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 正文

高温酷暑对神经心理的影响

人体中最重要的生命物质――蛋白质(其中包括控制人体生化反应的各种酶),会在高温反应异常甚至失去活性。

高温环境的热作用可降低人们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减弱,热平衡易遭受破坏,而促发中暑。

高温刺激和作业所致的疲劳均可使大脑皮层机能降低和适应能力减退。随着高温作业所致的体温逐渐升高,可见到神经反射潜伏期逐渐延长,运动神经兴奋性明显降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占优势。此时,劳动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动作的准确性与协调性差,反应迟钝,作业能力明显下降,易发生工伤事故。

高温作业对神经心理和脑力劳动能力均有明显影响。在高温环境中,需要识别、判断和分析的脑力劳动的作业能力或效率下降尤为明显,而且识别、分析、判断指标的改变发生在各项生理指标(如体温、心率等)改变之前。

人体受热时,首先会感到不舒适,其后才会发生体温逐渐升高,并产生困倦感、厌烦情绪、不想动、无力与嗜睡等症状,进而使作业能力下降、错误率增加。当体温升至38℃以上时,对神经心理活动的影响更加明显。如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使体温下降至37℃、主观感觉舒适时,错误率也会随之减少;反之,后果是严重的。国外报导,在遭受急性热作用的人群中,有的曾出现突然的、引人注目的情绪失控,如自我无法控制的哭泣或无缘无故的突然大怒等。

高温还会造成不育症,影响人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

(中卫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