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重阳节作文
- 作文大全
- 2021-09-08
- 108
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年轻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忘记,但另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遗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在许多年轻人中风光无限。现在很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不屑于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就是一个例子。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累形式,是传统伦理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但是我们很多年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理解其中孕育的尊老爱幼的伦理内涵。在这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父母的生日,但他们从未想过在重阳节给父母送去祝福。这一对重阳节名存实亡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观念在许多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这种弱化当然需要辩证地看待。这种弱化无疑有利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但是对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奉承,富而无骄等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是不应该的。由于,正是孕育在后者中的伦理规范和价值观,成为构建现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阳节逐渐被一些年轻人遗忘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脆弱。幸运的是,这种冷漠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学将阅读四书五经的部分纳入课程。据估计,全国已有100万儿童开始将阅读古诗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
我觉得重要的不是孩子背了多少古诗,而是让孩子多了解一下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真正成为这种优秀文化哺育中知书达理、礼貌重义的栋梁。
有关重阳节作文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
重阳节是一个岁时节日。在中国岁时节令中有7个重复月日数字,如正月正(春节)、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端午)、六月六、七月七(七夕)和九月九,先后成了习俗节日。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所以它在岁时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有关重阳节作文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宁静的傍晚,我独自一人站在林荫道旁的一棵树下,阳光斜斜地织下来,细碎地穿过零落的树叶,在我的眼睛里投下斑斑驳驳的闪亮。而我却丝毫不能从那光芒中获得温暖,反觉得有一种从骨髓中散出的凄冷。看那枯黄的树叶光华不再,即便在这尚暖的风中也要冻的瑟瑟发抖,坚持不住就要飘落下来,像蝴蝶绝美的舞蹈,而后归于寂寞。裹衣离开,我感觉自己就像那些被抛弃和遗忘的败叶,远隔亲人好友,在这遥远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气,咀嚼思念的苦果。
窗外,一阵秋风吹来,我再一次抬头看那些纷飞在空中的枯叶,忽然觉得它们很像自然的信笺,而关爱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邮票,枯叶用尽最后的生命燃烧成一缕缕阳光纯净的灿烂,给无数异地的亲朋好友传递温情与祝福,让世界不再孤单。原来只要心心相印,距离永不会阻隔真情;其实只要真情恒久,天涯也不过咫尺比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再颂经典,宛如心声……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