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进化听力在退化
- 生活百科
- 2023-07-29
- 151
据悉,美国纽约即将实施一项新法令,禁止行人过马路时打手机或听音乐播放器,违反此项法令的行人将面临100美元的罚款。新华社发既能听音乐又能玩游戏的多功能播放器层出不穷,带给孩子们欢乐也带来病症。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活动的主题为“城乡联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珍爱听力,快乐成长”。听力下降并非是老年人的专利: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004万、言语残疾人127万,这是一个数量众多、困难突出的社会群体,听力损伤与耳聋已成为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青少年。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听力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发育与成长,特别是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的青少年,听力健康会受到更多的不利影响。生活好了,“MP3、MP4”越来越多,为什么孩子们的听力却下降了?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听力下降离年轻人很遥远,只有在发现听力严重下降时,才去求诊,而这个时候可能是永久性的听力损伤,很难恢复。
“随身听”惹得耳聋
20来岁的张小姐,由于家里距单位的路途较远,为了减轻上下班路途中的单调、乏味,长期以来养成了在上下班途中听随身听的习惯。前不久,她觉得自己有耳鸣、耳痛、头昏等症状,于是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诊断为噪音引起的听力减退,并且告诫她,如果再不改掉不良生活习惯,比如长时间在嘈杂环境中戴耳机听音乐,将会对她的听力造成更大的损伤,严重时还会引起噪音性耳聋。华华本是个伶俐聪慧的孩子,可到了初二下学期,老师发现他变得迟钝了。老师课堂上刚刚讲完的内容让他复述一下,他却什么也说不出来。问他为什么?他犹豫了好长时间才说:“老师,你讲课声音太小,我根本没听清楚。”老师问他同桌同学和坐在最后的同学听清楚了没有,他们都说听清了,这时,老师意识到华华的耳朵出了问题。在医院,华华对医生说,他经常头晕脑胀、耳朵里像塞了棉花,麻麻乱乱的不好受,晚上似乎耳朵里还响,搅得睡不好觉。第二天听不好课,成绩自然下降。耳科医生用仪器给华华做了详细检查,最后的结论是“感音性耳聋”,已经接近中重度。医生经过询问,查不出华华有遗传性、先天性、药物性以及其他疾病引起耳聋的原因。后来发现华华的衣服口袋露出个“随身听”的耳塞子,并得知他听了有半年多了,这下医生找到原因了。原来,华华的耳聋是随身听惹的祸。
噪音为何会伤耳朵
近年来,在音质、功能及操作等方面,具有至真至美特色的微型收放机,即“MP3随身听”、“MP4多功能播放器”等,因携带方便而风靡一时,尤其在青少年中很是盛行。他们戴耳机听音乐或外语,既不影响他人,又可避免外界干扰,是一种潇洒、雅致、舒适的精神享受。殊不知,由此也会带来某些潜在危害性。经常使用“随身听”或耳机,会损伤人的正常听力,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患上“感音性耳聋”的病症。随身听是立体声的,其最大音量令人感到震耳,对内耳黏膜和毛细胞有一定损伤,声音对内耳黏膜和毛细胞产生一种震动,这种震动足以引起内耳黏膜和毛细胞的水肿,从而影响听力,导致神经性耳聋。这种影响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听力下降缓慢,患者的感觉并不明显,往往在体检或无意中发现,但最终会影响听力,而且MP3播放器具有较长的电池寿命和较大的音乐存储容量,使人们收听音乐的时间更长更连续,损害可能会更大。有关医学资料表明,当人耳听到的音量达100分贝时,时间较长可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当音量高达110分贝时,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严重者还会造成听力丧失病症。耳聋发病之前有征兆,很少有患者自称听不见,多数情况下他们抱怨自己听得见却听不清,所谓听不清,已经是耳聋的征兆。面对面交谈时,早期的耳聋患者,经常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打电话时经常要求对方提高音量;而无论何时,他们自己说话的音量,常会不自觉地加大;对于他人之间的交谈,哪怕近在咫尺也经常难于听准。看电视或听收音机时,常常要求加大音量,以至家人觉得震耳难忍。听力下降也会伤身体,听力下降会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常见的症状有听不清声音、谈话反应迟钝、经常误听误解、群体交流困难,心理上缺乏自信,变得胆怯和焦虑、自我封闭等。
连续收听不宜超过1小时
专家建议广大青少年,平时使用“随身听”音量尽可能低些,一般不要超过80分贝~90分贝,连续收听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不要经常地、全天候地听“随身听”,必要时可适当休息一会再听。为了听力健康,要做到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免造成内耳供血不足;饮食保健方面,要科学饮食,合理营养,平时多吃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粗粮、蔬菜、花生、海产品,减少烟酒、少饮咖啡及浓茶;节制脂肪类食物和高盐饮食的摄入;增加维生素C、E,提高氧化物岐化酶的作用,使人体对氧使用率提高,改善末梢血管流量,对内耳起保护作用。积极治疗鼻部疾病;带耳机的时间不宜过长、声音不宜过大;远离噪音,减少噪音对听神经的损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