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目前粮食现状3篇

  我国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粮食需求量大,一部分由本国生产供给,另一部分大量从国外进口。本国供给方面,虽然我国人口基数大,但是小麦、玉米、稻米的产量在常规年份还是能够达到供需平衡的。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中国目前粮食现状,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目前粮食现状1 中国目前粮食现状3篇

  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确保粮食安全面临更高要求。

  一、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一)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十一五”以来,我国粮食连续增产,粮食安全得到可靠保障。从2003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6年丰收,年均增幅3.56%,没有出现延续多年的每3年有1年粮食减产的局面。2009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纪录,达到5.308亿吨。2010年“十一五”规划完成之年,规划原定粮食总产量5亿吨指标已经提前超额完成。未来,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基础设施改善,以及化肥及其他物质要素的投入,再加上开发后备土地资源的增产因素,我国粮食增产仍有较大潜力

  (二)粮食需求平稳增长,基本供给能保障

  目前,我国粮食自给率大约93%,虽然低于95%,并且近年国际粮价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但我国除大豆外,小麦、玉米、大米等品种进口量很小,不足国内产量的1%,国内粮食价格变动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小。从品种结构看,小麦和稻谷消费量相对稳定,玉米和大豆消费增长较快。从消费区域看,农村和城镇口粮消费总量在逐步减少。主销区粮食消费量继续增加,部分粮食主产省的粮食消费也有较大增长。目前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7个主销区,产需缺口由2003年485亿公斤扩大到2007年550亿公斤左右。

  (三)粮食生产的各类支持保护政策不断完善,农民种粮积极性有较大提高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中央一号文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措施。取消农业“四税”(农业税、林特产品税、牧业税和屠宰税)政策,农业和农民得到“休养生息”,减轻了负担,农民每年减负约1250亿元;实行农业“四补贴”, 财政综合补贴与财政专项补贴相结合,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管理逐渐规范的农业政策补贴体系。其中,农机购置补贴由2004年的66个县扩大到2010年的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补贴金额由2004年的0.7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145亿元,接近过去6年中央财政总投入的3/4。

  目前,中央进一步完善了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等;实施并建立了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增长机制。2007年后,农民直接享受财政支农投入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8183.4亿元。

  资料来源:2009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另:2009年数据来自财政部,2010年数据来自《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注:从2007年开始,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因报表制度调整,口径与往年不同,本表中的支农支出仅为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

  同时,为了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这几年还加强林草生态建设、耕地质量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从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就明确提出把水利建设的重点转向农田水利建设。2005年中央启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补助项目以来,到2008年,共安排工程总投资143亿元;其中中央补助46亿元,地方财政33亿元,农民投资投劳64亿元。这些政策和机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2003年以来,粮食种植面积、单产、总产量同步增长,粮食生产由恢复发展到稳定发展。

  (四)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我国粮食库存保持较高水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安全线水平,对粮价的调节能力增强。2004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这既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和积极性不受打击,又防止粮价大幅度波动影响经济运行;完善市场调控机制,适时采取玉米、大豆、油菜籽等临时收储政策,支持企业参与收储,健全国家收储农产品的拍卖机制等。同时,创新托市收购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元市场主体。目前,全国具有收购资格的多元市场主体已经达到6.7万家,其中,两大国有粮食企业的收购能力不断增强。从2006-2009年,国有粮企累计收购粮食64610万吨,占社会粮食总收购量的57.8%,确保了主要粮源掌握在国家手中,极大地强化了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

  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一)未来我国粮食需求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一是我国人口总量庞大、基数高,粮食需求和供给具有放大效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由原来自给型消费转为外购型消费,我国粮食总需求量将逐年增加。目前,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的人均口粮消费需求均在平稳下降,只有饲料用粮的玉米和榨油所用大豆消费在增加,产需关系趋紧,尤其是大豆的进口一直在增加,并且未来仍将增加。2010年,现有粮食产能基本满足需求,预计2020年粮食需求总量将达到11450亿斤以上。从供求关系看,我国粮食虽然连续6年丰收,但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满足2020年的粮食总需求,今后10年,每年至少要增产粮食80亿斤,确保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随着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消费食物的多样化、优质化趋势将加强,动物蛋白食品的消费数量会越来越大。目前,城镇居民的肉类消费算上户外消费,大约有40公斤,已是中国人比较合理的消费量。中国农民年人均肉类消费只有19公斤,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意味着饲料粮消费将进一步增长。同时,工业化也会带来对农产品加工需求的增长,利用粮食转化生物能源的趋势加快,能源与食品争粮矛盾日益突出,将会加剧粮食供求紧张态势。同时,城市化过程中的耕地占用,也会对未来的粮食生产构成制约。

