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三篇
- 论文大全
- 2021-09-01
- 100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民族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儿童的思维是最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在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今天,必须解决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欣赏、绘画、制作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充分展示其创新个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 创新意识 互动教学
一、营造宽松氛围,唤起创新意识
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自由。”因此,在课堂上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教师应努力营造激发创新意识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教学时要注意挖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生动有趣的素材,创造大量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努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美术活动。我在教学时,常讲一些健康有趣的笑话作为开场白,尽量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老师教学的语言和方法要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给孩子们多些宽容和耐心,多些呵护和关爱,会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生作业时,我允许他们自由地组合、几个人一起讨论,在表现的方式和选择材料上也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在完成作业后,我让他们自己把作品贴到展示栏,给他们感受到美术课主要是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比较容易发挥个性特长。
二、美术教师要善于实施开放式教学,增强学生创新自信心
作为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巨大的创新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创新成功的
小学美术课堂实行开放式教学,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为此,我做了如下尝试。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表现中都能突出自己的闪光点。如在第四册美术《好吃的水果》的教学前,为使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擋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我在导入上直接切入遮挡现象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自己直观的感受,老师点出这种现象在美术中叫遮挡关系。启发学生感悟身边的遮挡现象,让学生看课件,在大街上去找遮挡现象,在黑板上摆出自己熟悉的生活用品的遮挡现象。在摆放中引出难点和问题,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在作业设计上,我启发学生说出可以用几种形式表现你所熟悉的水果。学生在开放的气氛中,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可用绘画、纸工、泥工等形式去表现。我准备了三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表现形式,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使学生在选择中有了兴趣,在选择中有了自信,在选择中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从学生画出的、剪贴出的、泥捏出的合理且有遮挡关系的水果组合中,你就会发现学生对生活的创作热情,展示自我的激情,创作美好未来的豪情,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因为,每个学生的“成功”方式、“成功”程序与“成功”内涵都是不同的,所以从成功乐学上点燃了学生创作的火花。
三、培养合作学习,启发学生创作智慧
以往的传统教学一般只注重学生认知、技能技法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及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合作教学为学生找回了这份情感和乐趣,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合作学习,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长处。此外,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同样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等合作互动活动,他们的意见和思想得以交流和碰撞,无疑易于擦出学生创作的灵感火花。
总之,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让他们学的开心、愉快,是我们老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唐瑜.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3,(22):155.
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篇二摘要: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通过美术教育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基本上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采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展性,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创新意识,全面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关键词:美术才能 创新意识 培养 教学方法
创新精神就是要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的想法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提倡的是独立思考,让我们用于突破与创立新思想和新事物。美术教育就是对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它的核心就是由图像识别、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新实践和文化理解等几个方面组成。而艺术课堂更是落实美术核心的关键,是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美术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一)美术才能与自身素质
一般来说,具有美术才能的孩子,往往早期就有显露,三到四岁时,表现为求知欲望强,好动好问,兴趣广泛,喜欢涂涂抹抹。视觉感受力和辨别能力较强,观察事物也比较全面、准确和细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未来促进学生的视觉感官发展,首先要训练他们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其次,给学生提供机会参加各种活动,鼓励他们多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画一画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感知功能,使他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
(二)美术才能与家庭教育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学生形成美术才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早期教育尤为显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一些美术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来看,他们的家长都具有较高的美术素养和良好的文化修养,特别重视早期教育,善于言传身教,注意培养孩子的性格以及品德的修养,尽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三)美术才能与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教育在小学生教学中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才能和发展。据统计,学生美术教育中的智力开发取决于其接受教育的年龄。从2~4岁开始接受训练的人91%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6岁为84%,7~9岁为40%,14岁以后为7.2%。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的美术才能对其未来在美术方面的发展非常重要。
二、创新意识概述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一)创新意识的特征
创新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散发的能力越多,流畅性越好;
变通性是指我们的思维上所表现的变化和灵活,独创性是指思维的新颖、新奇、独特的程度。
(二)创新意识的影响
改變目前的基础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独立寻找规律,发散自己的思维,发挥自己的潜能,绕开传统思维;
从小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做事方式,养成创新敏锐力和创新意识。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以往的美术课多半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画一幅与教学案例相似的画,其形式、内容与范围大同小异。这样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均起到不良影响,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所以,当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时,应让他们随时随地即兴发挥,无拘无束的绘画环境才能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创造精神
从大量的实践教学来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当学生喜欢上美术,必定会积极主动地探索美术知识;
当其接触与欣赏美术作品时,会自主利用想象力塑造出更多的形象,从而创造出完美的艺术作品。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应尊重学生,在顺应其自然发展的前提下加以引导、启发,更多地运用游戏的方法辅导学生。
(三)创设良好氛围,给学生营造创新环境
课堂就是学生的学习环境。传统的教学氛围培养出的学生过于机械化,而轻松、自由、快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美术教学的本质在于创造,最大限度地放开学生的手、脑、眼。可以经常带着学生去大自然观察、捕捉美好的题材,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在绘画的时候采用不固定的模式,让他们用自己的想法去表达自己看到的世界,展开想象,大胆创作。
四、结语
培养创新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学生自己讨论和探究,不能限制学生的才能,要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总之,美术课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使学生喜欢创新、学会创新和实现创新的过程,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体验到了成功时,创新之路也就得以实现了
参考文献:
[1]王长华.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
[2]梁大明.创新教育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
[3]俞思蕾.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8).
