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医院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建议
- 写作范文
- 2021-09-09
- 92
一、我国研究型医院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虽然研究型医院在我国的探索已经开展十余年,相关文献报道也较为丰富,但迄今为止,相关领域的研究仍有所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模糊,无法落地
研究型医院的概念自2003年提出后,目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但是在我国卫生系统环境下,哪些医院可纳入研究型医院队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这也直接导致当前相关研究的开展始终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2、参与主体不够全面
目前研究型医院的相关讨论仍然主要集中在军队院校系统
3、研究内容较为局限
当前关于研究型医院的讨论多以定性和医院个案分析较为多见,从全局角度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尚未发现,从医疗服务功能和学科建设角度而言,当前我国研究型医院的发展路径仍不甚清晰。
二、新形势下我国发展研究型医院思路与对策
在当前复杂的改革形势下,未来我国研究型医院的建设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展。
1、明确研究型医院的建设主体
我国研究型医院相关研究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尽快通过科学的方法,遴选出我国研究型医院建设队伍,推进相关工作从理论到实证的迈进。研究型医院作为最优质医疗资源和最高水平医学技术的群体,代表我国最高医学学科发展水平。所以研究型医院队伍的遴选应该注重少而精,并且进行重点专项建设,从而引领我国整体医学学科的发展方向。
2、加强对我国现有研究型医院的评价研究
在遴选出我国研究型医院的基础上,需要通过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构建我国研究型医院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现有的研究型医院队伍进行现状调查,以了解当前体制环境下,我国研究型医院建设存在的障碍和瓶颈,为后续的改革方案制定提供循证依据。
3、研究型医院未来的医疗服务功能转型相关研究
当前卫生体制改革下,分级诊疗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全面推进,但总体进展缓慢。以研究型医院为代表的大型医院对相关工作的开展也缺乏足够的动力,其中阻碍究竟在哪里也一直没有统一的学术观点,相关学术研究成果散乱,政府政策出台困难,政策顶层设计路径不明。因此,需要结合分级诊疗制度改革,重新设定我国大型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的分工和定位,从系统论和全局观出发,全面深入地思考分级诊疗工作的落地以及研究型医院在其中的战略转型。
4、研究型医院建设中一流临床医学学科建设路径探索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此乃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要指导方案。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其临床医学学科的建设始终以各附属医院为依托。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如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临床医学学科,则是研究型医院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工作之一。
5、研究型医院的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管理战略
如前文所述,研究型医院强调的是临床与科研并举的发展模式,并且突出科研的独立主体地位和自主创新的科研发展目标,将会成为未来我国医学科研创新的高地。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研究型医院中人才的积极主动性,形成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是研究型医院建设另一个需要慎重筹谋的话题。当前管理模式下,临床医生的医疗工作与研究工作脱节现象较为严重,既加重了他们的工作压力,又不利于临床问题的及时研究及转化。因此,建立专职研究队伍,构建各司其职、分工合作的交叉研究队伍成为目前研究型医院的主要探索方向。
新形势下医院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建议一、新形势下医院文化建设挑战
最近几年,医院文化的建设逐渐提上日程,在很多医院开展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同时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当前医院文化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
(一)对外在形式过于看重而忽视了文化内涵
大多数医院虽然已经逐渐重视起医院文化的建设,不过有很多都是仅仅停留在表面,过于注重形式上的统一而没有重视精神上的建设,部分医院统一服装、标识,还开展了一些文娱活动,但是并没有将医院文化的内涵发挥出来。只是停留在文化层面,没有重视到医院的内部管理。建设医院文化过于形式而没有文化内涵,就很难得到基层职工的认同,那么医院文化就很难真正建设起来。
(二)医院文化创新不足
很多医院互相模仿,失去了自身的文化创新与医疗特色,在文化建设上一味地抄袭模仿,对于其他医院的文化建设不经分析直接拿来用,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医院的实际情况与员工的感受,导致很多医院之间非常雷同而没有特点,抹杀了医院的个性。所以我们需要建立医院形象的同时,注重医院文化创新意识。
(三)建设医院文化过于急功近利
建設医院文化的过程中,一开始非常盲目且过于急功近利,期待建设文化的成果快速显示出来。但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成果显现并不会很快,当一段时间过后,文化建设的热情就慢慢消退了,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逐渐降低。再者,建设医院文化没有长期的战略目标与战略规划,一旦医院的领导阶层出现变动,则医院文化的方向与重点都会发生偏移,没有长期稳定的建设环境。
二、新形势下医院文化建设的对策
在当前形势下,增强医院的文化建设,能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并达到医院的长期稳定科学发展。有效保证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实现了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与长期战略发展目标。所以,建设良好的医院文化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
(一)统筹协调,建设系统性医院文化
由于很多公立医院的服务主体不是非常明确,并且医院文化的管理理念滞后,效率也不高。在国家的规划当中,公立医院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进行管理,医院自身同时也是卫生管理部门,导致医院在监督与经营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政事不分,医院的经营管理效率很难有大的提升。而当前“医改”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于医疗机构的管理体制进行深入改革,更好地执行国家制定的“医改”政策,解决好建设医院文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管理理念问题,对于医疗体制、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将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分开执行,使医院成为一个单纯的经营性质的部门,将卫生管理事业交给卫生行政部门,以此提升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从而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提升认识,找准建设医院文化的目的
