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杨唯杰总结三种特效的实用针法思路和应用
- 民间偏方
- 2022-10-27
- 190
谈谈三种特效的实用针法
作者/杨维杰
针刺手法,补泻为极重要部份,此为大多数医师所公认,但是也有一些医师在治病时不用补泻手法,而用一些独特的针法也能收到很好的疗效,这也是值得探讨及研究的课题。
在此,笔者拟就个人最常应用的几种特殊针法,提出来与各位同道谈谈,期能抛砖引玉,对针灸之学术及临床能有所帮助。
这是我已应用四十年的针法,临床数十万人次,曾写于1975年出版之《针灸经纬》。其内容有董老师常用之「动气」、「倒马」及我个人创用的「牵引针法」。
o动气针法
关于动气针法,笔者早年曾拜晤过不少针灸医师,不曾见他人使用。此一针法甚为当时针灸名医董景昌博士常用及善用,董师之董氏奇穴施术简便,仅用「正刺」、「斜刺」、「深刺」、「皮下刺」与「留针」等手法即可达到所期望之治效。
由于不拘泥于补泻,董师研创出另一套平补平泻的特殊针法──动气针法与倒马针法。
动气针法即针后令病人疼痛处活动活动,看有无改善,再决定继续捻针或换针。本人将此种手法为老师定名为动气针法,首刊于1975年版《针灸经纬》,老师亦甚赞同此名,遂沿用至今。
大陆虽亦有类似手法,但首见于1988年《北方医话》名之为「运动针法」并自谓首创,实则已晚于本人13年,晚于董师则更久矣。近年来大陆及国外对此几种手法研究者不在少数,事实早在1985年山西科技出版社吕景山著的《针灸对穴临床经验集》已经引证本人著作及动气针法。
董师认为人体有自然抗能,并有相对平衡点,所以常采用「交经巨刺」以远处穴道疏导配以动气针法,疗效惊人。尤其对于疼痛性病证,往往能立即止痛。
例如:三叉神经痛,董师针健侧侧三里、侧下三里两穴,并令患者咬牙或动颚,可立即止痛;坐骨神经痛,针健侧灵骨、大白两穴,并令患者腰腿活动,亦可立即止痛。虽说奇穴有奇用,但是动气针法的功效也是不可忽视的。
动气针法不只限于奇穴有效,更合于十四经穴,不但适用于止痛,用于内科,亦有著效。
例如个人用束骨治后头痛,用公孙治前头痛,用陷骨治太阳穴偏头痛,用中渚治腰痛,支沟治腿痛,取穴均只一穴,立即止痛,动气针法的功用是居最大原因的。
动气针法具体操作如下:
(1)先决定针刺穴道。
(2)进针后有酸麻胀等感觉时,即为得气现象,然后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患部稍微活动,病痛便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已经相引,达到疏导及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针,视情况留针或起针。
(3)如病程较久,可留针积久,中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可令病患再活动患部引气。
(4)如病在胸腹部,不能活动,可用按摩或深呼吸,使针与患处之气相引,疏导病邪。例如:治胸闷胸痛,针内关,然后令患者深呼吸,可立即舒畅。
动气针法简单实用,且在不明虚实证状前亦可使用。但必须能使病痛部位自由活动或易于按摩,因此必须在远隔穴位施针。
依个人经验,仅就五输原络,俞募郄会等特定穴位,灵活运用即可,值得推广应用。
究其作用原理,可以这样认为:每一穴皆可治疗十数种病或更多,《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若针后不活动患处,则作用可能向各处放散而不能集中。
古人很强调治神,在活动患处时,个人神志专注集中于患处,所谓「动引其气」,穴位之治疗作用向患处集中,当然效果甚佳。
o倒马针法
倒马针法系董师所创用之一种特殊针法,系利用两针或三针并列之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奇穴与十四经穴均可利用此一针法,此一针法亦常与动气针法结合使用,疗效显著。
倒马针法具体操作是:
(1)先在某一穴位施针(如内关)。
(2)然后取同经邻近穴位再刺一针(如间使或大陵),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倒马针。
(3)在倒马针的基础下可用补泻法,也可用动气针法与之配合,加强疗效。
这种邻近两针同时并列的针法,类似古代的「排针」及「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也」,此种针法尤其适合久病久痛。
此种针刺方法,较之散列的多针的效果,是来的较大而确实的。
