样主观的评判感受到了伤害,“用我们的眼光来看,她觉得受到伤害就是真的受到伤害,我们必须尊重她的感受。”
身为“身心灵导师”的台湾人许宜铭,毕业于辅大中文系,并非心理学专科出身。如今他的资历栏里,介绍他是“台湾真善美生命潜能研修中心创办人及负责人、台北完形心理学中心筹备处创办人及负责人、中华潜能开发协会发起人及创会会长,以完形治疗作为主要助人方式,协助20000多人迈向自我成长及潜能开发的道路”。
许宜铭的主打课程以完形疗法为主,完形疗法创办50余年,是一个注重对“此时此地”的“觉察”的心理治疗方法。
他的学员郭凯天读的是全程9天的智慧之旅课程,常斌读的三年期84天的完形治疗师班课程,学费不斐。有同学认为这笔钱对于她来说完全不成问题,她也不时缺席课程,丁卉就不只一次在午休后见到常斌姗姗来迟。
上课其间常斌夫妇的豪爽也给学员们留下印象,丁卉记得常斌经常买水果或者点心什么的请大家吃。郭凯天多次请许宜铭吃饭,出入都是非常高档的场所。这个课程每两个月一次,每次课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都会进行一次聚餐,没读这个班的郭凯天有次亲自出面请所有同学和老师到深圳最贵的卡拉OK。
尽管参加“身心灵”培训的效果如何存在争议,但在完形治疗师班里,像常斌一样实现财务自由的同学不在少数,有的是拥有房地产、酒店和投资公司的企业家,有的是拥有制造企业的老板,也有完成财富积累后改行办学的商人。
当大多数中国人在因房子问题受尽折磨的时候,有一部分中国人已在追求“身心灵”的成长。广州一名培训机构的讲师开玩笑地总结说,一般“三有”人士才会参加“身心灵”的工作坊,这三有是“有钱、有闲、有病”。其中“有病”指的是情绪困扰。
专注于身心灵修炼的胡因梦认为,付出昂贵的金钱代价,不断花时间看书和参加过多的培训去完成“身心灵”的成长,并无必要。“这其实是我们所接受的主流教育的负作用,从小我们便被教育说要做出别人喜欢的样子,久而久之就丧失了探索自己内心的‘本能’。”
而在一些社会学者看来,中国社会由于缺乏宗教等终极性关怀的气氛,没有“彼岸”的观照,所以对于“此岸”的修心养性培训课程才表现出过度的依赖
【身心灵成长课程那场心灵课的纠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