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是什么 针刺的基本手法包括
- 知道问答
- 2023-11-08
- 117
针刺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针刺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和患者欢迎。基本分类 根据针具的不同形制、用途、刺激方式等。
文章目录:
一、针刺是什么
针刺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针刺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和患者欢迎。
基本分类
根据针具的不同形制、用途、刺激方式等,针刺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毫针疗法。用毫针(包括芒针)刺入皮内。
②皮肤针疗法。用多支短针浅刺人体皮肤。
③皮内针疗法。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
④火针疗法。用特制的针,针尖用火烧红,迅速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
⑤水针疗法,又称穴位药物注射法。用注射针刺入皮肤后,推注相应药物治病。
⑥鍉针疗法。用鍉针按压经络腧穴治病。
⑦电针疗法。以毫针刺入腧穴后,针柄通过电流,以加强刺激量。
⑧刺络疗法。用三棱针刺血络以放血治病。
⑨圆利针疗法。用圆利针点刺体表或挑刺皮下组织。
针刺操作
进针法
在进行针刺操作时一般应双手协同操作,紧密配合。
1、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故右手称为“刺手”。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或弹震刮搓以及出针时的手法操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又称骈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是指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图8.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是指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图9.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
4、提捏进计法:提捏进针法是指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图10.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等。
留针法
将针刺入腧穴行针施术盾,使针留置穴内,称为留针。
留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而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针10~20分钟;但对一些特殊病症,如急性腹痛、破伤风、角弓反张、寒性、顽固性疼痛或痉挛性病证,即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有时留针可达数小时,以便在留计过程中作间歇性行计,以增强、巩固疗效。
出针法
在行针施术或留针后即可出针。
出针时一般先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揉按针孔,以防出血。若用除疾,开阖补泻时,则应按各自的具体操作要求,将针起出。出针后病人应休息片刻方可活动,医者应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针刺禁忌
1. 患者在过度饥饿、暴饮暴食、醉酒后及精神过度紧张时,禁止针刺。
2. 孕妇的少腹部、腰骶部、会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具有通气行血功效,针刺后会产生较强针感。
二、针刺的基本手法包括
针刺的基本手法包括插入、去留、上下摇晃、提插、转动等。
1、插入
插入是针刺的第一步,即将针具轻柔地插入皮肤和组织中。在插入过程中,医师需要注意角度和深度,确保针头准确进入相应的穴位或治疗部位。
2、去留
针刺后,医师可以选择让针具留置一段时间,或者立即拔出。这取决于具体的治疗需要和病情。留针时间短暂,一般数秒至2分钟之内。此法由于留针时间短暂,留针时间亦在行针,故一般不视为长留针。
3、上下摇晃
上下摇晃是指医师在针具插入后,通过轻微的上下摇晃来刺激穴位或治疗部位。这种手法可以增加刺激效果,促进气血流通。
4、提插
提插是指医师在针具插入后,轻轻拉起或推动针具,以刺激和调节穴位或治疗部位的气血流动。这种手法常用于经络堵塞、气滞血瘀等情况。
5、转动
转动是指医师在针具插入后,通过旋转针具的方式来产生刺激作用。旋转的方向和速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治疗效果。
拓展知识:
刺血是一种特殊的针刺手法,通过在特定穴位或经络上使用针具进行抽血。刺血常用于清热解毒、排除瘀血等治疗目的。在刺血时,医师需要准确选择穴位和掌握合适的深度和力度。
