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的作用与功效
- 中药药方
- 2023-10-13
- 96
【中文名】:川乌
【类别】:根类
【英文名】:AconiteRoot
【别名】:鹅儿花、铁花、五毒。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卡氏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母根。
【采制】:6月下旬至8月下旬采挖,去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味】:根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长2~7.5cm,直径1.2~2.5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麻舌。性热,味辛、苦;有大毒。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下部光滑无毛,上部散生少数贴伏柔毛。叶互生,具叶柄;叶片卵圆形,掌状3深裂,两侧裂片再2裂,边缘具粗齿或缺刻。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与小花埂上密生柔毛;花蓝紫色,萼片5,上萼片高盔状,高2~2.6cm,侧萼片长1.5~2cm;花瓣2,有长爪,距长0.1~0.3cm;雄蕊多数;心皮3~5。骨突果3~5个。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长地】:生于山地草坡或灌丛中。主产四川、陕西。
【化学成份】:含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塔技乌头胺(talatisamine)、杰斯乌头胺(jasaconitine)、苯甲酰乌头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乌头胺(benzoylmesaconine)和苯甲酰下乌头胺(benzoylhypaconine)等。
【炮制】生川乌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检查】总灰分不得过9.0%(附录ⅨK)。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附录ⅨK)。
【性味与归经】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用法与用量】一般炮制后用。
【注意】生品内服宜慎。
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犀角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类别】:根类
【英文名】:AconiteRoot
【别名】:鹅儿花、铁花、五毒。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卡氏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的母根。
【采制】:6月下旬至8月下旬采挖,去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味】:根呈不规则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长2~7.5cm,直径1.2~2.5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小瘤状侧根及子根脱离后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气微,味辛、麻舌。性热,味辛、苦;有大毒。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下部光滑无毛,上部散生少数贴伏柔毛。叶互生,具叶柄;叶片卵圆形,掌状3深裂,两侧裂片再2裂,边缘具粗齿或缺刻。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与小花埂上密生柔毛;花蓝紫色,萼片5,上萼片高盔状,高2~2.6cm,侧萼片长1.5~2cm;花瓣2,有长爪,距长0.1~0.3cm;雄蕊多数;心皮3~5。骨突果3~5个。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长地】:生于山地草坡或灌丛中。主产四川、陕西。
【化学成份】:含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塔技乌头胺(talatisamine)、杰斯乌头胺(jasaconitine)、苯甲酰乌头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乌头胺(benzoylmesaconine)和苯甲酰下乌头胺(benzoylhypaconine)等。
【炮制】生川乌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检查】总灰分不得过9.0%(附录ⅨK)。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附录ⅨK)。
【性味与归经】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用法与用量】一般炮制后用。
【注意】生品内服宜慎。
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犀角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上一篇:急性荨麻疹
下一篇:药性美容化妆品的选择和使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