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偏方 > 正文

孙思邈与绿地亭

杭州东北面的笕桥一带,原来是钱塘江边的河滩地,一色的沙质土,出产一种叫做地黄的药材,地黄有生、熟之分,熟地黄可是补肾的良药。北京的同仁堂用它为基本原料,做成六味地黄丸,畅销全世界;杭州的胡庆余堂用天门冬、地黄和人参,暗合天、地、人,做成青春宝,成为世界公认的抗衰老的最佳保健品。其实杭州笕桥的地黄很早就出名了,曾经被列为朝廷贡品。这里的地黄上规模种植是从唐朝开始,几乎家家种植、户户栽培,成为农家一宗主要的收入。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由于地黄畅销,一时间,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事也有人干了。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这年的年号之所以要由咸亨改为上元,是因为皇帝生了一场大病,被奉诏入京的一代药王孙思邈治好了,所以要来个改年号普天同庆。皇帝的大病是治好了,可是杭州城外笕桥村的骆老太爷的病却一天天重起来,虽然在天天吃药,可那药就像浇在石头上,老人家的病毫无起色,这一来可把骆员外急死了。

孙思邈104药方_孙思邈大补元气的药方_孙思邈药方大全

骆员外是靠种地黄发的家,他家的地多,所以种的地黄就比别的人家多。每年的收获季节,进了他家的大门,但见偌大个院子里,满地晒着地黄的块茎,走路都得小心,不然就要踩到地黄上去了。这天,有个家人兴冲冲地跑进来见骆员外,一路来把晒着的地黄踢得满天飞也不顾了。他连声说:“老爷,大喜事,老太爷有救啦!”原来,这位家人得到消息,说药王孙思邈治好了唐高宗的病,唐高宗要留他在京里当谏议大夫,孙思邈可不愿意当官,死活不答应,唐高宗只好赐他良驹。孙思邈离开长安,带着他的学生卢照邻和一个药童东来开封,搭上船,就沿着那条隋炀帝开通的京杭大运河南下,就这两天要到杭州了。骆员外大喜,让家人去武林门码头上小心守候。只等孙思邈一到,无论如何要把药王师生仨请上轿子,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轿子抬到府上来。还别说,骆员外这一招还真灵,他真的把孙思邈和他的学生请到家里来了。当他亲自到大门外,请孙思邈、卢照邻和那个药童下了轿。进了大门,绕过了那片晒满地黄的晒场时,孙思邈真的有了眼睛一亮的感觉。可等他仔细一看,这位药王不由得又皱起眉头,还叹了一口气。

吃过茶点,骆员外就请药王进了老太爷的病房,为老太爷看起病来,不外乎望、闻、问、切四个字。接下来,他又要过了老太爷这些日子吃的药方,看到药方,这位大名鼎鼎的药王还点了点头,没错,方子是正确的。接下来,他让骆员外取来了老太爷的那只药罐子。当药王看到罐里面的药渣时,他的脸色立刻变了。“不对,这药有假!”孙思邈惊叫起来,立刻从药渣里把那两种假药挑出来了。“贵老太爷的病之所以长治不好,就是这两种假药所致。”孙思邈说,“只要换成真药,老爷子当无大碍。”“他妈的,我要去砸了那家药铺子的招牌!”骆员外高声叫骂起来。孙思邈眼睛里射出像箭似的目光,盯着骆员外,过了好久,他才开口:“可是,药铺子的老板也有话要说,他要说,这是药农造的假,是药农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呢?”“会有这样的事?”骆员外的脸色这时候变得很难看。

孙思邈104药方_孙思邈药方大全_孙思邈大补元气的药方

“你来。”孙思邈说着,把骆员外带到晒场里。他弯下身子,随手拣起几块地黄。“这是地黄吗?”孙思邈的目光变得更严厉了。

骆员外的脸胀得比猪肝还难看,“下人也真是,怎么把……把蕉藕的根也掺进来了?”孙思邈环视了一下整个晒场,说:“你的下人也真巴结,掺进了这么多蕉藕的根,要把它都当地黄卖出去。就我看见的这一片,可也能为你骆员外多挣上千两银子了。有这样的下人,骆员外难怪能挣起这么大的家业!”孙思邈的语气一下子变得是如此尖刻。

骆员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连连擦着额头上的汗。“骆员外,假药的苦头你也吃到了,令尊的病,虽然不是吃假地黄吃出来的,这可也是你的行为的报应啊!记住,害人者必害己!人怎么能做出如此损人利己的事来呢?”说完,药王走回到客厅里,见案头就摆着请他开药方的文房四宝,他提起笔,在开药方纸上一挥而就,写下一段十六个字的话:“人命至重,药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孙思邈搁笔,把这张“药方”郑重地递到骆员外手里,严肃地说:“骆员外,令尊的病,已不用另开药方,只要把那两味假药换成真药,自然药到病除。我这张方子是为你开的,你的病比令尊的病可要厉害得多了,照着我的方子,好好琢磨琢磨吧!”说完,孙思邈扬长而出。走出大门外,只见大地上长着一大片还没来得及收的地黄,一片碧油油的,十分可爱,他顿时把心里的阴霾一扫而光,不由得对两个学生发出由衷的赞叹:“看,多好的地方啊,大地都绿了!”从此,笕桥人就把还长在地里的地黄叫成“绿地”了。

而在骆员外家里,自从把那两种假药换成真药后,他家老爷子的病没过几天还真的好了。骆员外仔细品味药王留给他的那张“药方”,又羞又愧,从此也就改邪归正,再也不敢掺假了。他还出资造了一座绿地亭,把药王和他两个学生的像立在亭子里,受人顶礼膜拜。他把孙思邈留给他的那张“药方”刻在亭柱上,以告诫自己和世人……时至北宋年间,因王安石变法之牵累,苏东坡受朝廷的排挤打击而遭贬,外放杭州做通判,难问朝廷政事,常不拘身份与小节,着便装土服到乡野间消烦。

一日午后,当地族长邂逅亭里休息的苏东坡,见其虽着青衣,却器宇不凡,便有心交结,热情邀约他上楼小酌。两人酒逢知己,把盏换杯,似乎忘却了时辰。时至黄昏来临,两人足足喝了三大葫芦用中药“绿地”浸制的土酿药酒,醉卧榻上。次日清早,在晨曦中,苏东坡在主人的陪同下,抵近村口时,但见绿地亭与霞光、簿雾、炊烟交织缭绕,好似绿地亭披上了一层霓裳羽纱,似真似幻,就像九天的瑶池仙境。

苏东坡大喜,当即挥笔在亭壁上题留下“日照绿亭,疑是天宫”的诗句,成为当地人的美谈,一直流传至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