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鲡鱼的作用与功效
- 中药药方
- 2023-10-13
- 90
鳗鲡鱼
(《别录》)
【异名】白鳝、蛇鱼、风鳗(《纲目》),鳗鱼(《本经逢原》),白鳗、青鳝(《中国动物图谱・鱼类》)。
【来源】为鳗鲡科动物鳗鲡的全体或肉。
【动物形态】鳗鲡(《日用本草》)
体细长,前部呈圆筒形,后部稍侧扁。体长约40厘米左右。头长而尖。吻部尖而平扁。眼小,位于头的前郎。眼间隔宽,约等于吻长。鼻孔每侧2个,后鼻孔接近眼的前方,前鼻孔成小管状,位于吻端的两侧。口大而阔,口角达于眼的后缘。下颌较上颌略长,唇厚,上下颌及犁骨均具细齿。鳃孔小,位于胸鳍基部的前方。侧线完全,鳞细小而长,隐藏于表皮内。体表多粘液体。背鳍长而低,起点距臀鳍较距鳃孔为近。臀鳍长而低,起点紧接于肛门的后方。胸鳍近圆形,无腹鳍,尾鳍短,和背鳍及臀鳍相连。体背部灰黑色,侧上缘微绿,腹部白色。
生活在江河和湖泊中。到一定年龄,于秋天入海产卵。食物以小鱼、蟹、虾,蚯蚓及水生昆虫等为主。分布长江、闽江、珠江流域及海南岛。
本动物的骨(鳗鲡鱼骨)、血(鳗鲡鱼血)、脂肪(鳗鲡鱼膏)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肉每100克含水分76克,蛋白质14.5克,脂肪8克,灰分1.4克,钙166毫克,磷211毫克,铁1.8毫克;维生素A3000国际单位。B1_10微克,B2_100微克,尼克酸6.0毫克,C_15毫克。从肌肉还分离得肌肽和鹅肌肽。在18~22℃放置1昼夜,含挥发性碱性氮13.7毫克%,挥发性还元性物质36.0微克当量/克,组织胺(2.2毫克%及显著量的丁酸。鱼身粘滑液含多糖;多糖中,含葡糖胺0.65毫克,半乳糖胶6.5毫克,葡糖醛酸0.16毫克%。鳗肝含维生素尤其丰富,例如每100克含A15000国际单位,B1_300微克,B2_500微克。
【性味】甘,平。
①《别录》:"味甘,有毒。"
②《食性本草》;"寒。"
③《日华子本草》:"平,微毒。"
④《会约医镜》:"甘,平,微寒。"
【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肝、肾。"
②《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用主治】补虚羸,祛风湿,杀虫。治虚劳骨蒸,风湿痹痛,脚气,风疹,小儿疳积,妇女崩漏,肠风,痔漏,疮疡。
①《别录》:"主五痔疮瘘,杀诸虫。"
②《食疗本草》:"疗妇人带下百病,一切风瘙如虫行。"
③孟诜:"熏痔。患诸疮瘘及疬疡风,长食之甚验。腰肾间湿风痹常如水洗者,可取五味、米煮,空腹食之,甚补益。湿脚气人服之良。"
④《日华子本草》:"治劳,补不足,杀虫毒恶疮,暖腰膝,起阳,疗妇人产户疮虫痒。"
⑤《日用本草》:"补五藏。治一切风疾,肠风下血。"
⑥《纲目》:"治小儿疳劳及虫心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烧炙研末或煮食。
【宜忌】病后脾肾虚弱,痰多泄泻者忌服。
①寇宗]:"动风。"
②《日用本草》:"腹下有黑斑者毒甚。与银杏同食患软风。"
⑧《木草经疏》:"脾胃薄弱易泄者勿食。"
④《本草求原》:"脾肾虚滑及多痰人勿食。"
⑤《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助热发病,孕妇及时病忌之。"
【选方】①治骨蒸劳瘦及肠风下虫:鳗鲡鱼二斤,治如食法,切作段子,入铛内,以酒二盏煮,入盐、醋中食之。(《圣惠方》)
⑦治男妇一切虚劳弱症:大鳗鱼不拘几斤,水洗净,蒸笼铺荷叶,将鳗鱼放上蒸一炷香取起,去头、尾、骨,捣烂,入炒熟山药末,丸如梧子大,晒干,加薄荷,磁器收固,勿走药气。空心薄荷汤或酒下三、四钱。(《经验广集》鳗鱼丸)
③治五痔瘘疮,杀虫:鳗鲡鱼一头,治如食法,切作片炙,着椒、盐、酱调和食之。(《食医心镜》)
④治鼠瘘:鳗鲡鱼四两(炙令焦黄),野猪皮四两(炙令焦黄),瞿麦一两,蟾蜍一枚(炙黄),斑猫三十枚(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令黄色),腊月猪脂五合(炼成者),巴豆十五枚(去皮、心膜,纸裹压去油)。上药除猪脂、巴豆外,捣罗为末,用猪脂、巴豆和捣干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米粥饮下二丸,觉者当寒热,不觉者,来日平明更服三丸,稍稍增之,慎热饮食,当有烦闷。(《圣惠方》鳗鲡鱼丸)
⑤治心痛:鳗鲡鱼淡炙令熟,与患人吃一、二枚。(孟诜《必效方》)
【名家论述】①《本草经疏》:"鳗鲡鱼甘寒而善能杀虫,故骨蒸劳瘵,及五痔疮瘘人常食之,有大益也。"
②《本草汇言》:"鳗鲡鱼,消疳治瘵,杀诸虫之药也。如疬疡瘘痔,及风湿脚气痹痛人常食之,渐渐获效。性虽有毒,以五味、葱、姜、椒、韭烹制得宜,食之又能补肾脏,壮虚羸。"