价值观念是一个人活着一个组织对客观事物价值的基本观点,包括组织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以及该组织中人的各种行为和组织利益的关系等。在医院管理层在贯彻医院文化首先要构建医院的价值观念,医院的价值观念是医院在长期运转和实践中,全体员工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医院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精神、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医院文化的价值观念包括4个层面,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和行为层
(三)结合实际,展示医院文化的独特色彩
医院缺少了特色文化就像是缺少了生命力,如果没有自身独特的医疗特色和相应的医院文化做支撑,则当地的其他医院与患者就很难对这个医院有好的看法,医院的长期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建设医院文化需要将自身特色打造出来,获得属于自己的品牌效应,从而获得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同行当中较高的知名度。
(四)遵循规律,确保医院文化的长期发展
构建行为规范首先要引导全体员工恪守工作道德,维护医院利益和国家利益。其次,要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与导向功能,用理智的约束和科学的医院价值观渗透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约束与引导,促使全体员工从内心产生一种发奋进取的精神效应,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要对医疗职工的薪资待遇上进行提升,一些中小型医院更应该这样做,这样就能有效留住高技术的专业人才,保证医院的发展更加长远。同时医院也要给员工晋升空间,让员工觉得自己留在医院长久的工作下去是有前途的,这样职工在工作是会更加努力,这样也能有效提升医院的业绩。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设医院文化工作是一项较大的系统工程,短时间内很难完成。医院领导阶层切勿过焦过躁,需要沉下心来搞好建设,对于医院的发展总结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做好分析和引导,做到与时俱进,保证医院文化的建设发展稳步前行。
新形势下医院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建议1医院后勤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1.1医院后勤管理缺乏行业标准
医院后勤管理的内容较多,主要承担着医院的建筑规划、院内绿化保洁、水电暖的维护维修、房产维修维保及改扩新建房屋、日常办公用品的采购等,专业众多,有些专业具有各自归口的行业技术要求,比如电梯的运行、安装,基建、房屋的管理,燃气、电力的运行等,同时也有一些没有特殊的行业技术要求,如:关于保洁,至今不同范围的保洁、不同流量的保洁人员配置等。因此,医院后勤在日常管理中,对于各专业的管理,务必依照国家规定的管理办法,在管理制度上要全面细化,不能只是依经验制定本单位的管理制度和检查标准。
1.2没有严格的后勤管理制度
我们医院后勤管理发展较晚,在医院管理方面属于新兴领域,人们对于医院后勤管理重视程度还不高。后勤管理制度不健全,流程不规范,医院成本核算归集不及时不完整,影响经济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医院后勤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即使有健全的后勤管理制度也存在执行不到位的现象,造成支出漏洞,成本归集不明确,更不能及时完整地归集费用,使公摊费用扩大,形成隐形浪费。也有医院虽有健全的管理体制,但整个运行流程过于繁锁,办事流程不合理,不规范,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消耗。以上现象均使后勤管理成本增长,管理效能下降,影响医院整体经济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
1.3后勤运营成本不断增加
医院后勤成本包括房屋、能源、各项后勤服务、设备消耗维修以及后勤管理等费用,在医院整体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医院成本管理最重要的是医院管理成本和后勤成本,而后勤成本中占有比例最大的是能源成本。新医改方案实施,国家对医疗技术和服务费用进行调整,药品加成15%的政策取消,对长期依赖药品收入的医院来说,很难弥补取消药品加成的收入损失。一是伴随病患流量的大幅增加,医院必将增加后勤服务设施和人员,在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监控手段的情况下,势必增大医院运营成本压力。二是后勤工作比较复杂,点多、面广、时间长,导致各项维修成本不断增加。三是虽然医院也重视成本核算,但往往忽略了后勤维修成本的控制,也缺乏维修成本核算的制度和措施。四是由于长期以来,医院后勤精通技术专业人员缺乏,高科技设备运行和日常维护完全依赖社会外包维修,从而增加了运营成本。因此,如何降低运营成本,最大限度提升医疗服务价值,已是医院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1.4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人才、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扩大,门诊和住院患者流量不断加大,这将给医院后勤管理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和管理负担。长期以来社会普遍存在重专技轻后勤的思想垢病,医院后勤专业技术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非专业人员多,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人员极少,有一部分医疗管理人员医学常识严重缺乏,对现阶段医疗事业的了解程度和认知度都不够,医院后勤管理中专业的技术维修维保人才极度缺乏。后勤员工容易默守陈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薄弱,工作效率不高,后勤管理成本控制意识不强,不能有效地服务临床一线。科技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后勤管理从凭经验模式进入数字系统运行模式,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而医院后勤保障专业人员却寥寥无几。这些严重影响了医院后勤的正常运行,也必然影响医院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1.5后勤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跟不上新医改前行步伐