点刺是一种局部刺激手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使用较细的针具进行刺激。点刺可以用于局部疼痛、肌肉紧张等问题。在点刺时,医师需要准确找到穴位,并掌握适当的角度和深度。
电针是一种结合针刺和电疗的治疗方法。通过在针具上接入电流,将电流传输到穴位或治疗部位,以增强治疗效果。电针可以用于疼痛管理、神经功能恢复等领域。
总结:
针刺的基本手法包括插入、去留、上下摇晃、提插、转动等。医师在进行针刺时需要准确插入针具,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法以达到治疗效果。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针刺手法如刺血、点刺、电针、灸法等,它们在中医针灸治疗中也有重要应用。
三、针刺手法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概述
- 4 针刺的操作方法
- 5 运针时所用的促使针刺得气、保持与加强针感、针刺补泻的方法
- 5.1 导气法
- 5.2 营卫补泻法
- 5.3 针刺深浅法
- 5.4 四时针刺法
- 6 参考资料
- 附:
- 1 古籍中的针刺手法
1 拼音
zhēn cì shǒu fǎ
2 英文参考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针刺手法概指针刺过程中的操作方法。有时总指针刺时(包括进针、运针及出针)所使用的各种操作方法。有时专指运针时所使用的各种促使针刺得气或保持与加强针感以及各种针刺补泻的方法。近人有将其中主要的、单一的方法称为基本手法,由两种以上单一的方法组合起来的称综合手法,在针刺过程中只起配合作用的称辅助手法,又专称区分补泻的方法为补泻手法[1]。
4 针刺的操作方法
针刺手法指针刺时所运用的各种操作方法,包括进针、运针和出针。入速出缓:《流注指微赋》:“针入贵速,既入徐进;针出贵缓,急则多伤。”这是自《内经》以来首次论述进针与出针的技巧和原则。
双手配合:《标幽赋》:“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阐明了左右手配合进针的要领。“右手轻而徐入”指针尖透皮后的缓慢进针的手法,在透皮时仍需重而速,才可能进针无痛。
项目 操 作 法 目 的 针入 迅速将针尖刺入皮下 减轻、免除进针疼痛,准确掌握针刺深度,以免刺皮伤肉、刺肉伤筋、刺筋伤骨。徐入还能更好地体会针下感应,密意守气,施行补泻操作。 既入 缓缓将针进到所需的深度 针出 先将针缓慢上提,轻度捻转令针体松动,再上提至皮下,然后如拔毫毛般迅速出针 避免损伤穴位组织,当针身有肌纤维缠绕,或 *** 移动致滞针、弯针时,更应徐缓出针。
5 运针时所用的促使针刺得气、保持与加强针感、针刺补泻的方法
专指运针时所使用的各种促使针刺得气,或保持与加强针感,以及针刺补泻的方法。
5.1 导气法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导气。”概述:导气法是入针和出针速度均匀缓慢的针刺法,调气法之一。本法与“疾而徐”、“徐而疾”不同速度的针刺法大不相同,相当于近人所称“平补平泻”法。
目的:使邪气(逆乱、郁结之气)散溢,真气(经气)得以通畅。
5.2 营卫补泻法
原则:《难经·七十六难》:“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荣卫通行,此其要也”。卫为阳,行于体表;荣血属阴,在里,行于经脉之中。补应取卫阳之气,泻应弃置荣血。方法:《难经·七十八难》:“得气,因推而内(纳)之,是谓补;动而伸(提)之,是谓泻”。《医学入门》:“补则从卫取气宜轻浅而针,从其卫气随之于后而济其虚也。泻则从荣弃置其气,宜重深而刺,取其荣气迎之于前而泻其实也”。
方 法 《 难 经 》 后 世 医 家 补 进针得气后,将针推进下插,引卫分阳气深入以纳之 先浅后深,紧按慢提 泻 进针到深层得气后,将针动而上提,引荣血从阴分向外散之 先深后浅,紧提慢按
5.3 针刺深浅法
依荣卫分深浅《难经》主张刺卫者宜浅,刺营者宜深。
《难经·七十一难》:“针阳者,卧针而刺之;刺阴者先左手摄按所针荣俞之处,气散乃内针。是谓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营”。
类 别 原 则 方 法 刺 卫 刺卫无伤营 浅刺,沿皮横刺(卧针) 刺 营 刺荣无伤卫 先用左手按压穴位, 使浅层卫气散开后再针刺
5.4 四时针刺法
《难经》不但主张因四时季节不同,针刺深浅有别,而且还提出因四时不同取穴针刺亦有差异。《七十四难》:“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输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四时有数,而并系于春夏秋冬者也。针之要妙,在于秋毫者也。”
《六十五难》:“然,所出为井,井者东方春也,万物始生……合者北方冬也……。”
《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肝主满),荥主身热(心主热),俞主体重节痛(脾主重),经主喘咳寒热(肺主咳喘),合主逆气而泄(肾主泄)。”
希望文字工具网搜集的关于针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