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将治疗感冒的桂枝汤,用来治疗风湿病,到底有何秘诀?
- 民间偏方
- 2022-09-11
- 215
很多善于治疗风湿病的老中医,大多喜欢用桂枝汤、麻黄汤加减治疗风湿病,而这两个方子,在伤寒论里都是治疗外感风寒风热病的基本方,怎么可以用来治疗风湿病呢?
其实在中医理论里,风湿病与外感病的发病原理是一致的,都是因为人体正气不足,而导致寒湿侵入人体,从肌表层、肌肉层、关节、筋骨而形成风湿病和类风湿病,在中医上称之外风湿、历节。
中风和历节病,大多表现为四肢、肩背、腰腿麻木、身体沉重,关节疼痛,最严重的关节变形,身体瘦弱,还夹杂关节肿疼,甚至面目,腰腿浮肿等疾病。
这些病看起来十分严重,但在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体系里,依然还属于太阳病的范畴。按照以柯琴、胡希恕、曹颖甫等为代表的中医家认为,太阳并的病位涵盖肌表、肌肉、筋骨、四肢等,而风湿病依然涵盖在太阳病范畴。
所以很多老中医笑称半部伤寒治天下,意思是说伤寒论虽然大多讲的是外感病的方证治疗,但针对于大部分病邪(外感大多为风寒湿暑,入内才变化为燥火)入侵,基本都遵循:由表入里、由上到下、由寒化热(部分温病一开始就是热病)三大规律,而人体也是由表至里,与病邪在表、在里、半表半里,做最坚决的斗争,这种斗争的症状,中医叫证。而西医将证给人体造成的后果(例如脏腑损坏而成为五脏病,或针对致病病毒细菌,而称之某某病,比如新冠肺炎,口蹄疫)的种类差异,区分成很多病名。
那么回到风湿病的发病机理,既然引发风湿病的外因不外乎风、寒、湿,那么在中医里就将风湿病分为行痹(风气入侵)、痛痹(寒气入侵)、着痹(湿气入侵)、热痹(入里化热)、痰淤痹(痰饮入内)、尪痹(筋骨损伤)等多种类型,从而形成完整的中医治疗风湿病的辨证论治体系,而桂枝汤或者麻黄汤,则是治疗风湿病的首选基础方剂。
下面我们先来看桂枝汤加减方治疗风湿病的案例
1、用桂枝汤治疗病了一年多的风湿腿疼
田××,女,70岁。北京中直机关家属。左下肢疼痛,以小腿与膝关节为重,步履艰难,一年有余。××医院按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经理疗、针灸、中药治疗无效。1978年11月28日来诊,按太阳证风湿论治,两诊而愈。
【初诊】经人搀扶前来。左腿痛甚,难以着地,并有畏风及沉重感,入夜常剧痛难寐。关节不红肿。舌质淡红,苔白滑。此为太阳证风湿,法宜祛风胜湿,解肌通络,以桂枝汤加味主之。
处方:桂枝3克白芍10克生姜15克大枣15克牛膝10克炙甘草10克威灵仙6克木瓜10克二剂
【复诊】上方服两剂,腿痛消失。可下地自由走动。为巩固疗效,清除余邪,原方加减,再服。
处方:桂枝6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牛膝10克 炙甘草10克木瓜10克紫苏叶10克防风10克法夏10克
服两剂病愈。1979年5月15日追访,因家中无人,邻居介绍:1977年患者腿痛,多处治疗,不见好转,痛甚时,背着儿女在家哭泣。范老几剂药治愈,现回乡探亲去了。
范忠林老中医按语:《伤寒论》中,论述杂病颇多。而风湿痹痛之阐述,又以《太阳篇》最详。盖太阳主一身之表,为六经之藩篱。风寒外邪袭人,太阳首当其冲。或由表及里,引起整体反应;或具备太阳病之特征,不必拘于时日,皆可从实际出发,按太阳病“脉证并治”。
分析本例之关节疼痛,并有畏风及沉重感,畏风说明表虚,沉重说明体表肌肉有寒湿,而导致左腿痛甚,难以着地,入夜常剧痛难寐,其病变由表及里,留注腠理,滞于下肢,使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故痛剧难忍。舌质淡红,苔白滑,说明有水气。
那么为什么用桂枝汤,首先是因为病位在表,其次是桂枝汤的方理适合风湿病:桂枝通阳解肌止疼,祛风邪,调营卫之效。重用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凋血养筋,缓急止痛;加牛膝,性善下行,活血通经;再加木瓜、威灵仙,舒筋活络,祛风除湿,以共奏解表驱邪之功。
2、用桂枝汤治疗腰部疼痛倒地不起,十天治好。
杨××,女,60岁。四川省温江县永宁乡,农民。既往有风湿痛史。1974年8月初,身觉不适,畏寒,头昏,身痛。某日正弯腰时,忽感腰部剧烈疼痛,不能伸直,头上直冒冷汗,遂倒床不起。邀范老诊治,按太阳证风湿论治,十余日痊愈。
【诊治】腰痛如割,不能转侧,身觉阵阵畏寒发热,手脚麻木。面色青暗,唇乌,舌质微红,苔白滑腻,触双手背微凉,脉浮虚。此为太阳证,风湿相搏,卫阳已虚。法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以桂枝附子汤主之。
处方:桂枝15克制附片60克 (久煎,一个半小时)生姜30克炙甘草10克红枣30克四剂
上方连眼四剂后,诸证悉减。再服四剂,基本痊愈。从此行走、劳动如常。1979年6月追访,患者谈及五年前病愈以后,未再复发。
范忠林老中医按语:《伤寒论》指出:“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本例诸证与上条基本吻合,故按原方投之,仅药量斟酌变化。加重桂枝,发散在表之风寒,通阳化气;配以生姜,使风邪从皮毛而出;加重附子,温经逐寒止痛,助肾阳,而立卫阳之基;佐以草、枣,益中洲、和营卫,则三气除而搏自解。
本案中身觉阵阵畏寒发热,面色青暗,唇乌,舌质微红,苔白滑腻,可见寒湿很重,已伤少阴,所以用桂枝附子汤,为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而成。本方重用附子60克,同时重用大枣至三十克,约十颗大枣左右,有十枣汤重用大枣熬制葶苈子之意,用大枣缓附子毒。同时重用生姜,一方面可以加强散寒力量,一方面可以缓附子毒性。
但现在因药典等方面限制,可能已经没人敢于如此大量用附子,遇到重症,可用乌头煎法,用蜜单独煎附子兑入,或者用少量附子入药,渐次加大用量,或加快服药频次较为妥当。关于如何科学、安全的使用附子,达到既能安全使用,又不会中毒的方法,后面将写单独写文章介绍。
综上所述,关于用桂枝汤、麻黄汤系列方剂治疗风湿病的案例,如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黄芪五物汤等一些列方剂,而且附有大量的临床病案,临床随证加减即可达到良好的疗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