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大全 > 正文

浅议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儿女集体劳动和智慧的成果,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大家带来的浅议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浅议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浅议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1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易经曰:“蒙以养正,圣功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孩刚出生还懵懵懂懂的时候,就要对孩子进行养成的教育,培养孩子纯正无邪的品质,正心正意、正知正见的思想观念,帮助孩子从小扎好德行的根基,这是世间最伟大的功业。蒙学教育(幼儿教育)做的是圣人的功业。易经中的“蒙以养正,圣功也”强调了传统文化教育非常重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立德树人”的意思就是要从德育抓起,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就是人伦教育,改正社会的不良风俗,有着良好的道德秩序,比如传统文化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道德教育文化思想。中华民族是一个杰出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在中华文明的演变和进步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具有悠久而鲜明的历史特色、深刻而优良的传统内涵。传统文化形式多样而丰富,但也蕴含着不同形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1.1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从幼儿教育做起

  现阶段,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和融合,对传统文化的影响非常强烈,导致许多传统文化渐渐失落。传统文化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几代人的关注,其影响也更加深远。幼儿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有利于更好地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意识和认同感,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心。

  1.2幼儿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

  幼儿教育是教育工作的关键阶段,丰富的幼儿教育资源有利于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幼儿教育的关键和难点是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和良好习惯,但传统的课程内容过于单一,无法很好地丰富幼儿教育。因此,为了拓展和完善幼儿课程,让幼儿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内容,萌生民族意识和形成健全的人格,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至关重要。

  2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环境中,营造文化氛围

  2.1将民间传统艺术融入幼儿教育

  我们的幼儿园选择优秀的民间艺术渗透到环境的创设中,通过体验中华民族独特的形式美、意境美、节奏美、动态美与环境的融合,比如:在我们创建的幼儿园教育中就融入了剪纸艺术、国画、武术、琴、棋、书、国学常识等,让孩子时时处处看到美、感受美,让孩子沉浸在美的喜悦和乐趣的教育教学当中,从而熏陶孩子,进行性情教育。孩子将充满趣味、轶事的传统剪纸艺术带到教学领域。

  2.2将古典音乐融入孩子的教育教学当中

  《乐记·乐礼》曰:“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美好的音乐似乎对孩子有着天然的沟通力,它就像甘泉一样,无声地影响着孩子心灵与智慧的发展,调和着孩子的性情。我们幼儿园将优美的古典音乐融入幼儿教育的一日常规中,对于孩子性情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3将古典文学融入幼儿教育

  为了能够激发孩子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我园会根据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实际接受情况,把古典蒙学经典、诗词歌赋进行创新的分解、探究、组合,采取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融合的方法,编辑成其乐无穷的课题,比如:游戏课堂教学、传统民间玩法教学、故事教学、歌唱教学等,让孩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感受学习传统文化的快乐。

  2.4将传统文化的礼仪融入幼儿教育当中

  《乐记·乐礼》曰:“礼者,天地之序也。”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传统儒家教育中,把仁爱、经教、礼教、乐教作为教育的根本,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知书达理、文质彬彬的小君子、小淑女。比如,我园把传统蒙学经典《弟子规》《小儿语》等内化成一日常规的礼仪标准,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熏陶,对家人、老师和小朋友不但知礼、懂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回到家还成了妈妈的小帮手。

  2.5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幼儿空间环境创设的教育当中

  在幼儿园走廊和侧墙、房顶吊饰等布置引人注目、生动有趣的国画、剪纸艺术、经典国粹、书法、家文化等,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完成的民间艺术创作作品或者亲子手工创作作品,比如灯笼、十二生肖、高桥、喇叭等。家庭联系栏目的内容也可以宣传一些经典诗词歌赋,课堂主题墙上布置一些传统剪纸、24节气画、中国山水画、书法等传统艺术作品,让古典文学丰富整个校园,从而创造传统文化的氛围。