  三是从国际市场看,粮食供求总体也呈偏紧态势。受人口增加、生物燃料发展等因素影响,粮食需求将继续呈刚性增长;受经济衰退、气候变化、许多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水平相对较低等影响,世界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在增大,2007年的库存量已跌至25年来的最低水平。尽管这几年产量有所增长,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供求关系仍然趋紧。特别是2010年受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持续干旱等因素影响,全球小麦减产,部分国家调低粮食产量预期,加剧全球粮食紧张形势。我国利用国际市场来弥补国内个别品种供给不足不仅成本高、风险大,可供我国进口的粮食资源十分有限。

  未来,紧平衡将是我国粮食供求的一种常态。根据农业部的推算,2015年,我国粮食产需缺口将达到2200万吨,2020年达到2800-2900万吨。上述这些因素,都将加大我国粮食供需总量平衡和市场调控难度。

  (二)粮食供给能力提高严重受限

  一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尽管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非农建设用地等因素影响,耕地数量逐年减少。2001-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由12761.58万公顷减少到12173.52万公顷,年均减少98.01万公顷。按此速度,到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将减少到10899.39万公顷(163491万亩)。这会对未来的粮食生产形成制约,损害粮食安全基础。

  二是水资源短缺,干旱威胁严重。水是农业的命脉,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作为粮食主要产区的华北平原,由于超采地下水,已经出现9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漏斗区”。缺水成为粮食主产区增产的制约因素,同时,水资源污染严重。据统计,全国1200条河流中,有850条河流受到严重污染。环境和水资源污染降低了我国粮食农产品的质量,也制约粮食生产的增长。

  三是自然灾害威胁较重。近年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对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供给造成极大的不便。上世纪80年代全国年均农田受灾面积3400万公顷,成灾面积1667万公顷,90年代年均受灾面积4467万公顷,成灾面积2267万公顷,全国农田平均受灾率达35%。新世纪以来,全国成灾面积仍未有大的好转,2000-2005年6年平均每年农田受灾和成灾面积分别达4741万公顷和2704万公顷,与20世纪90年代接近或偏多,严重的2003年成灾面积达到3252万公顷,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目前,突发性极端天气增多,病虫害多发、频发、重发,旱涝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状况呈加重趋势,对稳定粮食生产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四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我国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主要靠组织农民投工投劳开展冬春修维持正常运转。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投入,建设标准低、历史欠账多,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小农水利建设投入剧减,由1998-1999年的100多亿个工日锐减到目前的不足30亿个工日,导致相当一部分工程运行状况急剧下滑,超期服役、带病运行,老化失修、淤塞渗漏,效率低下、效益衰减。目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重为48%,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低。

  (三)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高

  尽管近几年粮食价格稳步上升,但农民种粮收入仍然不高,特别是与从事其他产业相比,种粮比较效益明显偏低。从2004-2008年,由于物质费用和其他成本上升,全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平均每亩成本从395元增加到562元,增加42%;亩均净利润从197元下降到186元,下降5.1%,人工成本从141元增加到175元,增加24.1%。农业生产成本的上涨,使得种粮比较收益快速减少,农民主动投入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受到抑制。

  (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我国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而发达国家一般在60%-80%,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左右。农业科研与生产结合不紧密,基础性研究比较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到位率低。同时,我国的化肥、农药利用率以及微生物农业、精准农业、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均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研究投资支出占农业GDP的比重已经下降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之下,政府农业科研投资的68%集中于大宗谷物类产品。非谷物类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方面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同时,种子产业发展存在育繁推脱节、育种水平低、种子企业缺乏竞争力、市场监管技术和手段落后等问题。

  (五)我国大豆与植物油对外依赖程度大,潜在风险增加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超过70%,大部分的进口源由四大国际粮商(嘉吉、ADM、邦吉和路易达孚)控制,大豆的定价权基本上由其掌握。目前,国内生产已经不能替代进口大豆与植物油。根据测算,按国内亩均产量计算,2008年进口食用植物油与大豆生产相应需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约5亿亩,相当于国内现有播种面积的20%。我国现有耕地18.17亿亩,年播种面积23.4亿多亩,其生产用途分配如下:粮食16亿多亩,蔬菜2.5亿多亩,油料近2亿亩,棉花进0.9亿亩,其余作物总计2亿多亩。无疑,再将数亿亩用于油料生产是不可能的。2008年11月,海关总署更发出预警,跨国投资企业丰益国际企图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的市场。此外,在粮食领域,一些外资企业开始在粮食主产区开展粮食收储和加工,并且向农资供应和粮食种植环节延伸。2010年夏天,外资企业加入到了“抢粮潮”的行列。日前,丰益国际集团投资的“益海嘉里”粮油项目首次在山东、河北等地介入粮食收购环节,而且其收购价明显高于市场价。从农业产业链条来看,外资对我国农作物种子的控制日益加深。在山东寿光,80%的蔬菜品种为“洋品种”,有的洋种子每公斤价格甚至超过了黄金。这些必须引起警惕,否则威胁农业生产。

