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探究篇
- 论文大全
- 2022-11-12
- 117
1前言
当前社会中对软件专业技术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需求数量也较大,但当前我国的软件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再加上人才队伍的结构不合理,导致软件人才培养更是受到了阻碍。下面将对物联网时代下高校软件技术教学改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2软件人才体系的缺陷
2.1中低端人才缺失
从经济发展规律上来看人才在社会中的需求是呈金字塔状的,软件行业中不仅需要基础的开发人员,同时也需要有高端的技术开发人员。但当前我国高校在软件人才的培养方面主要将重点放在了高端人才的培养中,导致基础性的中低端人才严重缺失。我国软件技术人员人数众多,但当中主要从事的行业为技术支持和开发,而当前所需要的更多的则是高级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等工作人员。人才的缺失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导致软件人才体系出现缺失。
2.2复合型人才缺失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当前社会紧缺型人才,并成为了软件人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复合型人才指的是既精通专业软件知识和理论知识,同时也有一定的设计技能。另外,一种复合型人才则是懂得基础专业知识同时又精通其他专业知识的人才。只有在多方面都有着较强的技能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的软件产业处于产业化进程中,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资本介入,因此需要大量的软件专业人才来作为基础条件,以便在软件行业中得到更多的资金效益。而在产业链的下端部分则是销售,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销售人员、公关以及售后专业人员。此外,我国的软件主要通过外包模式进行发展,因此需要既有扎实的软件技术能力,同时又有一定外语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
3物联网技术与软件技术之间的关系
物联网技术主要包含了感知层技术、传输技术和应用层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些技术的开发过程中都需要软件技术的支持来进行基础的软件设计。通常在高校教学中都能完成这几个方面的软件教学。物联网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软件技术问题。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感知层的硬件设备逐渐趋于平台化,在这个时代中最需要的就是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因此,在高校的软件技术教学中,一定要积极地进行改革,找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和调整,以便于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推动我国物联网的健康发展。
4高校软件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1理论教学偏重
在当前我国的高校软件技术教学中,教学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教学上,而对实践教学有所忽视。理论知识是基础性的知识固然重要,但软件技术毕竟是实践性技术,因此也应重视实践教学。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性比较强,导致教学内容十分乏味,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提升。此外,只看重理论知识而无法将理论及时地应用到实践中去,也难以起到教学的效果。
4.2教学形式古板
在高校的软件技术教学中,大多数采取大班制讲课方式,实践操作也局限于上机和课程设计,与社会岗位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由于学生对教师存在着一种敬畏感,在课堂中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少之又少,导致很多学生有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帮助。此外,在教学形式上过于古板的方式使学生对教学难以产生兴趣,长久以来甚至产生厌烦的感觉,不愿意接受专业知识教学。众所周知,计算机软件技术更新速度十分快,而在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导致学生很难得到实时性的教育,难以了解到最新的知识。这给我国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对高校教育发展也起到了不良的影响。
4.3对素质培养有所忽视
在我国当前的高校软件技术教育中,通常都比较看重对学生的技术能力培养,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却有所忽视。在教学中为学生所提供的教学实践练习机会也比较少,导致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始终难以提升,对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5物联网时代下高校软件技术教学改革
5.1紧跟物联网发展步伐
在当前高校的软件教学中,数据主要来源于原有的数据和手工输入数据,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给软件技术教学造成了阻碍。因此,在数据接收中应形成多元化的方式,以便于拓展软件的应用范围。由于教学中教师主要进行的是计算机软件应用,而对硬件方面缺少一定的了解,导致很多的学生都在硬件原理知识方面有所欠缺。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增加相应的硬件技术教学,在提升学生软件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硬件技术应用能力。此外,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知识的实时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当前,在终端设备中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组成部分。安卓手机系统则是当前时代发展中主要智能化平台之一,并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要想实现物联网软件提升就一定不能忽视安卓系统的开发。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高校软件技术教学中应积极将安卓系统开发和应用纳入到日常教学中来,使教学能紧跟时代步伐,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应用性。
5.2加强物联网软件开发教学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就业形势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人才要求上不少的企业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软件专业人员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软件开发人才岗位的需求已经逐渐地转向物联网时代。面对当前的现状,高校在进行软件技术教学中更应重视起提高学生的物联网软件开发能力。同时,为了能进一步提升教学有效性,在进行物联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学专业情况等将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教学方向。例如软件技术专业和网络技术专业等,在这些专业中并不一定要求学生对物联网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可以适当地对学生的物联网销售能力进行培养,为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发展方向。这种分层教学方式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进行针对性学习,真正提升教学效果。
5.3加强专业教师培训
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着人才教育的结果,无论是什么样的专业都需要高素质专业教师团队来作为基础。物联网作为新鲜事物,当前在我国所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同时很多人对这方面也不够了解。可以说当前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都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而专业教师的缺失也是影响高校物联网软件技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专业教师的培训:首先,学校可以选派一些校内原有的优秀教师到国外进行专业技术能力培训,向国外有经验的国家借鉴教学的有效措施和专业教学经验,以便于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改进原有的教学方式。同时,学校可以定期安排教师们到一些专业的物联网软件技术开发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通过实践锻炼来强化个人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稳定的基础
6结语