  3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3.1在幼儿一日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在日常学校教学中,要注意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幼儿的学习、休息、游戏中。如:早晨游戏互动过程中加入传统游戏“猜谜语”“捉迷藏”“跳皮筋”等;早晨阅读的时候,分年龄段吟诵儿歌、成语典故、古人事迹、名人名言;在午休前后等一些过渡环节,和幼儿一起分享传说和故事,如姜太公钓鱼、孟母三迁等故事。丰富幼儿生活的同时,加强了传统文化教育,增长了知识,将传统文化植根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已成为推动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善于挖掘、渗透和运用传统文化资源,使儿童了解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将生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互结合和渗透,提高儿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意识和学习意识。教师应注意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如在热身活动中引入传统民间游戏,这不仅可以起到热身活动的作用,还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传统游戏文化在生活中的作用。在就餐时间,训练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培养珍惜食物的好习惯,遵守道德规范,学习勤俭节约、互帮互助、独立自主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传统德育与日常活动建立紧密联系,使儿童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3.2传统节日教育融入主题活动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节日期间,幼儿园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庆祝活动。通过传统节日教育,让孩子们在了解节日习俗的同时,感受和分享节日的热闹气氛和欢乐,提高儿童对传统节日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庆祝活动、生动有趣的庆祝方式。另外,节日氛围可以滋养和熏陶幼儿的精神世界,使他们从小就能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充满关注。在传统节日中,教师可以汲取许多幼儿教育内容,扩展传统文化的教育路径。例如,带孩子们来到老人之家,和老人们欢聚一堂,让孩子们懂得尊重老人,学习传统文化内涵。这样,幼儿在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和欢乐的同时,学习了传统习俗,文化知识也得到了提高。

  3.3在课程中融入二十四节气教育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十四节气教育中,我们通过生动丰富的动画形式,引导孩子们学习有关节气的谚语、童谣、古诗和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其蕴含的优美意境和文化内涵。根据季节和当地习俗,我们还开展了诸多特色家园活动,如冬至组织孩子们一起吃饺子,清明组织孩子们踏青,惊蛰教孩子们如何驱虫。让幼儿在感知天气变化的同时,体验不同节气的传统文化习俗。

  4总结

  文化是人民精神的家园,是民族的血液,民族自信心是一种更深更持久的力量。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项造福于国家和人民的伟大工程,也是当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幼儿教育在启发儿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让儿童在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下形成文化自信,使幼儿教育课程更加系统化和完善,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从而在实践中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

  浅议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一、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一)传统文化主要以节日庆祝活动形式开展

  应对社会对全面人才的培养需求,我国幼儿教育也从德、智、体、美、劳五大方面开展教育工作,但设计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却很少。大多数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是与节日活动相结合的,包括春节、端午、中秋等等,这些节日更多的是以庆祝形式,而关于其中的传统礼仪教育、观念教育等较为忽视。

  (二)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偏差

  在幼兒园实际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大部分幼儿园及时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更注重对知识的传承,而忽略了幼儿对于文化精神、民族自信心的培养。其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方式方法过于单一,更多的是要么庆祝节日,要么是讲故事的方式来教学,忽略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也让传统文化教育无法更有效的达到每一位幼儿的内心。此外,在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活动中更注重继承忽略了创新,没有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加以变通,从而导致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影响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学习。

  二、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对策探析

  要想在幼儿园开展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合理选择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针对3~6岁的幼儿来说,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十分重要,主要应选择以下几个内容。

  (1)道德规范和礼仪教育:尊老爱幼、孝顺双亲是古代的重要道德品质,更是幼儿应该养成的道德品质。提倡节俭、崇尚质朴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孩子对于物质更为享受,为杜绝浪费让孩子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进行道德规范和礼仪教育十分必要。论语曾言“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信也是孩子在幼儿阶段应养成的传统文化美德。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优秀传统美德需要孩子养成,都是教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2)生活常规的训练:为让孩子能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师应选取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生活常规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既要让孩子养成正确的姿态训练,包括古代所说的“童子礼”、“幼”等。又要让孩子能够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古人所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