(《别录》)
【异名】白鳝、蛇鱼、风鳗(《纲目》),鳗鱼(《本经逢原》),白鳗、青鳝(《中国动物图谱・鱼类》)。
【来源】为鳗鲡科动物鳗鲡的全体或肉。
【动物形态】鳗鲡(《日用本草》)
体细长,前部呈圆筒形,后部稍侧扁。体长约40厘米左右。头长而尖。吻部尖而平扁。眼小,位于头的前郎。眼间隔宽,约等于吻长。鼻孔每侧2个,后鼻孔接近眼的前方,前鼻孔成小管状,位于吻端的两侧。口大而阔,口角达于眼的后缘。下颌较上颌略长,唇厚,上下颌及犁骨均具细齿。鳃孔小,位于胸鳍基部的前方。侧线完全,鳞细小而长,隐藏于表皮内。体表多粘液体。背鳍长而低,起点距臀鳍较距鳃孔为近。臀鳍长而低,起点紧接于肛门的后方。胸鳍近圆形,无腹鳍,尾鳍短,和背鳍及臀鳍相连。体背部灰黑色,侧上缘微绿,腹部白色。
生活在江河和湖泊中。到一定年龄,于秋天入海产卵。食物以小鱼、蟹、虾,蚯蚓及水生昆虫等为主。分布长江、闽江、珠江流域及海南岛。
本动物的骨(鳗鲡鱼骨)、血(鳗鲡鱼血)、脂肪(鳗鲡鱼膏)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肉每100克含水分76克,蛋白质14.5克,脂肪8克,灰分1.4克,钙166毫克,磷211毫克,铁1.8毫克;维生素A3000国际单位。B1_10微克,B2_100微克,尼克酸6.0毫克,C_15毫克。从肌肉还分离得肌肽和鹅肌肽。在18~22℃放置1昼夜,含挥发性碱性氮13.7毫克%,挥发性还元性物质36.0微克当量/克,组织胺(2.2毫克%及显著量的丁酸。鱼身粘滑液含多糖;多糖中,含葡糖胺0.65毫克,半乳糖胶6.5毫克,葡糖醛酸0.16毫克%。鳗肝含维生素尤其丰富,例如每100克含A15000国际单位,B1_300微克,B2_500微克。
【性味】甘,平。
①《别录》:"味甘,有毒。"
②《食性本草》;"寒。"
③《日华子本草》:"平,微毒。"
④《会约医镜》:"甘,平,微寒。"
【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肝、肾。"
②《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用主治】补虚羸,祛风湿,杀虫。治虚劳骨蒸,风湿痹痛,脚气,风疹,小儿疳积,妇女崩漏,肠风,痔漏,疮疡。
①《别录》:"主五痔疮瘘,杀诸虫。"
②《食疗本草》:"疗妇人带下百病,一切风瘙如虫行。"
③孟诜:"熏痔。患诸疮瘘及疬疡风,长食之甚验。腰肾间湿风痹常如水洗者,可取五味、米煮,空腹食之,甚补益。湿脚气人服之良。"
④《日华子本草》:"治劳,补不足,杀虫毒恶疮,暖腰膝,起阳,疗妇人产户疮虫痒。"
⑤《日用本草》:"补五藏。治一切风疾,肠风下血。"
⑥《纲目》:"治小儿疳劳及虫心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烧炙研末或煮食。
【宜忌】病后脾肾虚弱,痰多泄泻者忌服。
①寇宗]:"动风。"
②《日用本草》:"腹下有黑斑者毒甚。与银杏同食患软风。"
⑧《木草经疏》:"脾胃薄弱易泄者勿食。"
④《本草求原》:"脾肾虚滑及多痰人勿食。"
⑤《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助热发病,孕妇及时病忌之。"
【选方】①治骨蒸劳瘦及肠风下虫:鳗鲡鱼二斤,治如食法,切作段子,入铛内,以酒二盏煮,入盐、醋中食之。(《圣惠方》)
⑦治男妇一切虚劳弱症:大鳗鱼不拘几斤,水洗净,蒸笼铺荷叶,将鳗鱼放上蒸一炷香取起,去头、尾、骨,捣烂,入炒熟山药末,丸如梧子大,晒干,加薄荷,磁器收固,勿走药气。空心薄荷汤或酒下三、四钱。(《经验广集》鳗鱼丸)
③治五痔瘘疮,杀虫:鳗鲡鱼一头,治如食法,切作片炙,着椒、盐、酱调和食之。(《食医心镜》)
④治鼠瘘:鳗鲡鱼四两(炙令焦黄),野猪皮四两(炙令焦黄),瞿麦一两,蟾蜍一枚(炙黄),斑猫三十枚(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令黄色),腊月猪脂五合(炼成者),巴豆十五枚(去皮、心膜,纸裹压去油)。上药除猪脂、巴豆外,捣罗为末,用猪脂、巴豆和捣干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米粥饮下二丸,觉者当寒热,不觉者,来日平明更服三丸,稍稍增之,慎热饮食,当有烦闷。(《圣惠方》鳗鲡鱼丸)
⑤治心痛:鳗鲡鱼淡炙令熟,与患人吃一、二枚。(孟诜《必效方》)
【名家论述】①《本草经疏》:"鳗鲡鱼甘寒而善能杀虫,故骨蒸劳瘵,及五痔疮瘘人常食之,有大益也。"
②《本草汇言》:"鳗鲡鱼,消疳治瘵,杀诸虫之药也。如疬疡瘘痔,及风湿脚气痹痛人常食之,渐渐获效。性虽有毒,以五味、葱、姜、椒、韭烹制得宜,食之又能补肾脏,壮虚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