在内关取穴施针之效果如果等于一分,加取间使穴使成并列之倒马针,则其效果并不只是二分的增加,而可能是三分或五分。
究其原因,可能是:在一条经脉上连用数穴,即相连腧穴的排刺,一则可较正确掌握穴位,所谓「宁失其穴,莫失其经」;二则使局部治疗范围扩大,而且接连的刺激反应较强,而有互助合作,一鼓作气的强化作用,效果自然不错。
倒马针两针或三针并列,实亦寓有全息的意味,若三针并列,则也还有上针治上、中针治中、下针治下的意义。二针并列,则有上针治上部、下针治下部的意义。
例如灵骨、大白并用为董师温阳补气要穴,治病之多,几乎全身无所不包,疗效之高,亦非其它穴位所可比拟。大白位置与三间相符,系大肠经俞穴,灵骨穴在合谷后叉骨前,两穴合用涵盖俞原所经之处,若以全息律而论,大白主上焦、灵骨主下焦。
又大白、灵骨皆以深针为主,又深透上、中、下三焦,因此不论纵横,此二针皆涵盖三焦,其效果之大,自是可知。
再如八八(大腿部位)、七七(小腿部位)之一些主治全身病变的穴组,例如驷马上、中、下之治肺系疾病;天黄、明黄、其黄之治肝系疾病;肾关、人皇、地皇之治脾肾系疾病。若以位置而论,中间一针为中焦,则其上针为上焦,下针为下焦。因此在治全身病变时,三针不可缺一。
董师的倒马针法常两三针并列,虽说因并列加强了治疗作用,但何尝不是借着全息作用,全体呼应的结果。
全身有很多地方都可使用倒马针以增强疗效,如内庭、陷骨合用对肠胃病有很大效用;针内关、间使治心脏病有特效;支沟、外关治胁痛、小腿痛、坐骨神经痛;手三里、曲池治头晕、鼻炎、肩臂痛、腰膝痛;其它如合谷、三间倒马针,复溜、太溪倒马,申脉、金门之倒马……等不胜枚举,可以推广使用。
o牵引针法
在个人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复根据动气针法的基础研究创出「牵引针法」。这种针法对于痛痒麻症,疗效尤佳。
牵引针法的作用在疏导平衡作用,取对侧远处另一端之穴位与同侧远处另一端之穴位形成相互牵引的形态,仍然不取近处穴位,使其可以「动引其气」,痛点在两穴中央,两穴相引,必然通过痛点,于「通则不痛」,立即可以抑止疼痛而达到治病之目的。效果之佳,较动气针法尤有过之,而无不及。
牵引针法具体操作是:
(1)先在健侧远程选取穴位作为治疗针。
(2)再在患侧另一端选取一穴作为牵引针。
(3)然后在两端同时捻针,使两针互相感应。
(4)令病人痛点稍微活动或按摩后,再稍微捻针,痛可立止。也有许多病人,当在两端穴位施针时,未用手法即已止痛,这就是两穴相互感应的关系(可以说穴位也有牵引的作用)
(5)收效后按情况决定出针或留针。留针时,中间需频频或定时捻针以催气。
这种针法施用简单,效果良好。
例如左肘痛,可在右侧风市刺一针,再在左侧合谷刺一针,可立止肘痛;又如右肩痛,可在左丰隆取穴,再针右侧中渚,可以立止肩痛。再如左膝盖痛,可取右侧内关,再取左侧太冲,可立止膝痛。
一般而言,牵引之疏导穴,以取患侧该经之荥俞穴为主,所谓「荥俞治外经」。尤其是痛症,则多以「俞」穴为主,所谓「俞主体重节痛」。
例如肩痛除在对侧远处施针治疗外,如属阳明部位,则以同侧三间取穴牵引;如属侧肩痛(少阳部位),则在中渚牵引;如后肩痛(太阳部位),则在后溪牵引。其它各种疼痛,均可以此类推。
总之,以患者肢端俞穴为牵引穴,健侧远程为治疗穴,以上都是很好的实例,也正符合了内径「上有病而下取之(远取以疏导),左有病而右取之(对取以平衡)」的理论。
如果双侧同病,例如双膝痛,可针双内关,再针双太冲,捻左侧内关穴针,活动右膝,捻右侧内关针,活动左膝,其作用仍然是对侧交互影响的。
有时牵引针也不必绝对针在肢端远处,例如脸面部的病都可用迎香作牵引,因迎香为大肠经之终点,胃经之起点,大肠经及胃经循行整个脸面,脸面的病如青春痘、脂漏性皮炎、鼻炎等都可用迎香作为牵引针(也是治疗针),极为有效。这种例子不多,可以说是牵引针法的一种变化。
牵引针法应用时,一针在上,一针在下,实寓有「交济」之意,善上下相通,作用更强;又由于一针在健侧,一针在患侧远程,也含有交叉取穴之意,而且不论是治疗针或牵引针,皆有治疗作用,也可以说是「双重治疗」,基于这些原因,疗效当然很好。
牵引针法,也可以与倒马针法合用,效果亦佳,例如左侧坐骨神经痛,可针右侧奇穴大白、灵骨,再针左侧申脉一针。灵骨、大白相互构成倒马,但它们与申脉却形成牵引。
o小结
特殊针法类别很多,绝不仅有本文所述的三种,但这几种针法是个人经验所常用的有效的几种特殊针法。
这些针法不但收效快,更大的优点是可以用于一些虚实难断,或虚实夹杂的病症,尤其对于一些不知补泻的针灸医生,更是方便,所以特此介绍出来,以供大家研究应用。
(本文原刊于1975年拙著《针灸经纬》2003年3月修改刊于加州针灸中医师公会)
上一篇:致终将逝去青春作文
发表评论