(作者简介:吴洁,女,本科,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六小学,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美术教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篇三摘要:美术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美术的魅力来源于无穷尽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而创作是点睛之笔,创新意识是将创新思维实践的重要基础。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创新意识;方法
1在小学美术学习中创新意识的应用价值
创新意识是美术作品与美术学习的基础,美术学习和美术作品的创作与其他科目不同,美术学科对艺术性的要求特别高。因此,创新意识对美术水平的提升与美术作品的完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的美术观念与思维模式还没有统一。因此,有的学生在美术创作的时候就会自己增添一些新奇的东西。美术学习也有非常高的创新性。教师在美术教学时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要重点培养,只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作能力,才能使得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创新意识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与美术技能。
2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过程中的现存问题
第一,小学生参与美术课程学习的兴趣明显不足。从已有调查研究资料显示,小学生群体在初始接触和参与美术知识学习过程中,通常都会展现出旺盛且充沛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伴随着教学过程中引入呈现的知识要素难度和深度逐渐加大,部分学生会逐渐丧失持续参与美术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第二,现有教学方法存在陈旧性和局限性。目前依然有一定数量比例的小学美术学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教学模式,尚未引入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和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无法激发小学生参与美术学科知识内容学习体验过程的主动性,给实际教学工作的整体效果造成的不利影响。
3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
3.1以心理指导构建创新思维方式
通过心理指导来构建创新思维方式主要就是将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渗透到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发挥美术对于小学生的吸引力,让小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趣味性有一个更深的体会,以此来激发小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并且将小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转化为对于美术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才有有效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而推动创新思维方式在小学课堂上的新构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为教学实践增添更多新鲜内容。比如说,在向同学们讲解色彩的三原色时,让学生们认识到三原色之间的任意组合可以得出一种新的颜色,颜色的变幻莫测很容易吸引到小学生们的注意。因此,给学生提供调和色彩的物质条件,让他们进行色彩的融合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于不同色彩融合结果的好奇心,也可以在实验中让学生观察到不同颜色融合的色彩规律,加深其对于色彩的认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运用心理指导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构建创新的思维方式。
3.2实施开放式教学,增强学生创新自信心
小学美术课堂实行开放式教学,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为此,我做了如下尝试。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表现中都能突出自己的闪光点。如在《好吃的水果》的教学前,为使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笔者在导入上直接切入遮挡现象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自己直观的感受,教师点出这种现象在美术中叫遮挡关系。启发学生感悟身边的遮挡现象,让学生看课件,在大街上去找遮挡现象,在黑板上摆出自己熟悉的生活用品的遮挡现象。在摆放中引出难点和问题,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在作业设计上,启发学生说出可以用几种形式表现你所熟悉的水果。学生在开放的气氛中,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可用绘画、纸工、泥工等形式去表现。笔者准备了三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表现形式,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
使学生在选择中有了兴趣,在选择中有了自信,在选择中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从学生画出的、剪贴出的、泥捏出的合理且有遮挡关系的水果组合中,你就会发现学生对生活的创作热情,展示自我的激情,创作美好未来的豪情,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因为,每个学生的“成功”方式、“成功”程序与“成功”内涵都是不同的,所以从成功乐学上点燃了学生创作的火花。
3.3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
作为一名合格的学生,他们不仅要学会欣赏美,还需要懂得对艺术之美进行领会,这既是作为社会人的素养,也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自主意识。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时候,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此种教学中提高自身的个人修养,创新能力随之得到提高。以《生活中的暖色》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为例。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对暖色的色彩特点进行初步掌握,从而使学生的色彩审美感受能力得到提高”。为了能够完成这一目标,教师需要采用针对性的策略,对学生的独立性思维进行培养。比如说,可以搜集一些涂鸦的作品,将其粘贴在一个大的黑板上,并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作品,如《和风筝一起飞》、《黄昏的海景》以及《阳光照耀下的村庄小屋》中的色彩给你们带来什么感受”,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一边参照教师出示的图片,一边思考应该“如何才能够对暖色调进行合理的搭配”。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够有效地探索什么才是真正的美感,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也得到提高,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3.4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美术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为学生创造出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教学情景和教学环境,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口述的方式向学生描绘出一定客观存在的场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对所述场景进行创新描绘。不同的人对于教师的情景描述理解都是不同的,学生会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去理解、想象,从而创作出具有创新性的作品。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树立起正确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其后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立足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
3.5教学要生活化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美术基础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术,发现美的存在。例如,给学生讲解或画的方式来表达。一颗“树”的一年四季的变化,如春季—小树开始发芽,一点点绿;夏季—整个小树都长满了绿叶,满满的绿色;秋季—树叶开始变黄,风吹过来,树叶开始落地上;冬季—光秃秃的树枝,没有叶子,白白的雪地,小树已经穿上了棉袄。让学生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感受四季的美,四季的神奇,这样学生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带学生课外写生,换一个环境,换一种方式教学,让美术课变得更加有趣生动。
4结束语
综上,美术课程是小学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能够不断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美术教学对小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是对小学教育体系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希望小学美术教育能被相关教育人员重视起来,打造全新的授课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氛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耿国萍.创新意识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的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20:178.
[2]杜苗苗.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J].中国农村教育,2018,16:90-91.
[3]吴晓蕾.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氛围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8,02:77-78.
【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三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