  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阶段,也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适应这一形势要求,保障粮食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

  (一)坚决确保耕地资源和水资源“两条生命线”

  一是进一步严格执行和完善现行水土资源使用的政策法规,做到令行禁止,建立相应的资源损失问责制度和经济赔偿制度,以保证有限的资源能够足量投入粮食生产;二是进一步合理规划国土利用与开展大规模国土整治,使产业、人口、城市发展布局与水土资源的有效、节约、可持续利用相协调;三是全面启动对水土资源的有偿使用,对重要水土资源保护区的地方政府与居民给予经济补偿,鼓励节约保护使用水土资源的技术创新与推广使用,促进有限水土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二)完善补贴制度,逐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给农民以稳定的持续性预期

  逐步增加直接补贴的资金和规模,扩大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范围,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各项对农民收入的补贴制度,形成稳定的粮食补贴增长机制。参照社会平均工资上涨幅度或物价上涨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给农民以稳定的持续性预期,从根本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供应保障能力。

  (三)加大农业科技水平投入力度,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一是积极推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多渠道农业科研投入机制,支持与粮食生产相关的基础性、前沿性科学技术以及流通领域先进技术研究和应用。二是提高粮食生产设备、设施、方法的科技含量,引导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训新知识、示范新机制。三是加快现有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制、整合,根据粮食科研和生产实际,推广一批品质优、单产高、适应性强的主导品种和优质高产、节本增效、防灾减灾、标准绿色的粮食生产实用技术。

  (四)高度重视食物的国际供给稳定,建立坚固的战略支撑点

  将来进口粮食、食用植物油与油料是保障我国食物供给的重点。增加供给的渠道,一方面是国内努力生产,另一方面是保障进口,后者将是增加供给的主渠道。因此,首先要保持与美国、加拿大、巴西等粮食、食用植物油与油料出口大国的良好贸易关系,并尽快在土地丰富的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基本稳定粮食进出口交易。其次,要特别加强对非洲等食物极端短缺国家的农业发展支援,帮助其加快农业发展,一方面尽国际义务,与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帮助其逐步缓解饥饿困境,实现其温饱;另一方面,与其建立良好的农业开发关系,改变目前主要依靠南北美洲两个进口支点的局面,建立新的战略支撑点。

  (五)对重要农产品主产区实行全方位保护,保障重要食物数量增加、质量可靠、流通及时

  目前已经对粮食主产区实行的耕地、价格、基础设施、财政、贷款等支持和保护政策,应当扩大到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料、肉类、蔬菜、水产品、水果等生产基地。特别要综合运用财税、价格、金融、法律等多种手段,建立对重要农产品主产区的政府与农民的利益补偿制度。改变目前“种粮大县、财政穷县”的现象,形成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六)完善食物及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目前我国食物及粮食供给与消费的基础情况,实际是不清楚的。如耕地面积,过去长期公布为16.5亿亩,上世纪90年代后期修正为21亿亩,进入本世纪初又调整为18.5亿亩。粮食产量与库存,也存在不少重大疑问,比如2009年公布的国家粮食库存2.254亿吨,而社会其它库存如农户存粮却未统计,过去曾经统计约1.5亿吨以上,如此推算,全国粮食总产应当在5.5亿吨左右。基本情况不清楚、不准确,往往导致宏观决策的困难与调控的错位。应当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建立常规的食物及粮食的土地、生产、消费、营养统计调查系统;另一方面,建立食物及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作为人口众多与农业资源紧缺的大国,确切掌握食物及粮食安全信息是非常必要的。

  (七)运用价格、税收手段促进食物的合理生产与科学消费

  目前我国食物供求存在着生产资源贫乏与产供销各个环节浪费并存、部分人口营养过剩与相当人口营养不足并存的状况,显然不利于保持食物供给的长期稳定。可以考虑在逐步提高主要食物生产价格、鼓励增加产量的同时,对在家庭之外用餐征收粮食消费税,并以所征税收设立粮食生产与消费基金,用于支持生产和救济营养不足人口。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目前粮食现状2

  在去年七月份央视记者采访袁隆平院士的时候,袁院士曾表示“我国粮食不够吃的,中国差不多14亿人口,中国粮食是不够吃的,要进口的,要进口一部分。我举个例子:大豆也是不够吃,我们中国人吃豆腐,每年进口大豆七八千万吨。”那么当前究竟是不是这样呢?下面咱们针对我国的粮食状况做一下分析,看看究竟我国的粮食是否够吃。