物联网软件技术开发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中仍然属于一种比较新颖的技术,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摸索并改进。面对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为高校的软件技术教师,首先应认识到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并积极努力地强化对学生的物联网基础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教师们应重视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在完善自我的基础上提升教学效果。只有积极地对教学做出改革,才能真正地适应物联网时代,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物联网时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探究0 引言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就是指“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就是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嵌入式芯片和软件,使之成为“智能物体”,进而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通信。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时提出要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也称为“感知中国”中心),标志着我国发展物联网的信心与决心。事实上,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根据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物联网主要解决物到物(Thing to Thing,T2T)、人到物(Human to Thing,H2T)、人到人(Human to Human,H2H)之间的互联。这一高度交叉的新兴前沿领域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现在,物联网已成为我国经济领域的热词,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型发动机。
1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物联网时代发展中的作用
物联网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各行各业,从而大大提升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并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物联网的魅力来源于三大关键特征:第一,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二维码、传感器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第二,可靠传递,即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第三,智能处理,即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在业界,物联网大致公认为有三个层次,其中底层是用来感知数据的感知层,中间是数据传输的网络层,最上面则是内容信息的应用层。图1所示是物联网体系的基本架构。
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问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物联网的网络层将建立在现有的移动通讯网和互联网基础上。物联网通过各种接入设备与移动通讯网和互联网相连,网络层也包括了信息存储查询、网络管理等功能。网络层中的感知数据管理与处理技术是实现以数据为中心的物联网的核心技术。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课程,包括无线传感网络概论、TCP/IP网络与协议等目前物联网方向专业的主要课程。就不同的行业和应用背景,众多高校同仁在如何改进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内容方面,提出了诸多有益的理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环节,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
2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改革
2.1 加入IPv6内容
尽管物联网的互联对象数不胜数,但却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体积小、能量低、存储容量小、运算能力弱的智能小物体,如传感器节点;另一类是没有上述约束的智能终端,如无线POS机、智能家电、视频监控等。这两类互联对象,从终端侧向通信网络提出了特定的需求,而支持巨大的地址空间、网络可扩展、传递可靠等显然是其共性需求。通信网络不仅要能提供足够多的地址空间来满足互联对象对地址的需求,而且网络容量足够大,能满足大量智能终端、智能小物体之间的通信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小物体在尺寸与复杂度等方面的限制决定了其能量、存储、计算速度与带宽也是受限的,因而需要通信网络能够提供轻量级的通信协议、可靠的低速率传输,同时网络还要具备自组织能力。
基于以上原因,物联网对IP地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大量需求。而构成现今互联网技术基石的IPv4,在面临地址资源枯竭等困境的背景下,显然已无法为地球上存在的万事万物都分配一个IP地址,而这又恰恰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
所以,在现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适当引入IPv6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当前网络的状态和物联网时代的要求。
2.2 加大无线网技术的内容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主要以公众无线网络为载体,大多使用2G、3G网络来实现远程通信,同时也有部分应用采用固定光纤接入方式。固定光纤接入具有传输速率高、传输信息量大、可靠稳定、保密性好等特点,因此,应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接入方式。
常用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有802.11b、802.15.4(ZigBee)、Bluetooth、UWB、RFID、IrDA等。其中,ZigBee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完整的协议栈只有32 KB,可以嵌入到各种设备中,同时支持地理定位功能,因而成为构建近距离无线传感网的主流技术。
鉴于上述情况,在课程内容中加入物联网中的无线通信内容,让学生学习各种无线RF通讯技术与标准,比如ZigBee、蓝牙、Wi-Fi、GPR S、CDMA、3G、4G、5G等,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物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
3 结语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信息产业的一个新方向。作为培养中、高级应用人才的主力军,高等学校要掌握时代的脉搏,要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来跟踪物联网发展的趋势和前沿技术,以此占领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促进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改革和发展,从而使所教知识都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物联网时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探究一、物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
物联网,指的是“物物相互连通”的一个网络,也就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作为基本的组成结构,并且基于实际的规定,通过传输其网络信息,就可以满足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如此,网络模式下,基于互联网技术,探索形成的互联互通模式,这样就可以保持其智能化、互联性的基本特点[1]。
二、物联网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
在物联网时代下,实施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首先,通过互动交流,提升学生对于物联网的基本兴趣。其次,需要增大硬件技术方面的投入,再配合上积极的改革课程体系以及增强理论和实训课程,这样就可以完善教学改革,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物联网时代下,为了让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能够具有足够的网络知识储备粮,就需要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不断的实现改革,让教学的内容与教学方法可以持续的进行更新与改变。这样才能够满足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相互结合,这样才可以培养出高素养、高质量的物联网技术人才,同时也能够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的持续进步。
【物联网时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探究篇】
下一篇:五年级过妇女节作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