  (3)传统文化知识:当然,在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中还应选取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包括传统节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经典诵读、乡土文化教育等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创设环境创设传统文化教育

  环境对幼儿的学习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在《幼儿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试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可通过室内装饰、区域创设等突出传统文化特征,将传统文化知识作为环境创设的主要素材,以让孩子在“无声无息”中被传统文化所感染,所教化。

  (三)将传统文化与幼儿一日活动相结合

  幼儿在园内的一日生活十分重要,为让幼儿能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在一日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育

  如在吃饭之前教师可带领幼儿朗读传统文化关于吃饭的内容,让孩子能够养成“食不言,寝不语”的好习惯。既丰富了一日活动,让过渡环节更有效,又赋予了传统文化以生命力。

  (四)家园合作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家庭也是开展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让幼儿能够和家长一起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让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相配合,进而达到一致的教育目标。幼儿园必须通过多样化的联系方式与家长展开沟通和交流,以让家长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在家中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配合者”

  三、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幼儿园传承传统文化这一主舞台的积极作用,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工作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推进我国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发展,让每一位幼儿能够沐浴在传统文化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浅议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的规模不断扩大,幼儿教育的水平在飞速发展,与国际接轨。但是,幼儿教育在走向世界的同时,逐渐地加快了“去本土化”的脚步。“去本土化”是指本国本民族的一些传统的文化教育观念和方法逐渐被现代的国外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所代替。许多孩子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于传统礼仪更是不知所云。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忽视传统文化对于幼儿教育是不利的。本文想谈一谈幼儿园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内容,并且提出一些教育的策略。

  1目前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1传统文化主要以节日庆祝活动的形式展开

  目前,幼儿教育以五大领域展开,从体、智、德、美等方面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而其中与中国传统内容相关的,多数是与节日活动相结合的,如春节、端午、中秋等等。同时,幼儿教育的相关教材中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少,而传统礼仪教育、传统道德观念教育等在幼儿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就更少了。

  1.2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偏差

  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幼教工作者不止一次地提出过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但是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1)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对幼儿由文化知识所折射出的文化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培养。例如现在有些幼儿园开展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听着孩子们稚气的声音清脆地诵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让人觉得让孩子们从小感悟中华传统文化是多么重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孩子们在“不求甚解”地朗读经典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目的在哪里?他们记住了内容,就一定会对中华文明有所了解,有所热爱吗?是不是也该深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呢?让他们能够自发地去学习和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呢?

  (2)形式过于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幼儿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大多以节日活动、传统美德故事、杰出人物的介绍等历史方面的内容,而忽视了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体现,儿童的心理活动具有现实性,与现代生活脱离太多,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同时,总是以故事、图片、工具的形式来介绍,无法给幼儿以深刻的印象。

  (3)注重继承,缺乏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缺乏深入的体会,以照搬为主,没有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时代特征加以变通;过于依赖教材,依照习惯,甚至模仿其他教师,其他幼儿园;二是让幼儿被动学习的较多,不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有些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过于注重“原汁原味”,要求幼儿生搬硬套地,不加取舍地学习,无异于扼杀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2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选择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为主:

  2.1道德规范和礼仪教育

  (1)注重培养幼儿尊老爱幼、孝顺双亲的品德。古代教育注重“孝悌”的培养,作为传统道德意识形成的起步阶段,孝悌符合儿童道德形成的规律。如《孟子》里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论语》里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还提出要孝敬父母等内容。

  (2)提倡节俭。崇尚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提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明末清初的朱柏庐在其家教名篇《朱子家训》中也曾要求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见,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的简朴生活习惯,有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自尊心、独立性、自我意识的发展。

  (3)培养幼儿诚实讲信用的良好品格。“诚信”是从古至今都是中国十分注重的优良品德之一。最典型有《论语》里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敬事而信”、“谨而信”。幼儿天性纯洁,认知有限,难辨是非,长辈应以良好的行为加以引导。《礼记典礼上》中也说道:“幼子常视毋诳”。