  粮食总量

  我国的粮食总产61791万吨,人均年口粮可以达到954斤。这个数字显然是有结余的,即便是参照每人每天两斤的粮食,当前我国的粮食在不做任何进口的状况下也完全是够吃的,请大家不要怀疑上面的数字,都是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这也说明了一点,我国的粮食总产方面是完全能够满足国人需求的。

  然而正如袁院士所言,我国的粮食是要进口的,要进口一部分,比如说三大主粮玉米、水稻、小麦,每年都可以在进口的粮食名单中找到身影。不过进一步的了解你会发现,这三大主粮的进口量其实都很小,以玉米来说,我国对于玉米进口实施了配额制度,这也意味着年度进口的最大量为700万吨,而国内玉米总产可高达2.16亿吨,仅仅占到了3%的比重,这样来对比的话,进口量是不是显得九牛一毛了?而水稻玉米的年度进口量则更低,仅仅300万吨左右。这也就是说其实这三大主粮在我国完全是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的。

  为什么进口?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进口粮食呢?这就有点像过去农村在磨面的时候不同家之间换粮食,A家的小麦产量虽说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但是品质不是太好,或者说想要换一下口味,就同B家进行粮食交换,B家的小麦品质可能比较好,或者另有一番风味,于是就顺利的实现了交换。在国际上,我国的粮食进口道理也差不多类似,比如说我国进口的小麦其实大都是优质强筋小麦,用于面包加工制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是不是缺粮呢?缺!不过缺的是优质粮!

  大豆供给够吗?

  其中袁院士就提到,我国年大豆进口量高达七八千万吨,其实这个数字是有必要纠正一下的,如今我国的大豆进口量是稳定在8000万吨以上的,2017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为9553万吨,而2018年大豆进口量为8800万吨,而今年也定然会超过8000万吨。需要纠正的另外一点则是,进口大豆并不是因为国人要吃豆腐,袁院士的吃豆腐和大豆进口其实并没有什么必然性的联系。进口大豆基本上都是转基因大豆,根据我国的要求转基因大豆的用途只能是榨油和豆粕饲料,因此来说进口大豆也不可能用到豆腐制作当中。

  因此来说当前我国的大豆供给匮乏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科学兴农认为在今后很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大豆还将维持大量进口的现状。但是需要明确一点,三大主粮匮乏了会闹饥荒,而匮乏了大豆不意味着国人就要饿肚子,因为三大主粮是完全可以填饱肚子的,明确这一点的话,我们才好对当前粮食是否匮乏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综上来说,我们也就可以下一个结论了:我国粮食够吃,但是供给结构不平衡,但是为了维持我国人民以及工业用粮,大力发展我国粮食产业,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毕竟今后工业用粮会越来越多。

  中国目前粮食现状3

  我国地处太平洋沿岸,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太阳黑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2020年受这些现象的影响,我国已经出现大量异常自然现象,自然灾害频发。

  一、南方多地水灾造成绝收

  2020年5月下旬起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西南、华南及东南沿海等地因持续强降水引发的严重洪灾。多省发生暴洪、城区内涝、渍灾。截至7月13日造成绝收面积达到516千公顷,为近年来最强水灾。

  二、东北地区旱灾至玉米减产,华南双季稻产粮区持续干旱

  东北产粮区持续降水偏少,出现伏旱,玉米受到卡脖旱影响,无法抽穗或发育期推迟,加之7月23-24日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导致授粉质量变差,致使玉米减产。华南双季稻产粮区:华南双季稻产粮区自7月起持续干旱,随着干旱的持续发生将对华南地区粮食产量造成重大威胁。

  三、华南等地夜蛾蔓延至北方粮食产区

  2019年草地贪夜蛾首次进入我国,在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热带地区完成定殖过程,2020年进入全面爆发阶段。根据预测,2020年草地贪夜蛾将通过东、西两条路径进入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威胁我国玉米生产。8月中旬,辽宁、内蒙、北京先后发现草地贪夜蛾成虫,直接导致中国各受灾区粮食减产。

  四、东北华北黄淮多地雷暴大风冰雹,农作物受损

  东北华北黄淮局地出现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导致部分蔬菜、果树和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及农业设施受灾严重。

  五、低温、冰冻预警

  拉尼娜现象逐步体现,将会导致低温、冰冻、雪灾的发生,若在粮食收成前期出现冰冻现象则会严重打击粮食产量。今年黑龙江省最早出现霜冻的时间为8月19日,相较往年提前一个月。以2008年为例,拉尼娜现象起始于2007年的第三个季度,并且2008年第1季度就发展出了中度到强度的拉尼娜特点,一直持续到了2008年5月才结束。2008年出现了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其中有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经济损失1516.5亿人民币,受灾人口超过1亿人。

【中国目前粮食现状3篇】

上一篇:针灸治疗呃逆

下一篇:股权转让协议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