医院后勤信息化是指在后勤管理、服务的各个层面采用计算机、条码以及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以充分整合、有效利用医院后勤的各种资源,提高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医院后勤管理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建立一支知识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智力工人队伍。虽然一些医院对信息化管理已普及,但缺乏对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开发,没有总体规划和统一的信息资源基础标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不足;资源不共享,各自为政,相互推诿;大多数医院的后勤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高,组成结构不合理,使之对信息化认知和接受能力受到了限制;缺乏创新机制,陈旧的后勤经验管理模式,使后勤信息化管理仍处在信息化管理的初期,未形成后勤保障能力数字体系,已不适合医院现代化可持续发展需要。
2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后勤管理质量的具体措施
2.1后勤管理社会化,跟上医改步伐
医院后勤是医院重要的保障部门,要随着医院改革而创新机制,以适应医院改革与发展。一是精细化管理。注重细节管理,注重工作效率,注重提高服务水平质量。二是立足医院后勤管理,为医院和患者提供及时、高效、安全的保障和服务,积极配合医院改革,做到合理节约资源,降低运行成本。三是在医院后勤专业人力资源匮乏、不专、不精的情况下,突破自我封闭模式,加快转变职能,引入竞争机制,勇于创新。四是以物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把医院后勤基础服务项目与社会服务项目融为一体,逐步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模式,建立双方对称合理的债权利益关系,为患者和职工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保障性服务,最大限度发挥医院后勤管理作用。如保洁、电梯、绿化、陪护等工作,通过社会公开招标,委托给综合实力强,管理信誉好的相应专业公司,利用专业公司的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产业化,集约化生产流程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有助于减轻医院负担,提高后勤管理工作效率,真正做到减员增效,为医院后勤供应提供可靠的保障。
2.2重视人才建设,加快后勤人力资源建设
医院后勤人力资源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殊属性,即复合性、服务保障性、流动性和专业性。构建良好的人才梯队是医院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后勤管理人才是开展医院基本建设工作的核心力量。医院应该优化后勤人才结构,加强后勤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方式应多元化、系统化、科学化,加强研讨交流,技能培训等。在使用人员时,日常管理着重于个人行为训练,语言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充分体现员工的整体培训。进一步加强后勤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后勤人员岗位管理意识,发挥专业特长,团结协作。注重后勤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认同感,使他们都能充分享有自身价值和脱颖而出的机会。同时医院后勤要正确处理好奖与罚、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杜绝各自为政,相互推诿。
2.3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医改的考核运行指标中,节约运行成本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能提高绩效水平,如何做好增收节支,已迫在眉睫。后勤管理部门则应与医院财务部门密切协作,建立与财务成本核算体系相配套的可操作管理流程,制定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所有支出应与财务成本核算指标体系的责任单元归口口径一致。后勤部门日常开展的各项工作注重责任单元的明确,后勤日常工作单据要正确体现医院经济业务运行轨迹,使财务人员一目了然,便于财务成本核算的准确归集。要本着量入为出,编制医院后勤物资消耗定额,后勤提供的所有物耗能耗均以能直接细化到医院各科就不间接摊销的原则,有利于督促科室落实责任。利用信息智能化,网络化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减少医院后勤管理与其他医疗部门的时间与空间距离。医院后勤部门不能仅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还应充分运用医院HIS系统的物资管理板块的信息储存,为医院管理层决策部门提供详实的数据,最大限度优化配置,降低成本,促进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2.4科学管理,建立后勤保障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化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巨大成绩,是医院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的首要因素。然而由于各医院后勤管理的基础相对薄弱,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滞后,明显影响了后勤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如何建立一套适合医院自身管理现状和模式的后勤管理信息化平台,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是当务之急。结合医院自身信息化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利用现有的办公信息平台和HIS信息化基础,加强领导,明确管理目标,梳理业务,注重绩效考核。与软件公司联合开发适应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系统,制定管理信息化流程,统一管理后勤各种信息和资源调度,实现管理规范化和决策科学化,以提升医院后勤服务水平,降低医院运营风险,有效控制成本。建立商业智能系统,商业智能作为一种新兴的决策支持系统,以数据和过程为中心,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将组织中的过程进行整合,提供决策支持。将复杂的工作简单化,有效避免传统的后勤管理状态下的低效与繁琐,真正实现后勤服务信息化、规范化、专业化、数字化,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3总结
综上所述,医院后勤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方面,新形势下如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努力提高服务保障水平,促进医院和谐发展是医院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后勤服务保障品质的支持,应加强自身管理的完善和提升,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积极推动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探索完善竞争机制,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以适应医院改革可持续发展。后勤部门工作应本着“以病人为中心,服务一线临床”的宗旨,高效优质为各临床科室提供好后勤服务。作为节能节流的重点部门,应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加强成本管理理念,优化配置物资,提高效能,不断提升医院效益,为医患人员提供良好的医疗氛围,为群众的健康造福。
【新形势下医院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建议】
上一篇:耳针疗法简介
下一篇:廉政征文、廉洁征文7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