  (4)提倡“为善”、宽容。《老子》提出“上善若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论语》里有“泛爱众而亲仁”、“仁者爱人”。《论语》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

  2.2生活常规的基础训练

  (1)加强礼仪常规的训练。对幼儿的礼仪教育,首先要进行姿态训练。中国古籍中保存着多种“幼仪”“童子礼”之类的文献。总的精神是教幼儿守礼,坐、立、行、跪、拜、起居、饮食等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规范。例如:坐应齐脚,敛手,定身端坐,不得靠椅背、伸腿、翘腿、支颐(手托腮),欠伸及广占坐席;站立时应垂手正身,双足相并;不得挑食、撒饭剩饭,不得说话,左颐右盼,手足乱动,发声嚼啜,等等。其次是,要培养幼儿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礼仪。如遇客人来访时,要礼貌大方,有礼相待;与人说话要谦和有礼,不能大叫大嚷等等。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古代幼儿家庭生活常规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南宋教育家朱熹就要求幼儿每日鸡鸣起床后,应自己洗脸、漱口、梳头等事务,并且规定“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除此之外,古代对幼儿饮食卫生也很讲究。同时,还要求幼儿对于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洒扫”之事。这些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而且对于养成幼儿勤劳的习惯也是大有益处的。

  2.3传统文化知识教育

  (1)重视传统节日等的庆祝活动。充分利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元宵”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结合这些传统节日开展各类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幼儿对于节日的了解,如节日起源、节日风俗、与节日相关的诗歌等,寓教于乐。

  (2)加强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经典诵读”活动。传统文化经典当中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都是古代蒙学写字的代表作,其语言生动活泼,读来朗朗上口,便于幼儿记诵,而且蕴含这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粗浅的生活常识。可以从中选择适合幼儿的内容以传统文化读本的形式,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既能够培养幼儿对于语言的敏感性,也能够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重视对幼儿的乡土文化教育。幼儿生活的周边环境有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文化,这些文化流传至今既保持了传统的风格也具有时代的特征,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可以通过认识家乡或者祖国的名胜古迹、自然风景、风俗习惯等这些周边资源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既满足幼儿的现实需要,也开拓了幼儿的视野。

  3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1)通过环境创设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现代教育十分重视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在室内墙饰、屋内装饰颜色、选材等等方面,突出传统文化特征,将传统文化的`理念通过环境积极渗透给幼儿,为幼儿活动空间营造出浓厚的民族气息。例如:在教室墙面布置时,可以设计制作以名胜古迹、传统节日、地方特产等为主题的墙饰。

  (2)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是蕴含在一日生活之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将教育目标渗透到各种活动中,才能发挥教育的功能。我们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文化因素入手,择其精华,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一日活动当中,注重强调道德规范、礼仪、节日活动、经典朗诵、风俗习惯等内容的教育,为幼儿创设各种直接接受本民族文化教育的活动环境,使优良的文化传统在这里得到继承和发展。

  (3)充分挖掘、利用、整合资源进行教育,避免形式化、说教化。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幼儿园要有创新意识,大力提倡开发地方课程、园本课程。因此幼儿园可依据本地本园特色编写园本教材,将传统文化以幼儿易接受的儿歌、游戏等形式编写成教材。同时,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如艺术欣赏、参观、交流、表演等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加深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

  (4)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共同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对幼儿教育有着影响和制约的作用。家庭与幼儿园教育配合,能使教育幼儿的目标、内容和要求达到一致,从而增强效果。因此,幼儿园应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通过幼儿园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以及亲子活动等活动,提高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让家长明确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使他们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并延伸到家庭教育中。

  (5)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合理地运用到幼儿教育中去。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历史的沉淀,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的缺陷也日益显露。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需要认真地加以分析,仔细地斟酌,从幼儿教育的需要和未来出发;需要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衡量,对于实际教学情况,也要注意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浅议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